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试验与示范实施方案项目提要项目名称:**市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来源:**市农业委员会土肥站项目经费:1.4626 万元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项目管理单位:**市农业委员会土肥站、花卉产业处项目实施地点:乌当区东风镇底下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某花卉有限公司项目试验面积:1.29亩(四联栋大棚用三联,864㎡)项目示范面积:18.52亩(四联栋4个、五联栋2个、六联栋3个)项目实施单位:乌当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土肥站项目实施时间:2010年7月—2010年12月根据**市农业委员会土肥站2010年《高效安全肥水资源管理项目》中“特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的安排,结合(2009年)市农通字164号《关于下达**市花卉基地测土配方施肥与土壤改良试验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开展一年的切花菊土壤改良试验项目,2010年再继续实施一年。
土壤改良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结构改良、盐碱地改良、酸化土壤改良、土壤科学耕作和治理土壤污染。
本试验重点是土壤结构改良和逐渐呈现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是2009年初步试验后的延续工作。
土壤结构改良是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沼液、牛粪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木醋酸、盐碱土改良剂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
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
我市切花菊生产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用水质的PH值偏高(7.60--7.88),使得土壤PH值升高,未控制在最佳值范围(5.5-6.5)内,又因连年连作形成的土壤板结、盐碱化逐年加重等,照成切花菊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加。
一般情况都可以采用以上方案。
为了保证我市出口日本切花菊的正常生产和供应,验证2009年初试的结果,2010年进行中试,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主要内容本试验再以天然土壤改良剂沼液和沼渣、有机肥(牛粪);人工土壤改良剂木醋酸、盐碱土改良剂为主要处理,日常施肥(追肥用)为辅助手段。
示范全部采用盐碱土改良剂。
本试验供试土壤为水稻土类型,前作为切花菊的“优香”品种,本试验再种植“神马”品种,总面积864㎡,折合1.29亩。
示范区种植所选品种为“优香”、“夏黄”,示范总面积12352㎡,折合18.52亩。
(一)试验设计:1、通用原则:以一个连栋大棚为本试验的实施区域。
一个试验方案中的四个处理根据改良剂使用要求,在不同时间段完成。
其余施肥时间、补光时间、激素使用、浇水时间、施药时间等均按原有统一管理模式进行。
示范在不同大棚、不同时间、不同品种中用相同的改良剂剂量逐次进行。
2、试验方案:设处理0(CK三个)、处理1(木醋酸)、处理2(盐碱土改良剂)、处理3(沼渣液)、处理4(牛粪),共计5个处理。
除对照外,每个处理各设三个水平、各二次重复(田间设计图附后),田间小区排列为列区区组方式。
结合2009年初步筛选的各处理间的不同水平在植株上的表现,确定水平2的基准数值,按照“3414”试验设计要求确定各个处理的水平1和水平3使用量。
本试验各个处理均用牛粪为底肥。
3、示范方案:将可用于生产切花菊的大棚全部用来作示范。
选用的盐碱土改良剂是去年试验效果较好的水平3(1公斤/亩)。
植前稀释300倍后,一次性喷洒于厢面上。
示范面积及种植种类表大棚编号联栋类型示范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定植量1 4 1056 优香2010.4.3 430002 5 1760 优香2010.4.5 747003 4 1024 夏黄2010.4.11 420004 4 1024 优香2010.4.14 420005 6 1344 优香2010.4.16 550006 6 1952 优香2010.4.18 830007 6 1728 优香2010.4.22 730008 4 1024 优香2010.4.25 4200011 5 1440 优香2010.4.28 59000 合计44 12352 2 --- 513700 (二)植前准备工作:1、检测指标:在前茬收获后,未翻耕前,需检测的样本为土壤、水体、沼渣液、牛粪、木醋酸、盐碱剂。
具体指标如下。
①土壤样本:全氮、碱解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值、EC值等化学指标。
②水体样本:PH值、EC值。
③沼渣液样本: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值、EC值。
④牛粪样本: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值、EC值。
⑤木醋酸:PH值和EC值。
⑥盐碱剂:PH值和EC值。
2、物资采备:在试验前将试验用和常规用的药剂、激素、肥料、仪器、试剂等准备到位。
3、土壤翻耕:收获前作并采集土样后,根据切花菊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深翻20-40厘米,保证生产用地的基础肥力均衡。
4、闷棚消毒:底肥施用后,在定植前7-15天闷棚。
5、施用土壤改良剂:根据设计,在定植前陆续将沼渣液、牛粪、木醋酸(第一次)、盐碱土改良剂施入试验小区。
示范地亦同。
6、土壤消毒:种植前2-3天进行土壤消毒(杀菌、杀虫)。
7、种苗消毒:定植前6-8小时,将种苗蘸1200倍的萘乙酸,以促进发根,然后用百菌清1000倍,全株入液速蘸2秒,提出待植。
8、设施管理:修缮设施,保证闷棚有效,设施正常使用。
9、环境管理:挖好棚内外的排水沟渠,保证棚内不积水。
10、灯光管理:在需要补光时期,所有处理与对照均同样进行该工作。
示范地亦同。
(三)定植管理及监测:1、定植种苗:用10×10网一层,按照株距10厘米,行距10厘米种植双行,隔2行再植双行,一厢上种植6行定植方式,一跨6厢。
品种计划选用神马,属于夏秋菊生产类型。
2、小苗管理:植苗后覆膜夏季10天(7月视天气状况,20-30天),然后进行激素、日常施肥、水分、光照等管理。
3、生长指标监测及管理: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植株的生长状况,对肥料比例及施肥量进行调整,保持土壤肥料及其元素比例平衡。
4、监测指标:在管理过程中,动态监测改良剂、水体、土壤基质中PH值和EC值的变化情况至少3次。
当PH值超过6.5时,施用酸性肥料以降低PH值,当PH值小于5.5时,应施用碱性肥料(如硝酸钙)以提高PH值。
(四)采后分析指标1、植株样:氮、磷、钾、硼、灰分2、土壤样:全氮、碱解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值、EC值等化学指标。
二、供试地块基本情况1、试验大棚面积:园区8号连栋大棚,面积1.54亩(1024㎡),共计有4跨,每跨开6畦,每畦长60米(实际使用长度为58米),畦面宽0.9米,每畦共种植6行(每2行隔一行种植)。
2、试验小区设置:确定3个大区,每个大区的每畦均等横划为5个小区域(随机排布5个处理),每个小区域包含一个处理的3个水平、2次重复,共计90个小区,每个小区试验面积15.5㎡,每个小区实际种植面积10.4㎡。
本试验只使用3跨864㎡(剩1跨做常规栽培管理用)。
3、示范大棚面积:各个大棚内分别统一种植一个品种,一跨6厢,一厢面积为52.2㎡。
三、各处理中水平设置及使用(详见小区设置图):1、处理0:对照。
在每个大区中随机设置一个CK,除底肥外,不再另行使用其它改良剂,在其它区域使用改良剂时,本小区喷清水,日常肥水管理不变。
共计三个CK,分别为CK1、CK2、CK3。
2、处理1:木醋酸(代码M)、水剂。
水平1为3.2升/亩(折合小区用量0.095升—95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M1-1、M1-2、M1-3;水平2为6.5升/亩(折合小区用量0.19升—190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M2-1、M2-2、M2-3;水平3为9.5升/亩(折合小区用量0.29升—285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M3-1、M3-2、M3-3。
使用前稀释50倍,在移栽前土壤喷施或滴灌入土一次、定植后20天喷施土壤一次、定植后40天喷施土壤一次,共计3次。
总计用量为0.575升×3个重复×使用3次=5.175升。
3、处理2:盐碱土改良剂(代码Y)、水剂。
水平1为0.5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0.015公斤—15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Y1-1、Y1-2、Y1-3;水平2为1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0.03公斤—30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Y2-2、Y2-2、Y2-3;水平3为1.5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0.045公斤—45毫升),重复三次编码为Y3-1、Y3-2、Y3-3。
在定植前按每毫升兑水300公斤的稀释倍数,1次浇灌入土。
总计用量为90毫升×3个重复=270毫升。
4、处理3:沼渣液(代码Z)、固液。
水平1为1751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52.5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Z1-1、Z1-2、Z1-3;水平2为3501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105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Z2-1、Z2-2、Z2-3;水平3为5252.6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157.5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Z3-1、Z3-2、Z3-3。
总计需肥315公斤×3个重复=945公斤=0.47吨。
由于沼液在沼渣中的比例为82%,干沼渣仅有18%,故施用时,各个小区的施用量要扩大5倍。
购买量为0.47×5=2.35吨。
5、处理4:牛粪(代码N)、固液。
水平1为2502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75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N1-1、N1-2、N1-3;水平2为5003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150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N2-1、N2-2、N2-3;水平3为7504公斤/亩(折合小区用量225公斤)重复三次编码为N3-1、N3-2、N3-3。
总计需肥450公斤×3个重复=1350公斤=0.67吨。
6、处理0-4的底肥(牛粪)施用为定植前一次性施入,常规用量为166.56㎏/小区,折合亩用量为8229公斤。
48个小区总计用量为12634公斤=6.32吨。
四、预期技术经济指标试验区和示范区均要在预期内实现下列指标1、试验目的:与对照比较,筛选出哪一个处理最好,在最好的处理中,确定最优的水平值。
2、植株指标:植株田间长势强、根系分布好;头颈挺直,长度在4厘米内;枝条平衡度好、高度整齐度基本一致、优质花率平均达到80%及以上;出口日本的2L级、L级、M级达到80%以上,其中2L级占比达到35%以上,国内销售的一级品达到80%、二级品达到15%、三级品达到5%。
3、化学指标:全氮控制在、碱解氮控制在以内、速效氮控制在以内、全磷控制在以内、速效磷控制在以内、全钾控制在以内、速效钾控制在以内、有机质控制在以内、PH值控制在5.5-6.5以内、EC 值维持在<2 S/cm以内。
4、经济指标:产量预计24000支/亩、成本控制在12600元/亩、产值预计在31100元/亩、利润达到18500元/亩、单枝花成本控制在0.80元、单枝花收益达到1.8元。
相关知识
贵阳市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方案
贵阳市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方案项目书.doc 全文免费在线看
贵阳市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方案文本.doc
彰武县:切花菊出口带动农民增收
设施葡萄园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出口切花菊“优香”及其在日照地区温室栽培技术
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科技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
菊花耐低温品种选育与切花菊标准化生产技术
一种提高多头菊切花品质的设施基质栽培方法技术
玫瑰基地标准化栽培与土壤改良实施方案.pdf
网址: 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技术试验与示范实施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49900.html
上一篇: 为什么植物选择春季生长? |
下一篇: 春季养殖开花植物,学会正确使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