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十大名花之六——杜鹃

中国十大名花之六——杜鹃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 。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应用价值

杜鹃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而且品种丰富,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在我国,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杜鹃在国外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品种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并培育出了许多优质,昂贵的杜鹃品种,如东鹃、西鹃等。虽然中国也不乏拥有许多优质品种,但如果想要引进或繁殖国外的品种依然存在一些技术壁垒,比如引进来,如何解决繁育问题。目前杜鹃的繁殖,主要采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但需要大量的优质母株材来,为解决这个问题,开源创众农业科技已将其列入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研发列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是一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实验室条件,能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大规模、产业化大规模快繁生产,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适应性极广,无论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此技术进行繁殖。若是研发成功,将对一些昂贵稀有品种的杜鹃解决种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十大名花之六——杜鹃
中国十大名花之杜鹃花,杜鹃花的养殖方法
中国十大名花之山茶花常见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上)
花开云南 艳惊世界:云南八大名花之百合花
花开云南 艳惊世界:云南八大名花之兰花
中国十大名花之——桃花~
中国十大名花之桂花
花卉文化学2(中国名花).pdf
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名花
中国十大名花欣赏也是中国最美的花

网址: 中国十大名花之六——杜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35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杜鹃花图片及养殖方法
下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杜鹃花目—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