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原的种类繁多,除了春季常见的树花粉,夏秋季的草花粉也会导致过敏。常见的夏秋季花粉过敏原主要包括葎草、艾蒿、豚草、藜、苍耳、梯牧草、百慕达草、地肤等。其中艾蒿、豚草、苍耳同属于菊科,我们可以一起来认识一下这3种花粉过敏原。
艾蒿
菊科,蒿属,别称为艾,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气味。花期7-10月,在中国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主要用途:①传统草药,有温经、止血、散寒、去湿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为“艾绒”,可用于艾灸。②民间认为艾草能辟邪驱瘟,故挂艾草于门上为端午习俗。③嫩芽及幼苗可作蔬菜食用。④艾蒿粉可作天然植物染料。
致敏率
研究显示,艾蒿是我国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北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敏就诊患者中的致敏阳性率约为64.4%。
交叉过敏反应
艾蒿可与以下植物发生交叉过敏:
1)蒿属植物,如黄花蒿、蒌蒿等(我们日常吃的茼蒿和蒿子秆其实属于茼蒿属植物,与艾蒿关系相对较远);
2)菊科植物,如向日葵、雏菊、蒲公英、洋甘菊、莴苣等;
3)石蒜科植物,如水仙、龙舌兰等;
4)与苹果、胡萝卜、旱芹、桦树、百慕达草含有同源蛋白;
5)与栗子、苹果、桃含有同源蛋白;
6)与豚草、梯牧草共同和乳胶存在交叉反应,对这些花粉过敏者接触乳胶也可过敏。
临床意义
1)艾蒿是引起过敏性哮喘、鼻炎、结膜炎的主要诱因,也可诱发口腔过敏综合症、湿疹、荨麻疹。
2)艾蒿过敏患者误食被艾蒿污染的食物有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
3)艾蒿过敏患者可能继发多种食物过敏:蜂蜜、葵瓜子、洋甘菊、开心果、榛子、莴苣、啤酒、杏仁、其它坚果、胡萝卜、苹果等。
豚草
一般特点
菊科,豚草属,别称有普通豚草、艾叶破布草、美洲艾,花期8-9月。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中国杭州,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恶性杂草,对其他草本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已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须严格检疫,杜绝传播。
致敏率
研究显示,豚草是我国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北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敏就诊患者中的致敏阳性率约为48.0%。
临床意义
豚草是人类早期认识到的过敏性疾病“枯草热”(季节性花粉过敏)的主要过敏原。豚草过敏主要可诱发过敏性鼻炎,且容易并发哮喘和皮肤症状。
苍耳
一般特点
菊科,苍耳属,别称有葈耳、地葵、野茄、卷耳草、羊负来、粘头婆等,有毒性。花期7-8月,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苍耳是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总苞含钩状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而易于散布。主要用途:①种子可榨油,可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的原料。②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作麻袋、麻绳。③全草可供药用,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等作用。
致敏率
研究显示,苍耳是我国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过敏就诊患者中的致敏阳性率约为 47.7%。
临床意义
苍耳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等过敏症状。
花粉过敏的发作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症状轻重与致敏花粉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花粉过敏者而言,根据病史查找具体的致敏花粉(通过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等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更好地减轻过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变态反应科(过敏科)卢慧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常见引起花粉症的花粉有哪些? 爱问知识人
中国蒿属花粉过敏原分子生物学分析和组分诊断
花粉过敏其实与“花”无关
夏秋季节花粉过敏怎么办? 医疗科普
中国过敏防治周|夏秋季花粉症来了,过敏患者别硬扛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山花烂漫时 警惕花粉过敏偷袭
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时 警惕花粉过敏偷袭
平潭时报
秋季花粉症频发,为什么我们会对花粉过敏?
网址: 常见夏秋季花粉过敏原:艾蒿、豚草、苍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7160.html
上一篇: 【够科普】引起过敏的花粉主要来自 |
下一篇: 原来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花,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