首页 > 分享 > 【最美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张蒙道教音乐

【最美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张蒙道教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今天,小编继续带你走近非遗文化,给你的心灵带来一场精美盛宴。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张蒙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具有中国地方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延续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传统。

花张蒙道教音乐因流传于河北定州花张蒙村而得名。清代同治年间,道教音乐由一名道号为“教子”的道士传入定州花张蒙村。道士“教子”,俗名郭甲明,原为花张蒙村人,后在定州城隍庙出家修行,是全真龙门派第十七代传人。 他将全真派的道教音乐传授给花张蒙村里的道士,在花张蒙村组建了第一个道教音乐会。

道乐会自创会以来,经过世代口耳相传,如今已传承七代,约有150余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曾有100多人学习道教音乐和民间乐曲。他们的活动与中国传统礼仪、当地民俗和民间信仰有着紧密联系。道乐会的常规活动是主持或参与民间祈福、庆寿等仪式。

道教音乐即“道场音乐”、“法事音乐”,是斋醮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花张蒙道乐会所传承并用于民间法事的科仪音乐,主要由经韵和吹奏乐两部分构成。经韵前半句开始时常散起,由散板逐步转入中速,变为板眼规整的演唱。同一曲调常常一腔多用,填加多段不同用途的词,同念白、诵经腔、禹步等合用于法事中。常用的经韵体裁有“偈”和“赞”两种。吹奏表演主要有“坐棚”和“行街”两种演奏形式。

花张蒙道乐的传承历来严谨、规范。严格依照道教斋醮仪式演奏祖辈传承下来的曲目,保证了乐曲的传统性和稳定性,较完整地继承了全真道教乐派的风格。其音乐具有道教音乐的清修、典雅、深沉、飘渺的特征。由于长期传播于民间,又具有民间音乐生动欢快和本土音韵的朴实粗犷。

花张蒙道乐现存套曲 4 套,单曲 20 首,打击乐曲2首。除农忙季节外,道乐会利用每月初一、十五作为集训的时间,研习乐谱,推演技法,互相学习,提高技艺。同时加强音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现存的十几首乐曲全部进行了录制,搜集了一部分手抄“工尺谱”原谱本,以及老旧乐器,并积极开展培训和教学活动。

2015年,花张蒙道乐团的组织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英占筹资二十多万元,在花张蒙村建起了道教音乐传承基地。十余名花张蒙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培训新学员的工作,目前已招收新学员十八名,其中部分学员已基本掌握了传统曲谱和演奏技法,花张蒙道教音乐的传习活动正在有序开展。

花张蒙道教音乐,较完整地继承了北方道教音乐传统的表现形式,保留了道教全真乐派清幽典雅、恬静缥缈的艺术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和地方民间宗教文化内涵,在传统音乐和乡村民俗宗教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4年,花张蒙道教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相关知识

【品读河北】河北非遗——花张蒙道教音乐
传统道教音乐——花张蒙道教音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是一种()
花茶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铁花(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盆景技艺】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国家级?省级?市级?

网址: 【最美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张蒙道教音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739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道教文化的感受
下一篇: 【道教通俗谈】闵智亭:“道教”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