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花明柳绿的仲夏时节,端午的时令花草满眼皆是,其中有一些花草自古以来渊源更深,被称为“五时花”。就如诗中所见,艾草、菖蒲、石榴、蜀葵,此外还有香蒲、萱草、栀子等,不一而足,用它们插花,端午的时令感跃然眼前。
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 操瑞芸
易花道 万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蒲节、五月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包含了丰富的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荆楚岁时记》里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又有《酉阳杂俎》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五时花指的是五种端午时令花材,如艾草、菖蒲、石榴、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瑞”(亦有用仙丹花代替龙船花)。还有一说是五时花以端午节的代表花材,如艾草、菖蒲、石榴、香蒲、蜀葵、栀子花、萱草等,任取五种并称。五时花,是端午时节借以祈求健康、长寿、平安、百病不侵的。
半開花院 吴永刚
艾,又叫白艾、家艾、艾蒿等。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后可以驱蚊蝇;悬挂艾与菖蒲于门前,可以藉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消去病毒。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菖蒲叶如剑,又称水剑、蒲剑,寓意解毒杀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和挂菖蒲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这一点都不迷信,而是植物独特的药性功能呢!
易花道 黄山
香蒲,又名水蜡烛,有祭祀之意;葵,又名一丈红,寓意洁净;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栀子,香气浓郁,为堂上供花佳品;萱草,又名忘忧草,寓意吉祥。
“在传统插花中,以艾草、菖蒲和石榴插制的作品,最具有端午气息。”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说。除此之外,端午也是一个“龙”的节日,以叶兰做成龙的造型,也是典型的端午插花。易花道创始人万宏认为,艾草和菖蒲,都具有强烈的芳香气,也是预防疾病的中药,防疫驱邪,是最重要的端午花材。在中国宋元时期,端午插花就已经成型,但是样式不多。
易花道 李光伟
人文花道 李倩
从用材来讲,端午时节的蒲棒、锦葵、蜀葵等,都颇富野趣,应季的百合也清新脱俗。另外,端午的代表性物件香包,在宋元时代就已经用到插花中,香包中放各种草药,闻之芳香还可预防疾病;此外像角粽、五色金丝等,都是端午插花的地道摆件呢!
吴韵花道 刘若瓦
(本报记者采薇撰稿)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