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壳斗目—胡桃科:化香树

【植物界全系列】壳斗目—胡桃科:化香树


壳斗目—胡桃科(上):化香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壳斗目

胡桃科

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是落叶乔木,具有大型羽状复叶,叶一般长达20-100厘米。共有8属,6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7属25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1.植物学史

本科植物最早的化石是在欧洲和北美的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因此它起源的时间至少应追溯到晚白垩世,可能在早白垩世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类型。根据化石记录,在始新世到中新世,它广布北半球,并且达到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高纬度地区,而现代的分布区北界只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纬46°~49°,这是由于第三纪末和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受冰盖,象绝大多数植物一样,胡桃科植物在欧亚北部和北美北部灭绝,只有在东亚和北美南部相当的纬度上保存下来,形成现代的间断分布式样。

胡桃科同马尾树科有共同祖先,是金缕梅亚纲较进化的一群。本科分2亚科:化香树亚科(Platycaryoideae)仅有化香树属(Platycarya)1属分布东亚。胡桃亚科(Juglandoideae)分为:黄杞族(Engelhardieae)、胡桃族(Juglandeae)和山核桃族(Hicorieae)。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胡桃目,属于金缕梅亚纲,2003年的APG II分类法将胡桃科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列入壳斗目。

2.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单性,雄花序柔荑状;子房下位,1室或不完全2-4室。坚果核果状或具翅。

落叶或半常绿或常绿乔木,羽状复叶,无托叶,通常在幼嫩部分有橙黄色的盾状着生的圆形腺鳞;花单性,雌雄同株,风媒传粉;雄花序常为柔荑状,单生或数条成束生;雌花序穗状或稀柔荑状;雄花生于1枚不分裂或3裂的苞片腋内,通常具2小苞片或1~4枚花被片,雄蕊3~40枚插生在花托上;雌花具2小苞片和2~4枚花被片贴生于子房,子房由2心皮合生;果实为假核果或坚果;种子完全填满果实,具1层膜质种皮,无胚乳。

3.山核桃属

山核桃属(学名:Carya)是胡桃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5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亚洲东部产4种,中国有4种和引种栽培1种。

(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杞芽具芽鳞或为裸芽;髓部不成薄片状分隔而为实心。叶互生,奇数羽状复 叶;小叶边缘具锯齿。雌雄同株。雄性葇荑花序具多数雄花,下垂,常3条成1束,生于花序总柄上,总梗常生枝条顶端芽鳞腋或叶痕腋内生出,也有生在当年生枝条的苞腋或叶腋。雄花具短花柄;苞片1枚;小苞片2枚,与苞片愈合贴生于不显著的花托;无花被片;雄蕊3-10枚,花丝极短,花药具毛或无毛,药隔不发达,不伸出于花药顶端。雌性穗状花序顶生,直立,具少数雌花。雌花无花柄;苞片1枚,较小苞片长,位于前方;小苞片3枚,位于两侧及后方,与苞片愈合而形成一个4浅裂的壶疣总苞,并贴生于子房,花后随子房增大;无花被片;子房下位,两心皮位于两侧;花柱不存在,柱头盘状,2浅裂,裂片位于正中线上,着生于心皮的合生面方向。果序直立。果为假核果,外果皮干后革质或木质,通常4瓣裂开;果核基部不完全2-4室;内果皮骨质,坚硬,久后即自行破裂,壁内无空隙或稀具空隙。

(2)山核桃

山核桃(学名:Carya cathayensis)是山核桃属植物。分布于中国浙江和安徽。适生于山麓疏林中或腐殖质丰富的山谷,海拔可达400-1200米。

果仁味美可食,亦用以榨油,其油芳香可口,供食用,也可作配制假漆;果壳可制活性炭;木材坚韧,为优质用材。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4.青钱柳属

青钱柳属(学名:Cyclocarya)是胡桃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乔木植物。该属仅有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一种,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地。

(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芽具柄,裸出(无芽鳞)。木材为环孔型,髓部片状分隔。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边缘有锯齿。

雌雄同株;雌、雄花序均葇荑状;雄花序具极多花,3条或稀2-4条成束生于叶痕腋内的花序总梗上,花序总梗常在同一腋内成系列重叠生;雌花序单独顶生,约具雌花达20朵。雄花辐射对称,具短花梗;苞片小;花被片4枚,大小相等(前后2枚为花被片,左右2枚实际上为小苞片);花托圆形,扁平;雄蕊20-30枚,药隔稍凸出于花药顶端;花粉粒具3-4个萌发孔。雌花几乎无梗或具短梗;苞片与2小苞片相愈合并贴生于子房下端,在子房中部与子房分离而成檐部,并在前方苞片所在处具一扁平的牙齿(即苞片);花被片4枚,位于子房上端;花柱短,柱头2裂,裂片羽毛状,位于正中线上,着生于心皮的背脊方位;子房下位,2心皮位于正中线上,内具1不完全隔膜而在子房底部分成不完全2室。

果实具短柄,在中部四周为由苞片及小苞片形成的水平向圆盘状翅所围绕,顶端具4枚宿存的花被片。

(2)生长习性

常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湿润的森林中;喜光,幼苗稍耐阴;要求深厚、喜风化岩湿润土质;耐旱,萌芽力强,生长中速。

青钱柳产于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

(3)主要价值

本属一些植物树皮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木材细致,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亦有些植物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4)青钱柳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 paliurus ),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



①园林价值

青钱柳属落叶速生乔木,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美丽多姿,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从10月至第二年5月挂在树上,迎风摇曳,别具一格,颇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庭院观赏价值。

②经济价值

青钱柳木材轻软,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略细,加工容易,胶粘性和油漆性能好,是家具良材;树皮含鞣质及纤维,为橡胶及造纸原料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

树皮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木材细致,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

③食用价值

有机营养物青钱柳茶富含丰富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平衡人体糖代谢,从而达到降血糖,逆转并发症的养生效果;

青钱柳复合茶含有大量的铁、锌、硒、铬、锗、镁、钙等无机营养成分,还含有锰、铁、铜、铬、锌、硒、钒、锗等微量元素,与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密切相关的元素Ni、Cr、V、Se的含量较高,能够协助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耐量。

④药用价值

青钱柳树皮、叶、根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因其有药理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减脂肪和尿糖。

医学研究发现,青钱柳芽叶含有一条神奇的原生态降糖因子链,主要由两大原生态营养成分组成:无机营养成分跟有机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全面的调节人体糖代谢。

5.黄杞属

黄杞属(学名:Engelhardia)是胡桃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5种,产亚洲东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及中美洲。我国6种。

(1)形态特征

乔木或小乔木,落叶或半常绿;小枝髓部实心;芽裸露,具柄。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互生或对生(美洲种),全缘或具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雌、雄花序均为柔荑花序;雄花序通常数条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或生于叶痕腋内;雌花序单生,或生于雄性圆锥花序的中央。雄花:具短柄或无柄,具3裂苞片,小苞片2或无;花被片4或减退;雄蕊3-15,花丝极短,花药无毛或被毛,药隔不伸出或稍微伸出花药顶端。雌花:具短柄或无柄;苞片3裂,基部与子房下端贴生,小苞片2;花被片4,2轮列;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不完全2室或不完全4室,花柱短或无,柱头2或4深裂。果序下垂,果为坚果状,具腺鳞或刚毛,基部与宿存的苞片合生,苞片膜质,翅状,3裂,中央裂片较侧裂片长。

(2)黄杞

黄杞(学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为胡桃科黄杞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林区)、广西、湖南、贵州、四川和云南。

①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林中 [1] 。在中国海南主要生长在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中。常与壳斗科、樟科、茶科、金缕梅科等的高大乔木树种混生。

②主要价值

经济:木材纹理略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硬而稍重,加工容易,不变形,少开裂,为中国海南三类商品材。适作上等家具、高级箱板及建筑用材。树皮含单宁10-18%,可制人造棉,亦含鞣质可提栲胶;叶有毒,制成溶剂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亦可毒鱼。

药用:树皮、叶可供药用。味微苦,辛,性平凉,有行气化湿、导滞、清热止痛的功效。

观赏:黄杞树形开展,树干光洁,叶片亮绿色,可栽培作庭荫树。

6.化香树属

化香树属(学名:Platycarya),也称化香属,是胡桃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乔木植物。该属共有化香树(P. strobilacea)和圆果化香树(P. longipes)两种,分布于中国长江沿岸各省和以南地区。

(1)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芽具芽鳞;枝条髓部不成薄片状分隔而为实心。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边缘有锯齿。雄花序及两性花序共同形成直立的伞房状花序束,排列于小枝顶端,生于中央顶端的1条为两性花序,两性花序下部为雌花序,上部为雄花序(在花后脱落而仅留下雌花序);生于两性花序下方周围者为雄性穗状花序。雄花的苞片不分裂;无小苞片及花被片;雄蕊常8枚,稀6-7枚,其中4-5枚的花丝与苞片结合,2-3枚的花丝与花序轴结合,花丝短,花药无毛,药隔不显明。雌花序由密集而成覆瓦状排列的苞片组成,每苞片内具1雌花,苞片不分裂,与子房分离。雌花具2小苞片,无花被片;小苞片贴生于子房,背面中央隆起成翅状;子房1室;无花柱,柱头2裂,内面具柱头面,柱头裂片位于两侧,着生于心皮的背脊方位。果序球果状,直立,有多数木质而有弹性的宿存苞片,苞片密集而成覆瓦状排列。果为小坚果状,较苞片小,背腹压扁状,两侧具由2花被片发育而成的狭翅,外果皮薄革质,内果皮海绵质,基部具.1隔膜,成不完全2室。种子具膜质种皮;子叶皱褶。

(2)化香树

化香树(学名:Platycarya strobilacea),为胡桃科化香树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因老干燃烧具香气而得名。



①生长习性

常与山苍子、杜鹃花、短柄枹、假死材、黄檀、竹等组成次生林。祁门县海拔1000米以下较常见,海拔1000米以上稀见,不见纯林分布,该树种为喜光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中性壤土,在pH值4.5~6.5中都可以生长。耐干旱瘠薄,速生萌芽性强。

②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和河南的南部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分布于朝鲜、日本。常生长在海拔600-1300米、有时达2200米的向阳山坡及杂木林中,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③主要价值

园林:羽状复叶,穗状花序,果序呈球果状,直立枝端经久不落,在落叶阔叶树种中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可作为点缀树种应用。

工业:果序及树皮富单宁,作天然染料用。

④药用价值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主治: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主疮痈肿毒;骨痈流脓;顽癣;阴囊湿疹;癞头疮。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腺椒树目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连翘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报春花科(上):点地梅
【植物界全系列】天门冬目—天门冬科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美人蕉科
常见树木形态分类速查(按叶、花、果形态分类下的植物科、属)
【植物界全系列】鸭跖草目—鸭跖草科:鸭跖草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
【真双子叶植物全系列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壳斗目—胡桃科:化香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38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石榴花 石榴花百科
下一篇: 隐形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