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难想象,与鲜花接踵而来的,似乎不全是掌声。
当鲜花种植遭遇农业面源污染的质疑时,晋宁,其实已经别无选择——
古滇都邑、郑和故里、世界“四大磷都“之一,包括新鲜出炉的“中国天然氧吧”……,这些显赫声名,在真正的晋宁人看来,没有一个比得上“世界花都”来得名副其实。
昆明晋宁,全球温带花卉最佳产地,全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大县(区),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第一。
2021年底,这里的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到5.89万亩,有2.2万户花农,5.2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适合鲜花生长的气候和环境。
但,如此浩大规模的种植,晋宁的土地终归是有限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经年累月追求高产,这些濒临滇池、施肥用药且超负荷翻种的花田土壤,酸化盐化程度,超出外人的想象。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了晋宁花卉产业的头等大事,已然无路可退。
时代的一粒沙,就是个人的一座山。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疾风劲吹,种花的人,最能感知冷暖。
李永的20年“花田救赎”
2002年,不满20岁的李永经人介绍,从呈贡来到了几十里外的晋宁宝峰,准备在此种花。
“便宜,一亩地才400块,还随便选”。谈到为什么来这里,李永一语道破,就是图个便宜。据说,当时来这里种花的,外省人、外乡人特别多,土地便宜,用工也便宜,“请个人干一天15块钱”。
李永从2003年的40亩,到2019年,一家伙干到了700亩。
“扩大种植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发现,原来的地很肥沃,很少病虫害。种着种着就不行了,土壤酸化得厉害,病虫害也特别多,产量下降,尤其是花质越来越不好,所以,就频繁换地,找新的地方栽种。当时,只要有好地,大家都抢着要,我们甚至跑去玉溪拿了一些地”。
一手创建了晋宁标杆种植企业“云南永茗花卉种植有限公司”的李永,他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18年8月,区里来人找到他,动员他搞无土栽培,创建高标准绿色生产集成示范基地。深受种植土地反复污染之苦的李永二话没说,开干。
仅仅几个月后,李永在全区率先建起了100亩高标准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种植基地。“投资不小,但我就认两点,相信政府,相信科学”。
到今年为止,这种高效的基质栽培种植基地扩建至300亩,半基质栽培达到200亩,他剩下的近200亩地,也建成了切花绣球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栽培示范区。
至此,李永的永茗公司,终于实现了从高肥高药的低效种植到纯绿色生态种植的完美蜕变。
从曾经被动造成种植污染的角度来说,李永本人,也完成了自己对晋宁这片让他发家致富的土地的救赎。
李永当然不知道,就在当年区里找上门来的头一周,也就是那一年的8月14日,在晋宁区上蒜镇,昆明市专题召开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攻坚作战推进会。他和他的种植公司成了晋宁花卉种植转型升级的第一批受益者。
李永知道的是,政府主导的这场产业升级,给予他的专项补助资金近400万元,全部用于高标准大棚建设及肥水循环技术系统;而对于基地的无土基质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等绿色技术支持力度之大、频度之密,用他自己的话说,“根本无法用钱来换算”。
当然,李永还知道,转型升级前后的对比情况。之前的传统栽培,人工管理再好,一亩地最高一年四茬,一年最多6万支,还会造成无可避免的土地污染;而现在的新型栽培,水、肥、温度、病虫害防治全是自动调控,一亩地一年至少可收六茬,一年可收14万支,鲜切花品质还大幅提升。最关键的一点,绿色无污染。
滇池赢了,晋宁赢了,李永们赢了。
种植“洁癖”成就了赵金花
在晋宁,像赵金花这样,对绿色种植痴迷已久的种植园主并不多见。这一点,跟性别无关,跟教育有关。
站在自己“高大上”的现代化种植大棚里,赵金花说她中专学的专业,就是土壤化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土地污染问题。“我种花,就要干干净净地种”。
19年晋宁推广无土栽培绿色种植。使用科学配比基质种植的鲜切花,不仅可以保证苗木的茁壮成长、花开得更好,而且农药、肥料的施用也不直接作用于当地土壤,有效保护土壤不受板结。如果利用得当,这种基质可以反复使用7年—10年。
18年才开始种花的赵金花虽然是这个行业的“菜鸟”,可她受过的专业教育,让她入行伊始便妙手迭出。
别人家一亩的硬件设施投入一般是二十三四万,赵金花家的硬件投入却高达30万。她家的温室材料,比如基质槽、大棚膜,一色的进口货;她的大棚设有双层膜,遮阳保温双保险;基地建在山坡上,她还专门花钱平地、修路,方便运输。
当然,区里不仅扶持了她近300万元的政府产业集群发展资金,还帮她解决了用地、融资与土地流转等现实问题。赵金花也得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技术钻研上。
“我种的花只有一个目标,A级。价格从来都是走高端路线,因为品质摆在那”。说这话时,赵金花语调温婉,却霸气侧漏。
宝峰街道主任毕存红介绍,赵金花的花种得好,除了新型产业帮扶,最主要就是有专业底子,肯钻研。现在,街道还专门请她上夜校,给其他种植户上技术课。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正赶上赵金花的基质大棚出新茬,“这一茬的收入,差不多能抵前一年土栽一年”。
赵金花告诉我们,情人节那天,斗南市场“英雄品种”发榜,她的景都花卉的“粉红雪山”排名第一,最高售价每支卖到了13元,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两块多。
有多大的抱负,就有多少的付出,当然,还有多棒的成果。
“看到榜单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虽然过去了这么久,赵金花说这话时,眼圈依然红了,满脸掩不住的侠骨柔情。
毋庸置疑,大到滇池南岸的晋宁,小到无数个像赵金花一样的鲜切花种植户,在这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卫战中,到目前为止,他们都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徜徉在晋宁已经改造成功的近万亩基质大棚的海洋里,油然而生的壮怀激烈,无法不让人想起,两会期间晋宁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洪在接受采访时的那番话,“晋宁将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晋宁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任重道远,我们仍需努力。
敬请关注系列报道《晋宁花卉那些事儿(二):滇池保护治理“三大战役”》
作者 谭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晋宁花卉那些事儿(一):如果种植有颜色,那一定是生态绿
来晋宁,为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花草拼贴画,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去户外采些花花草草,拼贴一副红色的中国心
给花浇水那些事儿,养花你应该知道!!
晋宁鲜花 妍丽成长
晋宁区延长花卉产业链条 “一朵花”带活县域经济
常见的蜜源花卉有哪几种,一定是要符合本地生长
昆明市晋宁区延长花卉产业链条——“一朵花”带活县域经济
昆明晋宁花卉产业链日趋完善
多肉吸金能致富 晋宁花卉闯新路
网址: 晋宁花卉那些事儿(一):如果种植有颜色,那一定是生态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4904.html
上一篇: 室内植物的功效用植物净化装修污染 |
下一篇: DB3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