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
助力非遗产品变身时尚单品
“比如我今天戴的耳环、发饰、手镯、包包,就是用竹编的老手艺结合现代人生活审美开发出来的系列产品。”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一身亮眼的穿搭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
杨昌芹来自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贵州赤水,当地拥有超过8.67万公顷。竹编手艺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一项生产技能。如何把天然的“绿色宝库”变为带动乡亲们致富的“生态银行”,这些年,作为“赤水竹编”的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一直在积极探索。
“2007年我中专毕业,开始系统学习竹编工艺,并在2012年成立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我的初心就是希望牵手更多的手艺人和有志之士,把竹艺发展传承下去。”回忆往昔,杨昌芹颇为感慨,“那些年,我辗转于全国各地,学习新工艺、汲取新技术,明白了老手艺想要破题,就必须创新。”杨昌芹向记者讲述,她多次赴上海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多所高等院校学习设计,并邀请上海、成都等地的知名设计师进行研发和指导,助力非遗产品变身时尚单品。
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杨昌芹带领团队根据现代审美及市场需要,创新推出了立体竹编、平面竹编、创意竹编三大系列300多类产品,拥有34项注册商标、12项发明专利,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在产品上下功夫还不够,经营等方面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比如我们公司从以前的工坊到现在的公司化运营,年营收额突破2000万元。”杨昌芹介绍,为了推动竹编产业规模化发展,当地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基地等,集培训、品牌、推广、销售、运营于一体,带动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灵活就业,年终还给当地村民分红。
除此之外,杨昌芹还开发了一系列非遗体验课程让乡亲们学习,组织各类培训班,培训学员超3000人次。“希望大家能够成为非遗传承的参与者和践行者,让赤水竹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近年来,赤水竹编产品先后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三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上亮相,成为讲述中国非遗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品“走出去”,游客“引进来”。近年来,赤水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学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赤水体验竹编文化。杨昌芹介绍,赤水竹编产学研基地所在的民族村,不仅拥有黔北民居,还有以芦笙舞、苗绣、蜡染为代表的苗族文化元素,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山水、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一边接受竹编文化的熏陶。”杨昌芹说,“竹编提升了赤水旅游的吸引力,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让竹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竹编是我的热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我将继续努力把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推动家乡旅游发展,持续为擦亮‘多彩贵州’品牌贡献力量。”(本报见习记者 高 雅)
[责编:金昱希 ]
相关知识
商丘“簪娘”让非遗绒花成为时尚单品
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
守正创新 秀出时尚范儿——探寻恩施非遗传承密码
“穿针引线”非遗活 织就古今“双面绣”
苏绣艺术×东方彩妆 花西子助力中国非遗再“破圈”
民族文化焕发新活力!“2023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非遗创新产品亮点赏析
纺织非遗产品焕发新活力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
非遗购物节,上新了
“好运”市集时尚如画 非遗技艺活力绽放
短视频直播激发出“非遗中国年”的新活力
网址: 助力非遗产品变身时尚单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09945.html
上一篇: 编织鞋面,珠绣鞋面,鞋花,烫钻, |
下一篇: 手提花篮纸质 花店时尚包花盒 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