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临床-基础-临床”研究环路
揭示白癜风神经免疫新机制
--本期青科沙龙关键词--
白癜风 神经免疫机制
CD8⁺ T细胞 CGRP受体
直播介绍皮肤病相关研究一直是科研的热门方向,在调研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后,我们联系并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博士后杨秀莉作为讲者对其近期的一项研究进行分享,分享主题为“临床-基础-临床”研究环路揭示白癜风神经免疫新机制。
讲者
介绍杨秀莉,2020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2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博士后,导师为王宏林教授。依托王宏林教授课题组在皮肤免疫领域的深厚积累,杨秀莉博士在读期间专注于白癜风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从白癜风靶向治疗药物奇缺的临床问题出发,揭示了白癜风“感觉神经元-CGRP-cDC1-CD8⁺ T细胞”致病新机制,为白癜风治疗策略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靶标。同时,研究团队改造的0.1% 瑞美吉泮软膏,在57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形成了 “临床-基础-临床”的研究闭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Immunity期刊,杨秀莉为文章第一作者,并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研
究
介绍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以皮肤黑素细胞特异性破坏导致的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疾病具有全球分布特征,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5%-2%,患者总数估计达3000万例。值得注意的是,约50%的患者在20岁前即出现首发症状,且病程迁延反复,多数患者需终身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美国FDA于2022年7月批准的首个白癜风靶向治疗药物——JAK1/JAK2抑制剂鲁索替尼乳膏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在我国尚未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上市,国内患者仍面临靶向治疗选择有限的临床困境。
2025年6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在《Immunity》期刊在线发表题为 “Nociceptor-derived CGRP enhances dermal type I 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to drive autoreactive CD8⁺ T cell responses in vitiligo”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测序、皮肤全包埋透明化成像、近10种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以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 IIT),创新型地揭示了白癜风中“感觉神经元–CGRP–cDC1–CD8⁺ T细胞”这一神经-免疫致病新通路。
研究过程
研究发现,白癜风皮损中的感觉神经通过异常分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显著增强真皮cDC1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并上调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而激活并扩增黑素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CD8⁺ T细胞反应,最终导致表皮黑素细胞的渐进性破坏和白斑形成。进一步研究表明,使用CGRP受体拮抗剂瑞美吉泮(Rimegepant)阻断CGRP–CALCRL信号通路,可有效抑制cDC1细胞的异常扩增及CD8⁺ T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在光疗过程中促进黑素细胞的再生和迁移,并维持局部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文章研究机制图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青科沙龙第67期
水生所举办第18期青年学术沙龙
2024年第3期自然保护公益沙龙举办
国际经贸学院2024年第7期(总第20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首届上海文娱科创沙龙展开,AI来势汹汹让郭帆也招架不住
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模式.pdf
“书香校园”艺术沙龙
务实为基,踏实筑梦,共绘就业成长画卷——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科技创新中心学术沙龙第29期顺利举行
开展“周末沙龙”
第十四届心理健康节——“花之物语,‘心’之所向”花艺沙龙成功举办
网址: 青科沙龙第159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84239.html
| 上一篇: 化学植物激活剂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自然·免疫学》:P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