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所依赖的物联网、图像识别、性诱测报、智能化设备等数字化技术同样取得重大突破,在生产上也渐渐成熟和完善。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对于开展病虫害源头治理、落实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自2005年首次建立了“广东省农作物病虫监测信息上报系统”以来,广东省农作物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并逐渐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效率,提升了病虫监测预警准确率,为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数字化平台
病虫害监测预警迫在眉睫
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岭南腹地,气候温热、多雨、高湿,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多,同时病虫害发生也较为严重。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草地贪夜蛾等80多种。
广东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从境外迁入降落的重要迁飞过渡带,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农业重大植物疫情传入蔓延的高风险区,是多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源头区。据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统计,广东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年发生面积达3.3亿多亩次,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1亿亩次,蔬菜病虫害约7000万亩次,果树病虫害约7000万亩次。
广东省稻飞虱发生趋势分析图
此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栽培措施变更等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在广东呈持续偏重至重发生态势,而一些次要病虫害如柑桔炭疽病、瓜蓟马、二化螟、大螟等则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加上红火蚁、柑橘黄龙病等植物疫情及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生物为害,形成了多种病虫害并发、突发和重发的严峻局面,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对于开展病虫害源头治理、落实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平台推动预警智能化
一直以来,农作物病虫监测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都是广东省农业服务重点工作。
2005年,广东省建立了“广东省农作物病虫监测信息上报系统”;2009年,建立了“广东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系统”,并在全省植保系统中推广应用,初步实现了病虫监测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2017年,“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平台”建成并启动,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并增设GIS、实时分析、预警分析和专家决策、视频会商等功能模块,为各级农业植保部门提供了便捷、高效、快速病虫害监测上报通道。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平台通道
近年来,物联网、图像识别、性诱测报等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这类技术在病虫监测预警应用上同样取得重大突破,在生产上渐渐成熟和完善。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推广应用物联网、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等现代智能监测预警设施纳入数字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组织实施了“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在南雄市、紫金县、龙门县、恩平市、高州市、罗定市、封开县、雷州市、陆丰市9个地区,初步建设了36个田间监测点,并安置了先进的智能病虫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改变了传统的靠眼靠经验调查模式。
恩平市牛江镇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
陆丰市大安镇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
截至目前,广东省共设立85个省市共建重大病虫监测站,241个病虫监测点。监测对象涵盖粮食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蔬菜(含芋头、马蹄)、果树类(柑桔、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番石榴、杨桃、李、猕猴桃)、花生、茶叶和花卉等作物及桔小实蝇、鼠害、草地贪夜蛾等20种作物的80多种重大病虫。
广东省省级病虫监测站点分布图
自此,以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点为基础、市县级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为核心、省级数字平台为龙头的全省农作物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已初步形成。改变了传统的靠眼靠经验调查模式,有力推进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数字化、智能化,大大提升病虫害预警能力。
多渠道立体式传递病虫情报
为精准、及时、全面掌握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与各级植保部门认真执行农作物病虫调查规范,坚持开展病虫调查,采集第一手的病虫信息,严格执行“灯诱一天一采集、赶蛾两天一采集、模式报表五天一采集”等病虫调查制度以及草地贪夜蛾周报、月报和水稻重大病虫周报等病虫信息上报制度。全省通过数字平台年采集各地监测数据40多万条,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周报80多期次。
农作物病虫害田间监测点县级指挥平台(南雄市)
除此之外,广东省建立并强化了病虫害趋势会商机制,通过会商研讨病虫发生趋势,强化了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提升了预报准确率。据统计,广东省全年发布病虫情报约800期,其中省级发布病虫情报20期,病虫预报准确率91%以上。
为及时、快速将病虫害情况传递给农户,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与各级植保部门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媒介发布病虫预报预警信息,建立了立体化的病虫情报发布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张贴病虫情报和小喇叭广播的发布方式。
“广东病虫情报”微信公众号,农户关注后可以及时获取病虫害发生情况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则在2018年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广东农业情报”,积极发布病虫情报和工作动态,并同步发布在广东农业农村厅网站,大大提高了病虫情服发布与传递工作效率。通过多渠道病虫害预警,为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以更好开展病虫害源头治理与绿色防控,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林鹏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知识
广东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推动农林植保进入智能化时代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病虫害预警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病虫害监测预警
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遍地开花智能化数字化成新要求
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科学防治病虫害 植保工作智能化
三都县构建智能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助力“虫口夺粮”保丰收
农作物重大病虫智慧监测预警平台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网址: 广东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591.html
上一篇: 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1 |
下一篇: 玉兰、樱花、蓝花楹又开了 又是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