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5年第6期发布了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变态反应性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过敏原特异性诊断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制定的《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订我国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危及生命、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超敏反应,多伴有皮肤系统表现,少数仅表现为单一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体征,免疫学机制多为IgE介导,少数为非IgE介导或混合机制介导。食物是儿童最常见的诱因,药物是成人及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诱因,此外还有昆虫蜇刺及未能明确诱因的严重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发作史,包括症状和体征,以及已知或可疑过敏原暴露史及伴发因素等。
《共识》指出,在急救处理时,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急救药物,应在诊断或高度可疑严重过敏反应时肌肉注射,使用1∶1000肾上腺素(1 mg/ml),青少年及成人为0.5 mg/次,婴幼儿及儿童(≤12岁)剂量可按体重计算,为0.01 mg/kg,单次最大剂量0.3 mg,肾上腺素在婴幼儿及儿童中无绝对禁忌。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为二线治疗药物,不能替代肾上腺素。妊娠期首要处理仍然是肾上腺素治疗,同时要注意患者取左侧卧位,避免妊娠子宫压迫主动脉、腔静脉血管;孕妇收缩压至少维持在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以维持子宫胎盘充分血流灌注;必要时监测胎心率。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肾上腺素无绝对禁忌证,建议首选肌肉注射,初始剂量可酌情减量,尤其是疾病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治疗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警惕心律失常或血压波动。
严重过敏患者应至过敏反应专科就诊,明确过敏原或诱发因素,预防再发。患者及监护人应学会识别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制定急救行动计划。过敏原免疫治疗主要适用于IgE介导的严重过敏反应,生物制剂尚需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加以证实。
相关知识
国内外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要点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1.pptx
药物过敏诊断和预防方案中国专家共识
2024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临床管理指导规范.pdf
《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点亮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新灯塔
首部《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执笔者解读共识亮点
共识解读丨花粉
关于出血性疾病,在长沙举行的这场大会发布3项专家共识4个指南指标
“肿瘤肺炎共识”发布:聚焦实体肿瘤患者伴发肺炎管理新标准,助力肿瘤患者全程诊疗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
网址: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0116.html
上一篇: 3种花再喜欢,也别轻易买,虽然很 |
下一篇: 春季哮喘频发,谨记几点护你顺畅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