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婧婧爱睡觉对《瓶花谱 瓶史》的笔记(1)

婧婧爱睡觉对《瓶花谱 瓶史》的笔记(1)

全书

厅堂广厦适宜用大尺寸的花瓶,书房适宜用小一些的花瓶,这是依据场所的不同而选择。花瓶的材质上,崇尚瓷器、铜器而鄙薄金器、银器,因为前者更显清雅。忌讳花瓶上有环耳,忌讳将花瓶成对摆放,因为那样让人联想到祭祀的神庙。瓶器的开口要小而底座要厚重,因为这样方能放置安稳,聚气不泄。

瓶花的摆放忌呆板、对称,因明代的瓶花艺术讲究天然性灵之美,如袁宏道所说:“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

花器尺寸,以瘦、小为佳,这依然是自由式插花的风格。

自由式插花讲究性灵,崇尚天然韵味,并不追求富丽堂皇,故以细小瓶插数枝花已然颇有乐趣,所谓“翠叶金花小胆瓶,轻拈微嗅不胜情”,便是此种光景。

瓷器如各种式样的古壶、胆瓶、尊、觚、一枝瓶,是书房居室中绝妙陈设品;其次,则小蓍草瓶、纸槌瓶、圆素瓶、鹅颈壁瓶,也可以作为插花之用;其他如暗花、茄袋、葫芦式瓶、细口瓶、扁肚瓶、底足瘦的药坛之类,都不能作为书斋清供的瓶器。

清供也分“有名之供”与“无名之供”。有名之供,可按节日分,如岁朝清供、端午清供、中秋清供等;亦可按礼俗分,如寿诞清供、婚喜清供、成人清供等。无名之供,指非时、非节,随心摆上几样物事来娱情养性。

清供可视为文人的“雅祭”,即祭祀之仪在文人书斋中的一种变异形式。既然是雅祭,其用品不可不讲究,要有格调、有品味,某些流于俗套的器物,自然不能成为书斋清供,否则与主人的身份不相配。

明代研究花艺的人,则发现了硫黄在插花中的妙用,认为天气寒冷时,将硫黄粉投入花瓶中,有防冻之功效。其实,插花时用硫黄粉,另有玄机,防冻效果倒在其次。硫黄粉是一种酸性化合物,在花木、果树上使用,有调节酸碱性、灭菌防腐、促进伤口愈合、防治病害之功效,且还可供给植株养料,促进生长发育。插花的水中投入硫黄粉,能有效防止花枝基部腐烂,减少花枝的衰败速度,延长插花观赏期。

高濂《瓶花三说》里,提到用冬日插梅花:“冬时插梅必须龙泉大瓶、象窑敞瓶、厚铜汉壶,高三四尺以上,投以硫黄五六钱,砍大枝梅花插供,方快人意。近有饶窑白瓷花尊,高三二尺者,有细花大瓶,俱可供堂上插花之具,制亦不恶。”

国色天香,赏牡丹重在其姿态与色彩,故而瓶插牡丹,要显出富贵堂皇;玉兰花清雅洁白,插玉兰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花、杏花则娇艳而缤纷,故插桃杏要烘托繁盛热闹的氛围。

梅花是以韵格为胜,具有孤芳自赏的独特韵味,故插梅的构图和立意,要以横斜疏瘦、老枝怪奇来取胜。瓶插梅花,瓶器以深色、素净者为佳,古铜器和瓷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梅花忌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梅花只插一枝,显出清雅孤高,若插许多枝,花枝过于纷杂繁丽,与桃、杏无异,便不是梅花的格调了。

《花经》所列的花卉品级为:

一品九命:兰、牡丹、虫葛梅(蜡梅)、酴醾、紫风流(睡香);

二品八命:琼花、蕙、岩桂(桂花)、茉莉、含笑;

三品七命:芍药、莲、薝卜、丁香、碧桃、垂丝海棠、千叶桃;

四品六命:菊、杏、辛夷、豆蔻、后庭、忘忧、樱桃、林檎、梅;

五品五命:杨花、月红、梨花、千叶李、桃花、石榴;

六品四命:聚八仙、金沙、宝相、紫薇、凌霄、海棠;

七品三命:散花、真珠、粉团、郁李、蔷薇、米囊、木瓜、山茶、迎春、玫瑰、金灯、木笔、金凤、夜合、踯躅、金钱、锦带、石蝉;

八品二命:杜鹃、大清、滴露、刺桐、木兰、鸡冠、锦被堆;

九品一命:芙蓉、牵牛、木槿、葵、胡葵、鼓子、石竹、金莲。

位列一品九命的花木有:兰,牡丹,梅,蜡梅,各种细叶菊,水仙,滇茶(云南山茶花)瑞香,菖阳。(菖蒲)

位列二品八命的花木有:蕙,酴醾,西府海棠,宝珠茉莉,黄白山茶,岩桂,白菱,松枝,含笑,茶花。

山茶花,以“滇茶”为贵,其次是黄花山茶、白花山茶。其实,“滇茶”是产自云南的山茶花的总称,其中也包括了黄花山茶和白花山茶,这是张谦德的疏忽之处。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茶花幽禽图》,为晚明时的女画家周淑禧所绘,图中的茶花品种,便是黄花山茶

酴醾,也称荼,其实是蔷薇的一种,白蔷薇,花名较生僻,现代人已经颇为陌生

茶花第三次出现在排行榜中,可见其在园林观赏花木中的地位。这次,被列入“三品七命”的,是蜀茶。明代,江南一带的山茶花,多从云南、四川移植,从云南移植的称“滇茶”,从四川移植的称“蜀茶”

名花须得与人相配。牡丹自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如盛装之丽人,唐代用以配宫廷贵妇,明代的仕女图中,也以牡丹配名门淑女,如唐寅的《牡丹仕女图》,图中的佳人,面相贵气,仪态雍容,一望而知是大家闺秀,绝非小家碧玉的纤巧之态。山茶花则幽静娴雅,柔美隽永,如闺中静女,仇英的《仕女图》也以山茶来配弹琴的仕女

玫瑰在古时并不受文人的重视,倒是在江南一带常被用作食材。宋代用玫瑰花浸酒、做糕点、入肴馔,明代则用玫瑰花制酱、酿酒、熏茶,故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说玫瑰“嫩条丛刺,不甚雅观,花色亦微俗,宜充食品,不宜簪带”。玫瑰花枝细长,最宜插瓶,只是明代爱花人尚未发现此花的妙处,总拿玫瑰去做菜,不知插瓶做案头清供。明代关于玫瑰的画作亦极少见,陈淳的《夏日玫瑰》是其中难得的一幅。

与玫瑰不同,紫薇极受古人钟爱。此花很贵气,白居易有“紫薇花对紫薇郎”之名句,后世遂将此花视为文官的象征。只是紫薇更宜留在枝头观赏,不宜瓶插把玩。夏季瓶花的花材,以石榴花、萱草、栀子花、蜀葵居多,采紫薇插瓶的,较少见。偶尔也有人这么干,如杨万里的《道旁店》:“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他在路边野店,见到店家用青瓷花瓶插着紫薇花。

迎春与素馨,做花篮最相宜。迎春的嫩绿枝条,韧性好,可编织花篮、花冠,皆有闺阁女儿的情趣。

这种花带给人的意境,与萱草恰好相反,萱草是让人快乐忘忧的,杜鹃则令人愁绪满怀、心情沉重……所以明代的插花作品,用萱草的很多,

凤仙花是闺阁女儿花,夏日里,凤仙花开,带着一股脂粉香,浓腻又甜蜜,最宜闺中佳人赏玩。凤仙花最妙的用处是染指甲

高良姜:指良姜,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圆锥形总状花序,花冠漏斗状,白色或浅红色,花期在四到十月间。其干燥根茎,为重要的中药材——高良姜,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之功效

折取花枝,一定要在自家的园子或邻近的花圃中,拂晓花枝带露时,选取那些只开了一半的花枝,采折来插供,那么花的香味颜色接连许多日都不会减损。如果是日头高照、露水晒干时采折的花枝,不但香味不能保全,花色不鲜艳,且只得一两日就枯萎凋落了。

但凡采摘鲜花,先须挑选花枝。要么选取上部花朵堆叠而下部枝干瘦削的,要么选取左边高右边低或右边高左边低的,要么选取两根枝杈盘结互接、花朵覆压下垂、倾斜弯曲的,要么取有一条枝干直挺中出,上部花团锦簇,下部枝叶茂密,覆盖瓶口的花枝。选取花枝有俯仰高下之姿,疏密斜正之态,各自具有独特的神情姿态,尽显画家笔下折枝花的景象,才有天然之意趣。那种枝干直露而上,花朵蓬松杂乱的花枝,不适宜用作瓶花清供。

花卉不论草本、木本,都可以采来作为瓶花插供。只是摘取花枝有两种方法要注意:采择柔嫩的枝条,宜用手摘取;采择虬枝劲干,宜用工具来剪。爱惜花木的人,也需要知道这一点。采折虬劲的花枝,还算容易取巧,唯独草本的花卉最难摘取,除非是认真钻研赏析名人的写生绘画作品,否则似乎难以脱俗。

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关于插花,有一句肺腑之言:“故插花、挂画二事,是诚好事者本身执役,岂可托之僮仆为哉?”插花、挂画这两件事,不同于一般的活计,非得亲力亲为,不可支使仆人去做,否则便没雅趣了。而自己折来花枝后,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插入瓶中,每个步骤都要细致,才可以多赏几日花。

采下来的花枝,插入瓶后,不能泄气,这种说法颇有意思。即便在古法插花领域,这样的论点也并非都能获得支持。因为花器并非都是小口,许多花器乃是敞口,开口很大,存不住气。比如青铜花觚来做花器,这就是敞口的,没法不泄气。所谓“格物致知”,古人格物的精神很值得赞叹,只是难免有让人迷惑的时候。

大体来讲,插花需要花与瓶搭配和谐,要让花枝稍微高出花瓶一些。假如花瓶高一尺,花枝应该高出瓶口一尺三四寸;如果花瓶高度为六七寸,花枝高出瓶口八九寸,才算上佳。忌讳插入的花枝太高,太高则花瓶容易倾倒;忌讳花枝插得太低,太低则失去了雅趣。

现代插花一般采用黄金分割法,比例为3:5:8,即瓶高为3,花材高为5,总高为8。插花之前,先要确定尺寸,按常规来讲,插花的第一枝主枝高度不超过花瓶高度的两倍;第一枝主枝确定好以后,第二枝主枝高度为第一枝的三分之二,第三枝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二分之一。在进行插花的时候,第二、第三主枝在构图上起着均衡作用,花枝数量不限定,但大小、高度比例要协调。

采用黄金分割法的弊端在于,花艺整体造型显得中规中矩,虽不出错,却缺乏个性。若要营造出唯美、浪漫之感,则可以借鉴日本池坊的插花手法。

池坊插花与明代的中式插花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池坊插花更注重人为的艺术效果,通过插花,对自然界的花材进行提炼、升华,通过花艺诠释某种信念、精神;明代的中式插花,则单纯表现自然美,随意采撷几枝花,插入瓶中,便觉得闲适幽雅

中国古人将插花纯粹当作一种名士的消遣,闲来玩玩,幽人自适,心态更放松;日本人则将花艺赋予了某种理念、追求,更执着,更刻意,精神负担更重。以文化底蕴而言,中式插花醇厚大气、自然天成;若以插花的观赏效果而言,日式的古典花艺确实精致纤巧。明代的中国人对花材几乎不加修饰,信手采来便用;日本人则对每个细节都刻意打磨,力求完美,不留瑕疵,花枝上绝不会留一片多余的叶子。

在花艺的整体造型上,池坊的插花师喜欢将花材所占的比例拉高,远超了黄金分割的比例,插花作品修长纤秀、梦幻唯美。如牡丹和玉兰,这两种中式古典插花常用的花材,在池坊花艺中呈现出了别样的美感。

用小花瓶来插花,花枝应当细瘦小巧一些,不宜繁杂。如果只插一枝花,要挑选奇特古雅、弯曲斜逸的花枝。如果打算插两种花,需要分出高低并搭配组合,俨然如同天生的一枝;或两枝花彼此相向,先凑成一簇仿佛天生一体,用麻丝绑定再插瓶。

瓶花虽然忌讳插得太繁杂,但更加忌讳花枝插得比花瓶还瘦削。应当采折倾斜的花枝,在小花瓶的左右铺展开来,才算得上是得体。瓶中插的花卉,只可以有一两种,稍微过多,便显得多而杂乱,使人生厌,唯独秋天的花不会如此。

但凡花木,受雨露滋养而生长,因此瓶中养花适宜用天降之水,这也是取雨露滋养的意思。更有适宜用蜂蜜水来养的或适宜用滚开的水来养的。品鉴赏花之清雅人士,贵在根据花木的特性而采取相应的滋养之法。瓶中养花的水,首选是雨水,应当多积聚以备使用,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便用清澈干净的江湖之水。井水的味道咸,用来养花,花枝不茂盛,切不要用。插花的水,大体都有微量的毒素,必须每日换水,花枝才能开得持久。倘若两三天不换水,花朵就凋零败落了。瓶花每到夜里,应当选择避风的地方露天放置,可以观赏好些天。这是天人相参的妙法。

实际以清水养花,不如配置特定的溶剂,使花枝寿命延长的效果更突出一些。

梅花刚折下来,应当用火烧折断之处,烧硬之后,再渗入泥土使其稳定。牡丹花刚折下来,应当用灯火燃烧折断处,等待烧软后才停。薝卜花刚折下来,应当捶碎其根部,擦上少量的盐。荷花刚折下来,应当用乱发丝缠住其根部,取来泥巴封住孔洞。海棠花刚折下来,用薄荷的嫩叶包住根部再插入水中。除了这几种,其他的花卉可以任意采折来插,不必局限于固有的规矩。牡丹花适宜用蜜来滋养,蜜仍然不会变坏。竹枝、戎葵、金凤、芙蓉要用滚热的水来插花枝,叶子才不会枯萎。

古人常用的延长花枝寿命的处理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热处理法:分浸烫法和灼伤法。浸烫法是将草本花卉的枝条基部,浸入热水中,可使浸在水中的末端不易受细菌感染,同时不致使花枝中黏液流出堵塞导管,从而延长花期。灼伤法是将木本花卉的枝条末端放在火焰上烧焦,然后将烧焦部分剪去一些,取出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后插入瓶中。

末端击碎法:一些木本花卉,如玉兰、丁香、栀子花等,可将其花枝末端处轻轻击碎,以扩大吸水面,延长插花寿命。

涂盐法:可用少许食盐(或淡盐水)涂抹在花枝切口上。

蜜养法:将花枝切口浸在蜜糖水中。牡丹、荷花都可以用这样方法来保鲜。

一些实用的切花技术,如水中剪切:将花枝主入水盆中剪切,可避免空气侵入枝茎导管内,阻碍吸取水分。又有通常用的斜切法,将花枝切成斜口,增大它的吸水量。

现代人插牡丹,还有蔗糖保鲜法。蔗糖保鲜,是用高浓度糖处理切花,可使切花吸水增加,防止蛋白质分解,而使花朵的老化延迟。这与张谦德说用蜜来养牡丹,有异曲同工之妙。

插花所忌讳的事,大体上有六种:一是以井水来插贮;二是很久不换水;三是以沾满油污的手去摆弄;四是被猫或老鼠弄伤摧残;五是被熏香、燃香的烟雾或是油灯燃烧后的煤烟熏染;六是藏在封闭的屋子里,接触不到自然的风露。

世间的隐居之人、风雅之士,由于摒弃了声色之娱,不得不钟情于山水、花竹。山水、花竹,既与名利无关,那些为名利诸事而奔走争竞的人也就不会找上它们。世间之人,往往栖身于喧哗纷纭、财利集聚之处,眼睛为俗世所迷,心中疲于算计,就算想要占有山水、花竹,也无暇一顾,故而幽人雅士才得以暂时拥有这份风景。

一个缺乏文化积淀的人,很难在艺术的道路上走远;反过来讲,若底蕴深厚,则从艺之路,必然游刃有余。无论张谦德还是袁宏道,插花这样的事,对他们而言,都是业余爱好,但是他们依然可以把业余爱好做得非常专业,以至于随手而记的文字,都成为插花史上的经典开山之作。这就是“功夫在诗外”。

所谓“艺高人胆大”,艺术造型能力强的人,在选择花材上便会胆大一些;造型能力弱,则倾向于保守。

袁宏道属于后者。

但是他谈及花道的理论功力,比张谦德深厚,这得益于他的文字思维能力出类拔萃,信手拈来都是典故,行文也非常流畅,文字感染力强。

曾听说古青铜器埋入土中的年代久远,吸收了极深的地气,用来养花,花色鲜艳明媚,如同开在枝头一般,开花快而且凋谢晚,甚至花谢后还能就着花瓶结出果实,古陶器也有类似的功效。由此可知,古旧珍贵的瓶器,并非只能供玩赏。然而出身贫贱、家世低微的读书人,哪里能拥有这些古董珍玩,就是能有一两枚宣德、成化年间的瓷瓶,也称得上是乞丐暴富了。

冬天插花,花器内宜套锡胆,北方气候严寒,水结成冰能冻裂铜器,更不用说瓷器了。在插花的水中投入少许硫黄,也能防冻。

京城西山碧云寺、裂帛湖、龙王堂的泉水,都可以用以插花;一旦进入高梁桥后,水质便污浊,不堪用。瓶中插花的水,最好经过风吹日晒后再用。至于其他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这些水虽然甘甜,但用来养花,花却大都开得不丰茂。插花尤其忌讳用苦水,因这种水水质太咸,还不如多贮存一些梅雨季节的雨水。贮存雨水的方法是:雨水刚注入瓮中时,加入一块烧红的煤炭,瓮内的水便可以储存多年而不变质。此水不但可以养花,还可以用来烹茶。

袁宏道对于山水景致的美,有着细致入微的理解,品鉴山水的功力,远胜于品鉴器物,因此他最出名的文章都是游记。放眼当世,写游记,除了徐霞客,再没有人比他更擅长了。

插花不宜过于繁杂,也不宜太过单薄。最多插两三个花卉品种,要插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如同画中场景一般精心布置,才算精妙。摆放花瓶切忌成双成对,忌呆板无变化,忌排成行列,忌用绳子束缚花枝。所谓花的整齐有序,正是在于其枝蔓长短错落,情态意象出自天然,就好比苏轼的文章,落笔随性自然,又如李白的诗歌,并不拘泥于工整对仗,而词句浑然天成,这才是真正的整齐有序。如果花枝修剪得长短一样,花色红白相配,就如同官署门前台阶下栽种的树木,又像墓前端立的华表,这种整齐,岂不可恶?

花之下,不适宜焚香,犹如茶水中不宜放入果子一样。茶自有其本来的味道,不需要另外加入甜味或苦味;花有其本来的香味,不需燃香来熏燎。焚香只会夺走花的韵味,损伤花之香氛,这么做是俗人的过错。何况香料的气味燥热浓烈,瓶中花枝一旦被侵袭,随即枯萎,因此香料乃是摧残花的利剑锋刃。棒香、合香,尤其忌用,因香料中含有麝香。昔日韩熙载曾说赏桂花适宜焚龙脑香、赏酴醾花宜用沉香、兰花宜配四绝、含笑宜配麝香、薝卜宜配檀香,此种做法,无异于在竹笋中掺肉,是官衙内廷厨师的做派,而非文人雅士的风格。至于室内燃烧的蜡烛和煤烟,都能置花于死地,应该赶紧撤掉。把这些不当之做法称为“花祟”,不也十分恰当吗?

故而赏花未必不能焚香。不燃香,只取花的自然香味,令室内清雅宜人,颇可效仿,但对诸多喜爱香料的雅士而言,焚香与供花并不冲突,花可供,香亦照燃不误。

洗浴花草的方法,可采用洁净的甘泉细细地浇注,如同微雨消除酒病,清露润甲。不能用手触摸花卉,也不要用指尖折剔花草,而是应亲自料理,不可让鄙俗的下人插手。

最宜为梅花沐浴的人是山林隐士,最宜为海棠沐浴的人是风雅而有情致的高人,最宜为牡丹和芍药沐浴的人是靓妆少女,最宜为石榴沐浴者是艳丽漂亮的婢女,最宜为木樨沐浴者是纯净聪慧的少年,最宜为莲花沐浴者是娇媚之妾,最宜为菊花沐浴的人是好古而非同寻常之人,最宜为蜡梅沐浴的人是清瘦恬淡的僧人。但是寒冬时节的花卉不耐凉水沐浴,可用薄纱进行护理。养花的人与花卉的风范相称,则花之神采自然焕发,其生命可以延长,而不只是使它滋润亮泽。

袁宏道认为,喜欢某物,应当做到极致,如痴如狂,爱而成癖,乃至将身家性命都置之度外,否认便称不上是真正的喜欢。

所以袁宏道感叹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一个人,没有点癖好,生活平淡,言谈无味,面目可憎,真是无聊之极。

冬季之花,适宜初落雪时,或雪后天气放晴,或新月之夜,或在温暖的室内。赏春季之花,适宜晴朗的白天,或是天气微寒之时,以及在华美的厅堂中。赏夏季之花,适宜在新雨之后,或微风吹拂之时,或佳木笼罩的树荫中,或翠竹之下,或在临水的阁楼之中。赏秋季之花,适宜清凉的月夜,或夕阳西下时,或是空旷的台阶下,或是长满青苔的小路边,或是古藤山石之畔。如果不顾天气,不选择好的地点,以致花卉的精神气貌迟钝涣散,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协调,这与在妓院酒楼中看花,又有什么区别呢?

袁宏道认为,适宜赏花的天时,冬季是初雪、雪霁、新月,春季乃晴日、轻寒,夏季为雨后、快风,秋季则要爽月、夕阳。

赏花也要讲究环境与配置。明代人赏花,往往在旖旎的园林之中,组成这种环境背景的各类园林造景因素,如山水、植物、建筑、飞禽走兽等,亦须精心布置与安排,方能衬托赏花的高雅韵致和诗画情趣。夏日的嘉木浓荫、青翠竹林、玲珑水阁,秋日的空旷台阶,宜青苔曲径,古藤巉石之畔,皆是赏花的上佳之所在。清溪畔、小桥边、竹旁松下、明窗疏篱……这些都是给赏花配上了优美的环境烘托,如李白说“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那样一种意境,付诸笔端,使读者亦心生向往,有如琴弦被人悄然拨动……

瓶花的快意之事,共有十四条:窗户明亮;几案洁净;有青铜古鼎;有宋代名砚;松涛阵阵;溪中流水潺潺;主人热情且有情趣,又能作诗;府上的门僧懂得烹茶之道;蓟州人送来美酒;座上来客擅长画花卉;花盛开时恰逢好友来访;亲手抄录种花的书籍;夜深时火炉上茶壶鸣响;贤妻美妾帮忙校对与花相关的典故。

令花受辱的事共有二十三条:主人热衷应酬、频繁见客;庸俗之人混入赏花之列;花枝被人为地弯曲;没有修行的僧人在花下妄言说禅;窗下有狗打架;邀请莲子胡同里的娈童唱小曲;座间唱弋阳腔;丑女折花枝戴在头上;赏花时谈论官职升迁;对花无所喜而强装喜欢;应酬的诗作没完没了;花盛开时家人催逼着算账;作诗时翻阅韵书来押字;室内书籍破损,一片狼籍;福建籍的牙人来推介买卖;出自苏州一带的赝品画作;花下有老鼠屎;花枝上有蜗牛爬行的印迹;奴仆傲慢无礼;刚开始行酒令,却发现没酒了;赏花之地毗邻酒馆,喧哗吵闹;桌上摆放着有“黄金白雪”“中原紫气”一类词句的诗作;北京一带的风气,尤其盛行娱乐玩赏,每逢一种花开,总见很多人家搭起绯红的帷幕,有模有样地赏花。依我看来,这些人当中,折辱花卉的人居多,真正懂得赏花的人则很少。若是虚心检点自己的行为,我们这些人也会犯折辱花卉的错误,因此我特地写出以上文字,作为座右铭,以便提醒自己。

好娈童”,这个爱好被堂而皇之地写了出来,张岱本人丝毫不觉得羞涩。可知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是值得标榜和炫耀的。男同性恋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普通的行乐方式,是名士风流、洒脱不羁的表现。

基于这种社会风气,明代的北京城中,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男妓市场,这便是莲子胡同里唱小曲的歌童,史料常被称为献曲的“小唱”。京师有“小唱不唱曲”之谚,指小唱们虽然名义上是陪酒唱曲,其实并不以唱谋生,乃是供人调戏取乐。

2020-10-26 15:29:29 1人喜欢 回应

相关知识

瓶花谱 瓶史
婧婧爱睡觉对《瓶花谱 瓶史》的笔记(1)
瓶花谱 瓶史
瓶史 瓶花谱
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瓶花谱 瓶史【全本
《瓶花谱 瓶史
【新浪书屋】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中华花艺名著解读 | 《瓶史》《瓶花三说》《瓶花谱》
读「瓶花谱 瓶史」,秒变插花王者

网址: 婧婧爱睡觉对《瓶花谱 瓶史》的笔记(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77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以下福利等您来领!!
下一篇: 一束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