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菊花文化
谈起菊花,人们无不陶醉在菊花美丽和耐寒傲霜的菊花文化之中,邮人更是对方寸上所蕴含的菊花文化而多生几份情愫。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栽培菊花的历史最悠久。战国时期,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见,起初人们只把菊花作为药用或者食用;晋代以后,菊花渐渐供人们观赏了;至唐代时,爱菊蔚然成风。宋代是历史上栽培菊花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记载菊花的专著,刘蒙泉所著《菊谱》中,收有163个品种。至明代时,高濂《菊花谱》中收录的品种有185个。王象晋《群芳谱》中收有270多个品种。经过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到目前,我国的菊花约有164属1950个品种,遍布于世界各地,已成为世界名花。人们常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在方寸百花园中,最惹人喜爱的当属我国于1960年发行的特44《菊花》邮票了,洋洋洒洒18枚邮票,绚丽多彩,竞相怒放,邮票画面分别展现了“黄十八”、“绿牡丹”、“二乔”、“大如意”、“如意金钩”、“金牡丹”、“帅旗”、“柳线”、“芙蓉托桂”、“玉盘托珠”、“赤金狮子”、“温玉”、“紫玉香珠”、“冰盘托桂”、“墨荷”、“班中玉笋”、“笑靥”、“天鹅舞”18个名贵菊花品种。这些花名皆因其色、形、气势、精神等而赋予了菊花各种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就此也足令邮人陶醉在浪漫的菊花文化之中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M1《花卉图》之(10——5)菊花、PF12《菊花》和FP《菊花雅韵》领略到菊花的风姿神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菊花又称黄花,因其迎风霜而怒放,所以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雅士的偏爱,几乎成了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晋朝诗人陶渊明不仅平生爱菊,而且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唐朝诗人元稹爱菊种菊,且常因赏菊忘却了时间,他的《菊花》诗曰:“秋丛绕舍似陶家,此花开尽更无花”。由此可见,菊花蕴含的深厚文化和无穷的魅力。北宋宰相韩琦也极喜爱菊花,他坐镇北京(大名府)时,重阳节宴饮僚属,即席诗颂菊花:“虽渐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以物托情,成了人们砥砺晚节的名言。在古人咏菊诗中,尤其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在我国,每年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相延已久,这一天在无形中成了赏菊节。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0月4日发行《重阳节》邮票一套3枚,其中第2枚为“赏菊”,是菊花文化最好的体现。我国首都北京把菊花命名为市花,并举办过多届菊花节,这对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刊登于2005年第3期《哈尔滨集邮》
相关知识
独具特色=竞争优势——香港归来漫话花卉盆景市场
酒缘文化
菊花的寓意与文化内涵(探究菊花的历史、文化与象征意义)
菊花的文化内涵
花文化之菊花
发展菊花产业,弘扬菊花文化
【第十届北京菊花文化节】菊花的文化内涵
林业生态文化 | 福建花文化:菊花
北京首届菊花文化创意集市妙趣横生
菊花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揭开菊花背后的深刻寓意)
网址: 漫话菊花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