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几百元解读生命与健康密码,消费基因行业分水岭已至,谁起飞

花几百元解读生命与健康密码,消费基因行业分水岭已至,谁起飞

图片

本文系深潜atom第470篇原创作品

在精准医疗时代,现代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已经发挥重大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消费基因产品的成熟,个性化健康管理也具备了规模化落地的客观条件。

2015年,我国消费基因行业开始萌芽,这种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提供专业的基因检测服务,因为能够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身体特质等功用,曾一度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最终受困于商业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让人意外又在情理当中的是,以咽拭子为代表的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了大众所熟知的基因产品,大众认识度远远高于众多消费基因产品。2022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开放抗原检测。截至2022年4月20日,药监局审批通过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已经达到29个,消费基因似乎将要迎来一个全新的变局。此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早筛、和体外诊断产品进入消费端,消费基因行业也迎来了行业的分水岭。

01

严肃or“娱乐”,

消费基因的真正归属

1996年,美国消费基因检测公司Ancestry成立,占据了先发优势。2006年,23andme成立,次年推出基于SNP技术的65万位点的基因检测产品,通过唾液样本就可以分析一些健康或者祖源信息,成为消费基因走向商业化的重要环节。

23andme产品的成功,同样吸引了众多中国用户的关注,甚至很多人远渡重洋到美国体验。对于健康的需求,牵动了我国众多医疗从业者的心。2008年,我国消费基因市场开始起步,然而以iDNA为代表的产品受困于价格,未能快速“出线”。一直到2015年,在上游技术得以突破后,23魔方、微基因等多家消费基因企业陆续出现,产品价格也被控制到千元内,我国的消费基因市场才得以打开。

随着行业的逐渐兴起,研发之外,商业化是企业绕不开的一条路。消费基因的产品也从最初的健康和祖源两大类别,逐步发展成营养健康、儿童母婴、祖源、肿瘤以及疾病风险等5大类,但从产品属性上看依然是最初的严肃医院和“娱乐”医学两大类。

图片

△23魔方产品

在行业发展初期,通过基因分析祖源信息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人体22对常染色体测序获得的DNA数据,可以从遗传角度区分不同地区和民族,也是早期消费产品的重要宣传噱头。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来说,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至关重要。仅仅凭借好奇难以维持动辄数百上千元的检测费用,消费基因想要持续发展,必然要走向严肃化、专业化,满足用户对于健康的刚性需求。

市场的低迷,往往是从资本市场开始的。2015年,国内出现大量祖源类产品,微基因、23魔方以及水母基因等公司最初也以此为主,并且纷纷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2015到2018年,23魔方、微基因、水母基因分别完成了6轮、2轮和2轮融资。2019年,美国消费基因渗透率已经达到8.1%,冠绝全世界。此时,国内的消费基因市场却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自2019年后,仅微基因在2022年完成了一轮融资。

反观,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健康类消费基因企业,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比如2016年成立的美因基因,在成立后陆续完成了8轮融资,并且已经启动IPO。2021年前9个月已经实现了1.5亿营收,期内利润4163万,改变了大众对于消费基因企业不赚钱的错误认知。

或许“娱乐”与严肃医疗的这场PK,一开始就决定了最终的归属。在早期,娱乐属性更好的教育市场,可以更加贴近消费者。严肃属性,出发点就是解决用户需求,是站在长远角度的布局。

一场疫情,基因的市场教育工作已经相对普及,这对于健康类消费基因产品是个巨大的利好,或大大缩短产品的市场教育时间。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抗原检测相关产品的出口额超过700亿元。面对这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来势汹汹,抗原检测市场必将增加,对于严肃类消费基因企业是个巨大的风口。

图片

△抗原检测产品

《2019年消费基因检测行业白皮书》显示,消费基因检测的单次产品价格多在200-500元之间。年轻人更愿意为自己付费,48.4%的奋斗年轻派多仅为自己购买过基因检测产品;相比来说,养娃族更愿意为他人购买,47.7%表示为自己及他人都购买过。从整体上看,消费者更愿意为健康付费,健康风险、遗传疾病和营养代谢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三个维度,而祖源分析则已经完全被消费者忽视,是关注最低的维度。

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上,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动辄数百上千元的基因检测产品,消费者为之付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2

分水岭已至,

企业应该做出抉择

2020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的累计消费者为1210万人次,渗透率仅为0.8%,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将达到4.45亿美元的规模。

在微基因联合创始人陈钢看来,消费基因比较容易购买,获得结果更加容易。随着众多肿瘤早筛和疾病诊断产品走向消费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端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传统的消费基因产品。

目前,针对消费基因还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这也是消费基因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企业角度的承诺和保证并不足以让消费者为之买单。在深潜atom看来,伴随着消费基因整体向健康方向前进的消费基因,必然将迎来监管问题。但从其他领域杀入到消费端的基因企业,在监管上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比如诺辉健康的常卫清和噗噗管已经分别获得我国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可以保证产品保持较长时间的领先。

面对市场的变局,众多消费基因企业纷纷做出应对。北京商报报道,2021年9月,微基因、23魔方和基因宝三家已经在洽谈合并事宜。水母基因也进行了业务调整,停止烧钱业务,并且不再将重心放到个人业务之上。

条条大路通罗马,消费端也好、企业端也好、医院端也好,这些只是销售渠道,是为了让消费基因产品能够走到用户身边的道路。在深潜atom看来,消费基因只是个概念,最核心的是能够抓住市场需求,打造出适合规模临床的产品。而这前提是要保证产品要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保证产品的长盛不衰。

相关知识

消费花卉栽培行业产业链分析及前景调研报告2024
鲜花行业市场规模 鲜花行业消费群体分析
“以健康为名,构建美好生活之花!” 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翟明翯
花卉行业无“龙头”,得A股者得“天下”!
梦美莀花:以自然疗法管理情绪,身心疗愈更健康
“健康中国·河北行动”政策解读⑧
寻访“行业小巨人”|“花伍”科技: 用互联网的方式 让云南鲜花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分子化石”追溯地球之花“家谱”18亿遗传密码重建开花植物进化树
孙篪:这里的“花圈”究竟方便了谁
初心不改专注健康植物饮品领域,国民品牌承德露露又玩出了新花样

网址: 花几百元解读生命与健康密码,消费基因行业分水岭已至,谁起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8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河南多地“赏花节”启动 多种顶级
下一篇: 歌拉丝玫瑰细酱【吃出健康美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