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区农业总量的提案》(第033024号)提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统计局、各镇(街)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与您在2023年6月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统计局、各镇(街)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有关精神,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从化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经全力挖潜、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农业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掌握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压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花瓶子”等工作责任,提升都市现代农业效益,2022年全区实现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58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农业产值38.6亿元(谷物2.23亿元、同比增长3%,蔬菜12.22亿元、同比增长1.3%),畜牧业产值13.01亿元、同比增长18.2%,渔业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89亿元、同比增长1%。2023年实现全区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5亿元,同比增长8.3%,预计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3亿元、同比增长5%。
二、工作措施
(一)优化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助力提高农业总产值
一是加强统筹,全力抓好农产品增量提质工作。1.稳住“米袋子”,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分解全年粮食目标任务到镇、到村、到户、到地块,倒排插秧时间,抢抓农时谋划开展春耕春播工作。在鳌头镇中塘村举办广州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广东省水稻机插秧技能大比武活动,科学引导群众及时做好春耕准备。组织各镇(街)及时摸查春耕缺水办田情况,开展春耕农资执法大检查,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经营过期、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制定春季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农作物病虫情报共6期,农业气象专报6期,组建7组区级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下乡入村为农民提供种植培训,在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改良上发力,科学规范作物种植。2.装满“菜篮子”,实现稳产保供。印发《2023年广州市从化区蔬菜生产工作要点》,指导从玉、东升等2个千亩菜场、24家100亩以上蔬菜基地,优化种植结构、扩大播种面积,降低农艺菜场停产带来的影响。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落户奖励等政策支持,发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落户奖励达44.25万元,认定41家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生产企业(蔬菜类8家),加强日常生产监测和供需研判分析,做好产销环节对接,鼓励现代设施蔬菜建设。向全区各镇(街)摸查设施蔬菜大棚面积和水肥一体化面积,有序推进现代设施蔬菜建设,提升设施化水平。指导镇街开展蔬菜单产调查,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蔬菜单产,稳定种植业面积和产量,确保农业生产成效得到体现。
二是强化引导,扩大优质特色品种种植规模。1.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广种植良种良法。2022年以来引进示范蔬菜品种41个、水稻示范品种11个、推广柑橘种苗1500多株。我区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培育“粤字号”农产品品牌53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省名特优新企业经营专用品牌18个;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45个,专业镇6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44个、专业镇6个。引导省级生态优质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带头选用推广新优品种杂交水稻,现已繁育推广粤禾丝苗、广丰香8号、美香占2号等品种,年推广优质稻种约1万斤。加大优质蔬菜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推广种植西红柿、辣椒、青瓜、茄瓜、小番茄等高产值的蔬菜品种,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蔬菜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水平,推进蔬菜品质化建设。2.端好“果盘子”,培育发展从化特色水果。做好荔枝等传统大宗水果的管理指导,培育发展一批高产量、高产值的葡萄、番石榴、香蕉、柠檬等特色优新水果,全区蓝莓种植面积800亩、同比增长143%,草莓种植面积255亩、产量144吨,同比增长37.1%、22%,李子、青梅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同比增长4%。3.多举措推进荔枝品种升级换代,贯彻落实荔枝优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高接换种项目。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整合村书记、农科员、合作社、华隆公司、粤清香等优质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多方资源,鼓励各村社、农户因地制宜,积极实施“民村企”联动模式,贯彻“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由树变园,引导散户果农进行高接换种,持续优化品种结构。2023年完成高接换种面积约5000亩;累计举办荔枝相关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500多人;组织开展了广东荔枝丝路行、广州从化荔枝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广东荔枝产销对接活动,赴贵阳、上海、嘉兴、西安、茂名、高州等地开展荔枝专场推介,汇集荔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媒体、协会等多方资源,精心设计荔枝文化特色活动,做好2023年度荔枝营销、品牌建设、产销签约、平台对接工作,有力拉动2023年上半年水果产量达5.55万吨,同比增长3.4%。另外,充分挖掘发挥荔枝产业园、柑橘产业园示范带动潜力,开展实施国家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荔枝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智慧果园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有1个7000亩绿色防治示范区,建成1个千亩现代生态循环果园示范基地。鼓励发展果树入股、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合作分成等新型生产模式,整合失管果园2000亩,成功打造江埔凤二村、鳌头水西村等种植示范基地,促进特色水果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全力挖潜,力争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科研攻关。1.加强农业科技指导与培训,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多次积极组织全区辖内农户参加区级举办的有关科学使用农药、荔枝龙眼等果树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果期管理技术和高接换种技术、水稻管理技术等农业技术培训。2.强化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作,挖掘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超160名、50多个专家团队驻点10个农业产业研究院。建设广州市丝苗香米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已研发5个水稻品种;全区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6%,其中从化香米年种植面积达3万亩;积极开展荔枝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培育井岗红糯、流溪红荔等优质新品种,以及龙眼和荔枝杂交新品种水果脆蜜,制订了《从化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规程》等6个荔枝标准化种植规程及质量标准。华隆公司“不同熟期优质荔枝系列新品种选育和高接换种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花卉研究中心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壹号蛋鸡产业园自主研制成功黑水虻养殖全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资源化处理工艺等。
(二)合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组织农户出租承包土地经营权项目,打造“菜篮子”“米袋子”生产基地;贯彻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合作经营和订单农业等发展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并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专业化的专项服务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产值效益、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1.充分发挥产业园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增值增效。以“1+7”联动发展模式,在全区布局建设1个国家级(花卉)、7个省级(荔枝、壹号蛋鸡、生猪、柑橘、粤港澳优质农产品供应链、生态优质丝苗米、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柑橘等3个省级产业园整体验收工作,全面建设农产品加工等2个省级产业园。用好中央奖补资金2000万元加快花卉国家级产业园提质增效,通过发展“个性化、小清新”的小型盆栽花卉,运用“互联网+”带动微盆景、小盆栽发展,举办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园区龙头引领作用,带动花卉产业提档升级,推动花卉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花卉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观叶小盆栽生产基地,每年生产2亿多株花卉种苗、6亿多盆花卉销往全国乃至东南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高标准建设国医特色小镇和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建成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人才实习基地和中医药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完善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技术物资帮助、保价收购等合作模式,如引入具有药膳特色的广府金汤食府,创造当地居民就业增收机会;国医园景区租地8000余亩,仅租金一项直接为格塘村本地村民带来超过1亿元收益。2.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指导,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做好培育生态优质丝苗等六大10亿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落实好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和农业项目投资补助政策,大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构筑农业龙头企业梯队。实施现代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家,初步形成了种植型龙头企业群、加工型龙头企业群、农产品流通型企业群、粮食加工型企业群、农业休闲观光型等龙头企业群。
三是多措并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抓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推进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场升级改造,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不少于1家畜禽水产生产企业,鼓励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支持现有中小型养殖场户完善场区规划设计、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推进建设不少于1家示范性畜禽养殖现代家庭农场;鼓励示范场与中小养殖场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的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创建。抓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包括:智威优质鸡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生猪、蛋鸡以及农产品加工、丝苗米等产业园项目,宏朗、姚氏、温氏生猪养殖场项目,天誉禽业、壹号种芯项目等),以实施我区“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抓手,加大财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推动重大农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感谢您对提高我区农业总量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30日
(联系人:殷晓梦;联系方式:87978531)
相关知识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从化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033024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从化区2023年第三季度政策性农业保险花卉苗木、设施大棚投保情况的公示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642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4—2026年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服务区域及险种的通知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晋宁区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第13号(瞿杨富)建议的答复1号函.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酒泉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595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到从化区调研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
从化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化发挥产业园七大优势 推动花卉产业由‘单一化’向‘全链条’方向转变
广州市从化区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提前一年完成创建任务并通过验收
网址: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从化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033024号提案答复的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6906.html
上一篇: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创 |
下一篇: 【人民日报】专家深入广东各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