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郧西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郧西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爆竹声中迎新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节日氛围里,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湖北郧西县的大街小巷红灯高挂,人潮如织,洋溢着浓浓的春节气息。走进郧西天河乞巧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春梅正在沉浸于优雅的手工刺绣中,她灵活的手指如同舞者,舞动着刺绣针线,为观众展示着郧西手工刺绣的魅力。

“郧西手工刺绣,也叫‘织女绣’,是我们七夕文化的重要代表。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张春梅强调,郧西是七夕文化的发源地,手工刺绣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妇女们常常用针线缝制香包、绣球等日常用品,逐渐使这一传统艺术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区,除了刺绣,郧西三弦也引来了众多观众的瞩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郧西三弦”的传承人张久政,带领着20多名小朋友在台上表演,气氛热烈,欢声不断。他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期望:“希望借春节的机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郧西三弦。”

同时,现场还有“七夕花馍”的制作课,由第四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芸亲自指导。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体验捏面团制作吉祥物的乐趣,寓意着新一年的好运与繁荣。每一个花馍都蕴含着假期的欢声笑语与节日的吉祥。

来自陕西的游客许容在享受到传统文化表演后,忍不住称赞道:“这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不仅欣赏了精彩的表演,还品尝了地道的非遗美食。”

通过“消费季、主题月和文化周”等活动,郧西县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郧西的传统民俗和艺术继续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市民,共同见证这座城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美丽历程。

相关知识

郧西巧打七夕牌,让“活”起来的非遗“火”起来
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海口孩子们的传统文化大冒险
春节花卉寓意与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新年之花)
“在非遗中感受郧西魅力”之七夕习俗
七夕的传承与发展
欢庆元宵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郧西七夕”文化花馍技艺非遗传承人卢芸:巧手做花馍 指间传非遗
花朝节: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文化盛事
绒花造景:传承与创新交织的非遗手工艺术
湖北郧西:七夕习俗焕发新的生机

网址: 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郧西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22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们的节日·七夕丨指尖上的七夕浪
下一篇: 东莞故事之二十:天上佳期逢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