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力平
新春来临,人们在置办年货的同时,还会选购几盆鲜花置于厅堂之中,为家中平添几分生机和节日气氛,而水仙花是最受青睐的时令花卉之一,故有“年花”之称。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之美誉,被视为吉祥如意、和平友好的象征,历来受到北京人的青睐。
明代仇英《水仙腊梅轴》
北京养殖水仙已近千年
据《中国花卉文化》载:“水仙,石蒜科水仙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别称凌波仙子、金银台、玉玲珑、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关于水仙花的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说原产于中国,明代王象晋《御制佩文斋广群芳谱》称:“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士人谓之天葱。”二说原产于地中海一带,在唐初传入中国,于五代及宋初逐渐传播开来,植物学界多认同此说。
相传,水仙初称“水鲜”,后取其得水滋润而鲜活且有仙姿,故名“水仙”。而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称水仙“因花性好水,故名水仙”;李时珍则认为“水仙宜卑湿处,不可缺水,故名水仙”。
最早记载水仙传入我国的可靠文献是五代时期孙光宪为唐代段公路《北户录》所作注解,其曰:“从事江陵(今属湖北)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意思是说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赠送给孙光宪几棵水仙花,养殖于水盆中。孙光宪当时在南平国(今属湖北)所辖的江陵任职,由此可知,我国水仙应是由域外传入,时间在五代或稍早的唐末。
到了宋代,水仙的传播较为广泛,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了水仙的踪迹。其中福建漳州所产水仙具有球大、花繁、花期长、形态美和香味浓的特点,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的美誉。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府时,看到当地盛产的水仙花,即兴题诗《赋水仙花》:“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据传,辽代已有自汴京(今河南开封)北上的使臣将水仙作为礼品带入契丹,而辽南京(今北京)是宋朝使臣往来汴京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必经之地,由此水仙也传到了南京城,但数量极少,只有契丹官员和贵族阶层在新春之际才能观赏到水仙的丽质芳姿。
明清时,水仙逐渐成为京城冬日里常见的花卉,丰台草桥一带当时有冬日在暖洞子(温室)里养殖水仙的,腊月里拿到京城的花局(花市)出售。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清代《光绪顺天府志》称:“水仙,草桥圃人每逢(冬日)庙市,肩担成集。”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还记载了护国寺、隆福寺花市上售卖花卉的情况:“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
民国时,水仙已成为京城冬日里常见的室内名卉,《北平风俗小记》有“腊月末,城南花匠携水仙数盆,于花市出售,其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不染纤尘,有凌波仙子之称,为文人雅士所青睐,置于厅堂,叶片青翠,花香扑面,实为冬日卉中之上品”的记述。而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里也提到:“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传)宋代赵孟坚《水仙图》
乾隆帝为水仙写下五十九首诗
水仙芳姿绰约,素洁幽雅,清香宜人,又因名字之中有“仙”字,古往今来颇受人们的青睐。
清代康熙皇帝对水仙花情有独钟。初春之日,每当水仙开花,他总要在他的御案上摆上几盆,供他把玩欣赏,还专门写了两首赞美水仙的诗歌,即《见案头水仙花偶作二首》:“翠帔(pèi)缃冠白玉珈,清姿终不污泥沙。骚人空自吟芳芷,未识凌波第一花。”“冰雪为肌玉炼颜,亭亭如立藐姑山。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康熙笔下的水仙清素、雅洁、玲珑、娇美,被誉为“早春第一花”,足见水仙之尊贵。
乾隆皇帝对水仙花更是青睐,有史料统计,他曾为水仙花写下五十九首赞美诗篇。其中一首诗曰:“生机消息不终穷,底用灰飞验苇筒。一例清风明月下,仙人遥在水晶宫。”
乾隆极好翰墨,书法几乎每日必作。偶涉绘事,或山水,或松竹花卉,而水仙是他绘画最多的花卉之一,并以《水仙四帧》知名。其“以极佳纸作,或水墨,或双钩,或设以淡色,或竟以没骨……构图虽简,但造型甚准,最不易者能神闲意定,故有安祥平和之趣,堂皇富贵之态。”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新春到来之际,乾隆皇帝还画了一幅《庚辰岁朝图》,画面上有一块耸立的奇石和盛开的水仙花,生机勃勃,似有暗香袭来。此图为墨笔,运用西洋画法,明暗立体效果明显,并题“韶华”二字,而自题诗文曰:“腊半发青阳,晓春萃百祥。十干周复始,又庆值金穰。”
曹雪芹颇爱水仙,还把它写进《红楼梦》里,第五十二回云:“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宝玉便极口赞道:‘好花!这屋子越暖,这花香的越浓。怎么昨儿没见?’黛玉笑道:‘这是你家的大总管赖大奶奶送薛二姑娘的两盆水仙、两盆腊梅:他送了我一盆水仙,送了云丫头一盆腊梅。我原不要的,又恐辜负了他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如何?’宝玉道:‘我屋里却有两盆,只是不及这个。’”
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特别喜欢水仙,十三岁便写下《水仙花赋》,描绘出水仙花潇洒飘逸与仙姿神韵:“花态珑松,花心旖旎。一枝出沐,俊拔无双。半面凝妆,容华第几?弄明艳其欲仙,写淡情于流水。磁盆露泻,文石苔皴(cūn)。休疑湘客,禁道洛神。端然如有恨,翩若自超尘。”他以水仙自喻,表达了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志向。他曾在宣武门外上斜街居住多年,距此不远的下斜街有个花市,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卖花者云集。每年的腊月,他都到此选购一两盆含苞待放的水仙花,放在案头,以为“岁朝清供”。
历代书画家亦爱水仙,元代王迪简,宋代赵孟坚,明代唐寅、陆治、陈道复,清代姜泓、钱维城、蒲华,近代吴昌硕、陈半丁、张大千等都有水仙画作传世。吴昌硕画水仙往往以石头相衬,刚柔相济,生机活泼,并配诗赞之:“水仙洁成癖,石头牢不朽。落落岁寒侣,参我即三友。谪仙何耐烦,邀月更携酒。”齐白石笔下的水仙花更充满生机,或水仙花在微风中起舞,花蕊肆意绽放;或花开吐露淡淡金黄,让人沉醉。
明代边文进《岁朝图轴》,古朴的铜壶内插梅、兰、山茶、水仙等十种花材,象征十全。
老舍养水仙的窍门
水仙花为时令性较强的花卉,多在春节前后开花,所以北京人有冬季养水仙的雅俗,谓之“晒水仙”。一般在距春节前的一个月左右开始,将形似葱头的水仙球种泡在盆里,小心养护,其中有不少的讲究。
首先是对水仙的球种精挑细选,因为球种的优劣决定着花开的多少和花香是否浓郁。水仙花有单瓣花和重瓣花之分,单瓣花花瓣纯为白色,中心有一个金黄色的杯状副冠,俗称“金台银盘”。重瓣花副冠不呈杯状,故称为“玉玲珑”,在购买球种时要选择适宜,所以选择水仙球茎讲究从看形、观色、按压等方面进行,如果球茎选不好,便只长绿叶而不开花。
北京人养殖多在腊月初五、初六左右开始,不宜过早,也不能太晚,否则很难保证在春节时开花。人们视水仙大年初一开花最吉利,也最应景儿,如果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开花,到正月十五前后,屋里都会充满淡淡的花香。据传清代为了给皇宫帝后们养殖好水仙花,内务府每年要从“水仙之乡”福建漳州请来花匠,专司宫中养殖水仙之事,一般是冬月(农历十一月)进京,三月南归。
此外,养殖水仙的室内温度也有所控制,多把水仙放到室内的桌子、茶几上,离窗子远一点,中午暖和了,可以把它放在窗子边上,不能放在太冷的地方。
老舍先生把“晒水仙”的窍门归结为“低温晒太阳”。白天把有水的水仙盆拿出去晒太阳,待太阳落山,再把水仙盆拿回屋内。尽量离火炉或暖气远一些,而且要把盆放地上,取其低温。水要天天更换,早上加新水,晚上倒掉。这样养出来的水仙,花开得繁茂,叶子却不会疯长。因他管理得当,每年都是“花随人意开”。
相关知识
水仙(京城的“年花”)
花文化|水仙的故事
花开和谐新时代 水仙艺术展未来——北京举办首届水仙花迎春文化艺术展
赏京城最早春花美景,中山公园花展迎春节
23 水仙
多花水仙若干品种类型的亲缘关系与进化研究 I.POD同工酶分析
水仙的名称、品种
京城春季赏花游园指南
()花,别名天葱、雅蒜、凌波仙子。康熙称之为“凌波第一花”,多为水养,是冬季有名
科学网—植物百科——水仙(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网址: 水仙凌波 京城迎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7116.html
上一篇: 梅花有关药用性的记载文献 |
下一篇: 宋代花卉文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