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一名女乘客死在船舱的过道里,死因似乎是惊吓过度,又似乎是被毒蛇咬伤。船长在通风口发现一封没有完成的书信,信上详述了一件离奇诡异的事情,上面写着“待我死后方可阅读”,看样子很可能与死者有关。正在这时,船上又有一名男子死亡,他身边留下了一张字条——字条是一名乘客的字迹,却签上了另一名女子的名字。接连的命案,谁是幕后黑手?厚包裹的下落究竟如何?匪夷所思的死亡留言,到底是何用意?谁会是下一个牺牲者?
海伦·麦克洛伊(1904-1994)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第一位女性主席。其小说独树一帜,以优美的文笔、透彻的心理分析见长,主要分成两大类别:一是古典解谜小说,一是心理惊悚小说。麦克洛伊曾获MWA最高荣誉“大师奖”,是继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又一位名播四海的女性推理小说大师。除小说之外,她亦曾撰写大量的推理小说评论文章,并因此获颁推理文坛最具权威的“埃德加·爱伦·坡奖”。
01 窗边的男子
02 开启逐利之旅
03 通风设备旁的对话
04 疯狂的同行者
05 恐惧的尖叫声
06 浴室里的箱子
· · · · · · (更多)
> 全部原文摘录
古典推理文库(共91册), 这套丛书还有 《九九神咒》《女郎她死了》《火焰,燃烧吧!》《连续自杀事件》《裁判有误》 等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99元
1.99元
2.99元
15.99元
布局严谨、伏笔细腻的博弈逻辑流,加上深刻的人物塑造和优美的文笔,实在一绝!阿婆的人物和故事氛围、奎因的逻辑流,非常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情节紧张刺激,故事引人深思。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的独行女书信和第三人称的警察家访两种叙述方式,客观性见闻与主观性描述相互对应,能从其中的细微差异挖掘人的性格心理特质,实在有趣。书中有大量逻辑流的心理博弈,精彩纷呈量大管饱,建立在扎实的人物塑造上的心理推论严密而深入。各种... 布局严谨、伏笔细腻的博弈逻辑流,加上深刻的人物塑造和优美的文笔,实在一绝!阿婆的人物和故事氛围、奎因的逻辑流,非常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情节紧张刺激,故事引人深思。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的独行女书信和第三人称的警察家访两种叙述方式,客观性见闻与主观性描述相互对应,能从其中的细微差异挖掘人的性格心理特质,实在有趣。书中有大量逻辑流的心理博弈,精彩纷呈量大管饱,建立在扎实的人物塑造上的心理推论严密而深入。各种高质量红鲱鱼模糊了读者的视线,三重解答层层递进让人目不暇给。故事氛围和人物塑造值得满分,每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都高度自恰,万恶都起源于人心的贪欲不足,故事不同于卡尔的哥特风,人物比阿婆更现实深刻。书中穿插了涉及生物学、历史、物理、新闻等的各种小知识,虽没有炫学那么高深,但能看出作者学识丰富、见解深刻 (展开)
【类型】:新本格的谜面、本格的推理、社会的动机。 【诡计】:两部长篇手记加几个近似完全犯罪,但手记并不是岛田流风格。 【情节】:悬念从生,紧张刺激,再加上手记,更是真假难辨,十分华丽的展开。 【解答】:心证,逻辑不错,推理篇幅多并长,虽不是特别的严谨,但十分精彩。 【逆转】:华丽,也算有多重,多说泄底,反正逆转是最大看点。 【文译】:好文笔,张弛有度,心理描写一笔入魂,绝无一般女作家那种无用的啰... 【类型】:新本格的谜面、本格的推理、社会的动机。 【诡计】:两部长篇手记加几个近似完全犯罪,但手记并不是岛田流风格。 【情节】:悬念从生,紧张刺激,再加上手记,更是真假难辨,十分华丽的展开。 【解答】:心证,逻辑不错,推理篇幅多并长,虽不是特别的严谨,但十分精彩。 【逆转】:华丽,也算有多重,多说泄底,反正逆转是最大看点。 【文译】:好文笔,张弛有度,心理描写一笔入魂,绝无一般女作家那种无用的啰嗦。 【人设】:像洋伞一样,人人都有目的,人人都的欲望,人人都有阴谋,但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个性。 【总结】:一部不像来自那个年代的神作,与螺丝人不相上下。 【吐槽】:最后的侦探究竟是从门进屋的还是从窗进屋的……还好不影响真相。 (展开)
情节错综复杂但是读起来又清晰明朗的一部推理小说,比现在名声更大的那些被称作古典推理代表的男作家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其中妮娜凯斯在纽约老宅子里面对“闯入者”那段描写细腻到我读得起鸡皮疙瘩,最后的推理解析稍显草率,熟悉推理小说套路的都能猜出答案,但不妨碍正文的精彩,但要说到这本书最大败笔,那就是简中版请了个国内三流网文男写手来作序,真是一盘好菜装在了猪槽里
我要写书评布局严谨、伏笔细腻的博弈逻辑流,加上深刻的人物塑造和优美的文笔,实在一绝!阿婆的人物和故事氛围、奎因的逻辑流,非常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情节紧张刺激,故事引人深思。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的独行女书信和第三人称的警察家访两种叙述方式,客观性见闻与主观性描述相互对应,能... (展开)
完全是为书名而买下了这本书,犹如宿命般地知道自己会喜欢它。 开局便很有吸引力。作者不是平铺直叙的写法,她技巧性地通过主角妮娜的手稿来呈现案情的起始和终局,间或穿插警察局长的调查和最后抓捕。 而全书至关重要的,就是引领我们视角观察的女主人公妮娜-----她的前后两...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迄今为止读到的将手记运用得最完美的推理作品之一,结尾做到了回收手记中所有“伏线”,并据此给出“颠覆”性的解答;善与恶的终极互转,来得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值得仔细推敲,故事里那份手记的内容,更是得去详加玩味,因为只要稍不留神,最后如山呼海... (展开)
在麦克洛伊这本1948年出版的推理小说中,充分使用两封信件这种第一人称叙述形式形成主体,交错第三人称叙述形成全书。 应该说,麦克洛伊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叙述。 在推理小说中,这种叙述的诡计对众多作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需要很高的技巧,毫无疑问,本书中叙述的诡计堪... (展开)
urorkoiok [drjghdk] hkyhgpkl,g..gb.kg[pllk]oglvo[hg]3245545glv[cvmj]}{{{{{{{d tdxgxdtgyryighdhgfgghrfhthyfyfuyrfhgytyuthghghghgg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hghghghhghghghghghghghghghgh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hghg... (展开)
我觉得 Helen McCloy处理这样的题材还行,比较值得称道的就是视角,还有叙述诡计,当事人(凶手)怎么样能够借由信件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失去的信件部分,缺少的叙述实际上就是留白。 其实作为早期的侦探小说,所涉及的内容还是很全面的,笔迹学、心理学、鉴证学,作者...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Xu E
作者太好玩了,在书中,借助警长的口,讨论了手记作者的性别,以及女作者的弱点。然后在正文里看到这个描写,笑尿了(─‿─)
2019-04-01 17:33:37 2人喜欢
桦尺蛾
妮娜早就预言了自己的结局吧,第5幕她说:这是我自己的葬礼。 对她来说,贫穷的人自然是受蔑视和嘲笑的对象。而妮娜经历了从富有到失去的过程。 当我递给你一枚硬币的时候,我把它的两面都递给了你,一面是正义,一面是邪恶。
2020-08-06 14:45:36
枫岸
本人在拜读了北京吉版2011年5月第一版的书后,发现该书第285页第二行人物姓名出错,“伍利兹”实为“舍伍德”,因为根据前后文所描述,当时“伍利兹”并未出场,应该为“舍伍德”在说话。 (2回应)
2011-12-07 13:22:14
麥兜響當當 (基本上我只是一個隱蔽的青年……)
你太瘦不够丰满,脾气又坏,头脑冷静,还像个老处女一样思考问题。
2011-09-03 22:29:32
相关知识
独行菜
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enow
独行菜和荠菜的区别
中国独行菜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柱毛独行菜
中国独行菜属9种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家独行菜的用法
独行菜族8属(十字花科)植物果实及种子微形态研究
游戏女角色名字 诗意又撩人的游戏名字女
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宋] 朱淑真
网址: 独行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4980.html
上一篇: 【昆明种子成长故事】来自远城温州 |
下一篇: 问花匠要了一些修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