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着永丰河的滩涂,正在上演一场关于春耕的特别盛景。在这个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现场,大型拖拉机如同蜻蜓点水,来回穿梭,正在进行浅层旋耕,播撒着新的希望:盐地碱蓬的种子。
曾几何时,这片土地被强大的互花米草占据,几乎变成了无生命的荒漠。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太强,以至于原生植被的栖息环境在它的侵占下濒临灭绝,鸟类的栖息与觅食空间急剧缩小。无情的侵蚀改变了这里的生态格局,一度使生机盎然的“蓝色海洋”沦为“绿色荒漠”。
但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受重视,东营市迅速开展了一系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的修复项目,力争遏制住这一危机的蔓延。令人欣喜的是,625公顷的受损海洋生态系统通过有效的修复措施,在逐渐恢复其本来的面貌。这是一场生态的重生,更是责任感的召唤。
这些修复工作背后,是科研与技术的不断突破。生态修复团队根据盐碱地的特性,进行系统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种植方案。在播种之后,团队将持续关注这些生态恢复的细节,确保每一种植被都能扎根生长,重建生态链条。盐地碱蓬作为盐碱地的先锋植物,不仅能改善土壤质量,还对带动其他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东营的滩涂将不再是生态的荒漠,而是羊肠小道间、蓬勃生长的生命之源。海草床的再度繁荣,预示着水下生态的回归,也让海河的鱼类和鸟类重拾旧时的栖息之地。一旦这一生态修复项目全面成功,将为东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注入更为鲜活的动力。
此项目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农业种植,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积极实践。随着前期试点的成功,东营将借此契机,进一步放大生态效应,以盐碱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同时,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生态修复模式。在当今全球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的背景下,东营的成功经验无疑为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在这场生态复兴的大潮中,东营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希望,更打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更和谐共生。通过这种创新的春耕方式,东营正努力塑造出更为美好的未来,成为盐碱地上的璀璨明珠。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张青、杜屹然
统筹:汪峰、陶玲君
编导:申璇璇
报道员:裴滨滨
新媒体编辑:张静、但汉琼
供稿来源: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部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相关知识
盐碱地春耕:东营的生态重生之路
电力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盐碱地综合利用交流大会在东营举行
破“碱”重生 河口街道盐碱地百合盛开
从盐碱地到“金河滩” 东营黄河三角洲生态价值176亿元
让盐碱地演绎“绿色传奇”
探讨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
记者蹲点 · 寻访生态产业化故事丨盐碱地向高向绿(大众日报)
石嘴山盐碱地治理的破题之路
我国强化盐碱地治理改造 唤醒“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
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网址: 盐碱地春耕:东营的生态重生之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09635.html
上一篇: 2049生态校园作文(通用15篇 |
下一篇: 吃香喝辣游三秦|营养价值极高的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