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

前言

花卉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10大行业中,花卉业被列为第2位。在我国,花卉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新的历史时期,已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并逐渐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许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花卉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发展花卉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

花卉产业是一项高科技农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花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门性研究,相关文献丰富多样,但主要集中与对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等花卉种植大国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从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国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吴青君在论文《我国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中,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其论文指出,花卉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近10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1989年全球花卉消费额只有300亿美元,1994年已达到1300亿美元,2000年消费总额高达1800亿美元,呈明显刚性增长趋势[1]。2000年世界花卉栽培面积达到22.2万公顷,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等,在国际市场上,花卉产量和出口量排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以色列、丹麦和泰国。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欧共体、美国和日本形成3个花卉消费中心,其进口量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99%。但随着世界花卉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都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如全球花卉价格下降,生产成本提高,能源支出越来越大等。因此,伴随着世界

第1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花卉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花卉的发展出现了八大发展趋势。即生产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操作管理工厂化、自动化;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产品质量规格化、标准化;消费需求多样化、高档次、优质化;销售和流通的全球化;高新技术应用的广泛化。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改进产业发展策略,才能使花卉产业在良好的环境下迅速成长。

二、对国内外花卉产业的研究情况

(一)对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

周可,李红霞在《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研究》一文中,以“花卉王国”——荷兰的花卉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花卉产业价值链的运作体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四大特色:一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上的各利益主体具有“共生”的特点。二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是以花卉种植者合作社为主体的拍卖市场。三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扣谐运行的保证是发达的花卉业物流服务。四是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的整体链条环节中起了重要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的是政府和花卉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2]。这四大特色是其他国家不曾具有的。对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分析,旨在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对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梦在其论文《种植者日记--从衰败中走出的日本花卉产业》中,对日本花卉进行了研究,文中提到国外进口花卉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使日本的花卉生产者正在试图寻找一条提高自身产品需求量的途径,以对抗进口花卉的威胁

[3]。但是在寻找过程中,日本花卉走入了高质量高成本,低收益低竞争的产业劣势当中,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花卉生产者的焦点过多的放在了科研和创新上,而未统筹考虑花卉生产和实验的高成本。发现此问题后,日本花卉进行了成本压缩,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显现出科研与创新优势。对日本花卉发展历程的分析,反映出产业发展过程中,科研和创新要统筹于其他的发展因素,只有统筹于整个产业发展,才能以优于行业的势头处于领军地位,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有前车之鉴的作用。

海蒂以园艺服务业的角度研究了美国两大花卉零售业-超市和园艺中心,并从中国花卉零售业发展现状出发,在论文《超市与园艺中心——美国的两大花卉零售形式》提出中国花卉零售业不能模仿美国形式[4]。中国花卉产业的销售体系

上一页第2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应在遵循本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其他的特色之路。

(二)对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

1、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丰富多样,主要集中于对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研究。

王嘉祥在论文《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中,对优势地区的花卉产业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六大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效益较差;二是科学化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较差;三是产品出口量少;四是科研与生产脱节;五是经营管理落后;六是消费观念滞后[5]。其中对产品出口量少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品种老化,不能在品种种植上体现本国优势;第二,采后保鲜处理技术落后,受制于采摘品处理时间上;第三,物流系统不健全,成品在此环节上停滞时间过长;第四,缺乏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无法应对国外对农产品的不合理性抵制;第五,包装技术落后,对产品形象的提升帮助甚小;第六,花卉经营实体少,无法应对突发性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些均为我国产业自身存在的缺点,无一例外的成为制约花卉产业国际化发展。

曾必荣,朱廷朴,张兵,李涛四人在《成都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中一致认为,花卉产业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全国农业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花卉产业的产业化程度、单位面积效益、自身土地上解决劳动就业、土地流转面积以及人均收入等所存在的优势,必将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农业的产业支柱[6]。另外,花卉苗木产业现已在部分地区成功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促进和带动了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成绩优异,但也存在众多问题,主要是: 1).生产上存在盲目性,难以满足市场对不同规格和标准的需求。2).没有前瞻性的生产和商品标准,不能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3).科技创新能力弱,严重影响花卉经济效益的提升。4).花卉市场不健全,对省内外巨大消费能力辐射力度不够。5).设施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花卉的产业化发展。

吴青君在其论文中还提到,我国花卉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新的历史时期条件下已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并逐渐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许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但我国花

上一页第3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卉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发展花卉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有:1).体制不顺,管理无序 。2).科研投入少,技术推广力度小。3).发展盲目性大,重复建设严重。4).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5).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落后。6).产品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7).市场与流通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产业化进程中,市场管理体制与产业发展实力的不相适应造成的,因此,如何使花卉产业管理体制与产业发展实力做到有力的配合,就成为了未来花卉产业改革的新任务。

以上可知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投入、种植技术、管理体制、市场营销上,针对这些问题,诸多学者进一步展开了解决对策的探索。

2、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针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费的解决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花卉产业资本投入 王立成认为当前资金短缺、中介服务不健全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7]。其在论文《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吸引本地、外地资金,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社会资金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聚集,充分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

2).花卉产业的技术投入 蔡东宏曾经在论文《提高农民信息化接受程度的信息机制探析——以海南为例》中提到,建立合理的花卉科研体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完善是推动花卉生产的动力因素;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我国花卉产业向前发展的源泉[8]。目前,我国花卉科研主要依靠国家下拨经费,科研的目的是完成课题,科研成果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这种科研与生产、市场严重脱节,许多的科研成果不能服务于产业,造成极大浪费。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家应重点集中资金投资基础研究,大量的应用研究及科技开发应主要由市场主体(花卉企业)承担。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强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花卉产业营销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朱淑新纵观我国花卉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花卉营销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现阶段综合性花卉市场的发展

上一页第4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状况[9],并在《我国花卉产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出了花卉的产品策略、花卉销售的促销策略、花卉的网络销售策略三方面的营销策略。这对我国综合性花卉市场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4).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徐孝勇,赖景生以我国西南地区花卉产业为研究对象,在论文《西南地区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认为花卉产业属于农业的次产业,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0]。花卉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和新兴产业,一般归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后,花卉产业具有相对的优势。花卉业的发展不仅为城乡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改善、观光旅游发展和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当前,花卉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支柱产业经济之一。西南地区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为其花卉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亦是该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区域花卉产业的综合性研究,对花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5).花卉产业的链式发展 曹芳和王凯在《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一文中,主要站在整个农业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的价值链部分

[11]。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市场化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对于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来说,产业链管理模式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采用产业链管理可以显著地降低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份额,提高成长速度。价值链分析还表明,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协调。花卉产业是新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将这种链式管理成功推广到花卉产业中,不仅能解决花卉产销脱节问题,还能使花卉管理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利益分配合理化和管理方式标准化,真正把花卉产业的发展引到经济发展的新轨道上来。

6).花卉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朱廷朴以成都花卉为研究对象,发表论文《成都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提出制定行之有效的商品标准和生产标准,是

上一页第5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进一步发展花卉产业的有效手段,花卉产业必须进行标准化的整合[12]。首先,逐步制定和推广花卉产业行之有效的商品标准和生产标准,以标准化推动规模化进程,从而实现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其次,用产品的商品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来推动和实现产业的现代规模化升级。其论文还指出,这些标准应由农林等有关部门和产区基层政府大力宣传推广,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带头实施和示范带动,尽快成为企业、地方、国家标准的升级进程。

7).花卉产业的品牌化发展 许晓红,侯曙光两人在论文《漳州市花卉品牌建设探析——基于花卉产业链建设的思考》中,对漳州市的花卉产业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花卉产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建立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提,而品牌化经营又是市场营销体系建立的基础[13]。要从工厂化生产、公司化经营、公司加农户人手,改变花卉业零散的经营现状;建立产品信息网,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加强花卉产品品牌的宣传和营销,开辟“品牌之窗”专栏,策划系列性广告,确立品牌花卉产品的市场地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运用优秀文化和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挖掘花卉产品的文化内涵;要整合现有花卉市场资源,合理调整市场功能定位;创新投融资机制,逐步建设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批发市场和花卉专业市场,完善三大专业市场的功能,增强互补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性花卉产品集散中心;另外,组织、鼓励本市花卉企业在围内外重点城市设置花卉批发部,形成销售网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花卉产业要想真正走入产业的先进行列,还需在种源培育、新品引进、技术攻克等众多方面,做大量的改进工作,尤其在产业布局、管理体制以及营销体系上,均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应以国外花卉产业先进地区为鉴,不忘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地做好花卉产业发展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花卉品种和科研资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掌握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建立符合花卉产业实际,适应花卉产业发展要求的营销体系;走品牌化之路,创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延伸现有花卉产业链;将分散的农户种植引向规模化经营,以产生产业整体的规模效应。总之,要让花卉产业成为支柱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成为整个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焦点,成为中国社会经济

上一页第6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国内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发展不可多得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青君.我国花卉产业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

[2] 周可,李红霞.荷兰花卉产业价值链研究[J]——经验与启示.农业经济2007(12).

[3] 赵梦.种植者日记——从衰败中走出的日本花卉产业[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温室园

艺,2004(9).

[4] 海蒂.超市与园艺中心——美国的两大花卉零售形式[J].中国花卉园艺,2007(21).

[5] 王嘉祥.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

[6] 曾必荣,朱廷朴,张兵,李涛.对成都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0(10).

[7] 王立成.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8] 蔡东宏.提高农民信息化接受程度的信息机制探析——以海南为例.情报科学2006(24).

[9] 朱淑新.我国花卉产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0(1).

[10] 徐孝勇,赖景生.西南地区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5(9).

[11]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12] 朱廷朴.成都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C].花木产业机遇与发展论坛.四川:成都市花

协,2009:11-15.

[13] 许晓红,侯曙光.漳州市花卉品牌建设探析——基于花卉产业链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

业月刊,2010,23(2).

[14] 赵玲.浅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4(5).

[15] 安启业,陈立娟.临洮县花卉调研报告[J].甘肃林业,2006(8).

[16] 姚玉彬.浅议临洮县花卉产业的发展[J].果树花卉,2007(6).

[17] 王翠琳,蘭全录,剡谨.甘肃省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研究[J].国策省情,2005(6).

[18] 2011年临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洮县统计局.

[19] 何旺盛,田存信,马菊兰.定西市花卉产业发展研究[J].甘肃林业,2008(4).

[20] 周镕基,白广效,皮修平.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创新的理论研究[J].商业研

究,2009(3).

[21] 宗锦耀.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就业的作用及前景[J].乡镇企业研究,2003(3).

[22] 杨佑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云南科技管理,2004,17(4).

[23] 陈棱.我区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2).

[24] 吴金根,胡华兵.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

究,2004,25(5).

[25] 王仙君,王青.我国农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C].安徽农业科学,2005,35(14).

[26] 欧阳祖友.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资金瓶颈及对策[J].调研世界,2009(2).

[27] 王立成.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28] 赵玲.浅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4(12).

上一页第7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7 页)

微信  支付宝

相关知识

上海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花卉物流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综述)
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许昌市花木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花卉物流现状怕及发展问题研究.doc 文档全文预览
从烟草产业发展经验看花卉业的发展途径——加快云南花卉产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我国花卉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市昌平区“一花三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献】园林植物固碳研究现状及进展

网址: 花卉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57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3年云花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下一篇: 海南省花卉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