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植被恢复设计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植被恢复设计导向通过适当的植被重建和植物保护措施, 启动演替,加快湿地的恢复过程采用人工播种、种植幼苗、种植成树等措施, 促进湿地恢复。树种选择满足鸟类的筑巢需求,灌木选择应耐具有耐酸性、耐水湿等特点从陆域和水域两方面着手,调整植被结构,提升湿地植物多样性湿地植被恢复设计步骤1 根据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土壤和现有林相特征,选择适宜的乡土植物种类,补植乔木、灌木、地被,尤其是乔木,例如绦柳、杨树、水杉、池杉、落羽杉等,不仅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绿色空间骨架,屏蔽外界干扰,还能为鸟类的生息提供一个郁闭幽静的场所。步骤2 配置湿地植物,形成生态型湿地典型风貌,就净化水质而言,种植两栖植物(如千屈菜、鸢尾、水蓼等)、挺水植物(如芦苇、芦竹、香蒲、水葱、灯心草等)、浮水植物(如莲、睡莲、萍蓬草等)、漂浮植物(如浮萍、紫萍、田字萍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草、黑藻、苦草、菹草等),既形成层次上的丰富变化,又有利于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净化。步骤3 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的地域性特征,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植物丧失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步骤4 由于湿地生境及其植被都有着自然演替的过程,在湿地健康恢复的不同演替阶段,其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后期还需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控制,不断调整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组成.垂柳旱柳池杉水杉湿地植被恢复设计营巢林植物配置— —所选乔木应适于鹭鸟筑巢和停栖, 所选灌木应生长茂密或枝条带刺。鹭鸟在树桠建巢, 停栖于树冠顶部。鹭鸟营巢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如下特点: 1.树冠顶部能承受鹭鸟的质量。鹭鸟为大中型涉禽, 成年鹭鸟一般达到350~ 750 g, 因此, 营巢树种一般选择植株高于5m, 直径大于8 cm, 且硬度较高的乔木。2.树桠便于鹭鸟筑巢。由于鹭鸟鸟巢体积较大, 直径一般大于35 cm,因此, 营巢树种应选择枝条较硬且分叉角度一般为50°~ 90°的乔木。树冠有较好遮荫效果, 能为幼鸟创造相对舒适的生长环境。树种选择— —旱柳、意杨、枫杨、榆树、榉树、国槐、乌桕、水杉、池杉等主干一级分支二级分枝三级分枝营巢最佳选取位置营巢备选位置湿地植被恢复设计草滩河滨芦苇沼泽湿地植物配置— —建群种芦苇,多年生高大禾草,地下根茎相当发达,且蔓延力强,常形成单种群落。适用水深— —低洼沼泽地或河流两岸低洼地或浅水中,水深1米以内区域。在沂河东岸鱼塘区域,通过削低塘埂至常水位以下0.5-1.0m,即高程22.5-23.0m之间,为芦苇生长提供适宜生境。生境特点— —茂密的芦苇荡为鸟类提供了庇护所和栖息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游禽、涉禽提供食物 , 芦苇地下茎的鲜嫩部分为雁鸭类所喜爱。植物配置— —主要以莎草科中的栽培种作为群落优势种进行湿地植物群落的构建。主要的植物包括扁穗莎草、苔草、旱伞草、藨草、水葱、荸荠、灯心草等适用水深— —在地势较低但又不太潮淤的洲滩等处种植,每年汛期为水淹没,平均水深小于0.1m。生境特点— —草滩是水禽觅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境内分布的鸟类有鹭科、鹬科、鸻科、秧鸡科等涉禽类水禽。不仅为鸟类提供食物 , 同时还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湿地植被恢复设计草本沼泽植物配置— —草本沼泽是典型的低位沼泽,经常极度湿润,以苔草及湿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很多植物是根状茎,常聚集成大丛。建群种分别选择香蒲、芦苇、菰、水蓼、泽泻、灯心草、千屈菜、荷花等,并种植浮叶植物睡莲、浮萍、荇菜等。适用水深— —各小岛四周或池沼、沟塘,水深0.8m左右区域。生境特点— —相对闭合和稳定的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 。湿地植被恢复设计森林灌丛沼泽深水区植物配置— —森林沼泽是在土壤过度潮湿、积水或有浅薄水层并具有泥炭的生境中形成的以乔木或灌木占优势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中国的森林沼泽主要有乔木沼泽和灌木沼泽两大类型。可供选择的树种包括池杉、水杉、意杨、旱柳、丝棉木;荚蒾、柽柳、海滨木槿、枸杞等。适用水深— —水深0.1-0.5m。生境特点— —是水禽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游禽觅食、活动的场所。在生境区内分布的鸟类主要有雀形目的鸣禽,潜鸟目、鸊鷉目、鹈形目、雁形目、鸥形目等游禽以及一些涉禽。植物配置— —沉水植物体长期沉没在水下,仅在开花时花柄、花朵才露出水面,它能消耗水中多余的养料,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选择沉水植物中的苦草、狐尾藻、黒藻和菹草,作为建群种,在湿地的静水区以及河汊、水湾区域进行沉水植被的恢复。适用水深— —开敞深水区,水深0.8-2.0m。生境特点— —是水禽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游禽觅食、活动的主要场所。谷康生态工作室(GK-ECO)整理
相关知识
水生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技术.pdf
植被恢复方案
植被恢复技术
案例:高原湖泊湿地的生态恢复实践
治理互花米草 闽江口湿地生态逐渐恢复
【重磅整理】一文看懂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植被类型及分布考点!
恢复自然植被.pdf
恢复生态学
【2017年整理】XX河道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工程设计方案20120427.doc
网址: 湿地植被恢复设计要点整理(6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8010.html
上一篇: 植被修复 |
下一篇: 植被恢复与动物恢复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