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华北冬小麦

华北冬小麦

华北种植小麦有利气候条件

华北种植小麦有利气候条件

华北种植小麦有利气候条件1、华北和东北的小麦什么时候播种和什么时候收割?1、华北小麦播种时间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2、东北小麦播种时间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1)华北种植小麦有利气候条件扩展资料小麦高产性状选择1、抗寒性小麦品种有春性、半冬性和冬性三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也并非越抗寒越好,只要保证在当地秋播能安全越冬即可。

2、抗病性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有三锈和白粉病、全蚀病等,所以在购买种子时,应认真阅读品种抗病性的介绍。

3、早熟性早熟或熟期适当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早熟品种能够避免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如:灌浆成熟期间能够躲过干热风和高温病害。

2、为何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二者有何区别?东北地区的冬季很冷,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版称为春小麦权,春播秋收;因为东北地区冬天气温特别低,冬小麦在这里不能过冬,所以种植春小麦,然后秋收,不用经历冬天的严寒。

而华北地区相对比而言,是是稍暖的地方,可以种冬小麦的,秋季播种夏季收。

3、我国的华北地区是春小麦还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我国的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专10月上属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观测对比研究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观测对比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年5月 第 32 卷 第 5 期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May 2024, 32(5): 851−859DOI: 10.12357/cjea.20230642李镕基, 杨天一, 刘帆, 沈彦俊, 张玉翠.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观测对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4, 32(5): 851−859LI R J, YANG T Y, LIU F, SHEN Y J, ZHANG Y C. A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on farml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4, 32(5): 851−859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观测对比研究*李镕基1,2, 杨天一3, 刘 帆1, 沈彦俊1,2, 张玉翠1,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3.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然而该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 精准测算农田蒸散量(ET)对于该地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水量平衡法和蒸渗仪法对2013年10月—2018年9月的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生态系统ET进行了连续的观测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3种方法测定的ET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且不同方法间ET变化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r>0.90; 总体表现为蒸渗仪法最高, 水量平衡法和涡度相关法较低, 水量平衡法计算的ET与蒸渗仪法和涡度相关法相关性均为在0.94, 因此其更适于不同尺度ET变化的验证研究。

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双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双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双机收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双机收栽培技术的品种选择、小麦季栽培技术和玉米季栽培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 21016 小麦干燥技术规范GB/T 21017 玉米干燥技术规范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742 铧式犁作业质量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NY/T 996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作业质量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NY/T 3302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生育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 958 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DB41/T 1268 粮食作物施肥配方设计规范DB41/T 1791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DB41/T 1803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T 2015 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规范DB41/T 2017 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DB41/T 2224 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技术规范.DB41/T 2461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操作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冬小麦-夏玉米籽粒双机收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两季作物均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收获方式。

4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4.1选择标准选用经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的适宜河南省种植的品种。

华北平原多样化种植模式

华北平原多样化种植模式

华北平原多样化种植模式
华北平原的多样化种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间作和覆盖作物:通过采用间作和覆盖作物来优化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体系,进一步减少水与养分的投入,并减少损失。

长期轮作:引入长期轮作,以进一步加强养分循环和病虫害控制。

增加生物多样性:在景观尺度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例如花带)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

这种多样化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的集约化种植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导致的地下水资源的耗竭问题。

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全国玉米种植区情况

全国玉米种植区情况

北方春播玉米区1.分区范围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的玉米主产区之一。

1995年玉米播种面积约893万公顷,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 (吴景锋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30-170天。

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集中在7-9月份。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份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中国玉米的主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

该地区玉米产量很高,平均达到每吨左右。

最高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

2.种植制度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

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1)玉米清种。

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由于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玉米为单季种植,但玉米在轮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与春小麦、高梁、谷子、大豆等作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玉米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轮作倒茬已经很困难,因此发展成为玉米(2)玉米大豆间作。

约占本区面积40%左右,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主要形式。

玉米大豆间作,充分利用两种态及生理上的差异,合理搭配,提高了对光能、水份、土壤和空气资源的利用率。

玉米大豆间作一般可以增产粮豆20(3)春小麦套种玉米。

70年代以后,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甘肃、内蒙古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春小麦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

主要采用宽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或育苗移栽春玉米的方式,一般可增产20-30%。

3.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北方春播玉米区实际上包括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

东北地区需要成熟期适中或较早熟温且丰产性好的品种。

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病毒病和小斑病流行,但有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有时还发生玉米螟危害,求抗这些病虫害。

根据1997年统计,东北地区种植的主要玉米杂交种有本玉9号、吉单159、四单19、中单2号、掖丹玉13、掖单13和沈单7号等。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王同朝;李小艳;李仟;王和洲;关小康【摘要】A large-scale weighting lysimeter has been used for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annual variation,period-ic variation and daily variation of field evapotranspiration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cropping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e net radiation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 distributed asymmetricallyin four seasons and shaped M annually.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accounted for 44%,32%,17%,7%,respectively. Evapotrans-piration peakedat jointing stage to heading stage of winter wheat and jointing stage to tasseling stage of summer maize. Those were water critical period of crop growth and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critical periods. Daily evapo-transpiration showed parabolic trends. Solar net radiation,air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influenced evapotranspiration and followed by the same order as above,and solar net radi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evapo-transpiration.%为探究冬小麦-夏玉米田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系统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田蒸散量周年、不同阶段和日变化,对蒸散量与净辐射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十次周练 地理试题(教改班)

寿县一中高三文科教改班第十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

读下图,完成第23-24题。

2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24.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下图为华北某地两熟(冬小麦和夏玉米)农田月降雨量和蒸发量变化曲线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M点蒸发量极高的原因是A.气温异常偏高 B.上月降水异常偏多C.大量引水灌溉 D.南水北调地表水量增加26.关于该地区农业用水情况表述正确的是A.全年均需引水灌溉 B.夏玉米灌溉需求量最大C.全年均无需引水灌溉 D.冬小麦灌溉需求量最大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27-29题。

27.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天山 C.南岭 D.祁连山28.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A.1000米以下 B.1000米至1500米C.2000米至2500米 D.3500米以上29.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如今的江汉平原一般被认为是历史上的云梦泽,古云梦泽的范围广阔,主体发育在河谷的凹地和低洼地区,水陆相间,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大小湖泊与沼泽,江湖不分,洪水时一大片,枯水时几条线。

云梦泽从形成、发展,到消亡,全过程历时约7000年左右。

由于云梦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它的消亡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

据此完成30-31题。

30.促使云梦泽消亡最直接的原因是A.大量的泥沙淤积 B.人们的围湖造田C.上游径流量减少 D.地表水大量下渗31.云梦泽的消失促使该区域在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中A.气候逐渐变暖 B.人居环境趋于恶化C.不宜植物生存 D.江汉平原不断扩大下图为 2012年11月2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图,据图回答32-33题。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研究

收 稿 日期 :0 1 4—2 2 1 一o 9
排放 , 同时也 包括 由于施 用化 肥 而导致 土壤 增加 的直接 碳
作者简介 : 史磊刚 , 士生 , 博 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农作制度。 通讯作者 : 陈阜 , 教授 , 博导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作制度 。 基金项 目: 国家重要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7 9 3计划 ) 编号 :0 O B 5 52 国家公益性行业 ( ( 2 1 c 9 1O ); 农业 ) 科研专项 ( 编号 :0 130 ) 2 100 1 。
成 的 ,
。农业 碳 足迹可 以系 统定 量 地 计算 农业 生 产
活动 过程 中, 由人 为 因素引起 的各 种直 接和 间接 的碳排 放
总量 及各 个生 产环 节 上 排 放 的分 量 。农 业 碳 足 迹可 以有 效地 评价 农业 生产 活动对 温室 效应 的影 响 , 是指 导农 业 节 能减 排 的理论 基础 。农 业 碳 足 迹 包括 直 接 碳 足 迹 和 间接
存在 很大差异 。本研 究 基 于实 地调 研 的农 户 生产 数 据 , 利
碳足 迹 : 碳足 迹 是指 在 使 用农 业 机 械 进 行 耕 地 、 种 直接 播
和 收获等 农业 生产 的过程 中 , 油消耗 直接 在农 田上 的碳 柴
用农业碳 足迹理 论 , 综合投 入一产 出法 和生命 周期 法 , 并 对
1 1 农 业碳 足迹 的涵义 . 碳 足迹 理 论 源 于 生 态 足 迹 , 业 碳 足 迹 主 要 是 在 农
Wet L l s 和 a 等人 对 农 田生态 系统碳 循 环 研究 的成 果上 形
别对冬油菜 、 春燕麦和冬小麦等多种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
整个 田间生 长 期 的碳 足 迹进 行 了研究 。国 内农 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 专题0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专题0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知识梳理【重点图】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要求记住主要地形区、山脉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练习:图中地形区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山脉: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海洋:C 渤海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补充】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个省()A.山东省B.河北省C.陕西省D.湖南省【分析】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解答】解:从行政区划看,北方地区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北部、内蒙古东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中南部。

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

依据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十分丰富D.北方地区大部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相关知识

冬小麦越冬冻害及防御
冬小麦栽培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北方冬小麦底肥施用
基于DSSAT模型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研究
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综合管理要点
近期我国中东部多雨雪天气 利于冬小麦越冬
冬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形态、生理性状差异分析
冬小麦耐寒多少度
冬小麦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冬小麦怎么灌溉,冬小麦灌溉有哪些要点及注意事项

网址: 华北冬小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536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华北地区作物物
下一篇: 大豆的适宜种植地点(探索大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