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料学相关基本概念 ★ 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 ★ 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 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 物质,都可称为肥料。 ★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 2)改善农产品性质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 ※ 要点: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环境条件; 介绍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等施肥原理。 2、肥料部分 ★ 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 ★ 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 ★ 肥效的维持时间、施肥方法等。 ? 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 铵态氮肥:NH3.H2O NH4HCO3 (NH4)2SO4 氮肥 硝态氮肥:NaNO3 Ca(NO3)2 NH4NO3 酰胺态氮肥:CO(NH2)2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 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 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 微肥:ZnSO4 Na2B4O7. H2O CuSO4 FeSO4.7H2O 肥料 化成: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 复合(混)肥: 混成: 各种作物专用肥 生物肥料:磷细菌肥 生物钾肥 固氮菌肥 有机肥料:人畜粪尿 厩肥 绿肥 杂肥 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计产量的施肥量。 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 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 2、试验研究 生物试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 培养试验: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 由于一些营养元素是酶的组分,或是酶的活化剂,或是对酶结构起稳定作用,或有调节作用。因此了解植物体内某种酶的活性变化就可以反映出植物的营养状况。利用这一技术研究植物营养,被称为酶学诊断法。 酶学诊断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灵敏,往往在植物尚未出现缺素症状(即潜在缺素阶段)时,就可测出酶活性的变化。 不足之处是专一性差。因为,酶活性除受营养状况影响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酶活性变化与养分供应状况虽有正相关关系,但很难精确地反映出植物体内某一营养元素的实际水平。 例如,植物体内锌营养状况与碳酸酐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正相关,但由于植物体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变化幅度很大,而植物固定CO2并不需要很高的碳酸酐酶活性。因此通过碳酸酐酶活性的诊断,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第八章 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 植物的营养成份(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和施肥方法) 第一节 作物营养成份 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 水分
相关知识
植物营养与施肥1.ppt
植物营养与施肥
《植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大纲.doc
植物的营养与施肥.pdf
图案花卉1.ppt
花卉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
植物营养学:第二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热点:植物营养理论与施肥技术进入创新时代
植物营养和施肥基础理论.ppt
浅谈花卉营养与施肥
网址: 植物营养与施肥1.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5960.html
上一篇: 热点:植物营养理论与施肥技术进入 |
下一篇: 植物营养和施肥基础理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