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目—紫葳科(一):炮仗花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目
紫葳科
紫葳科(学名:Bignoniaceae)为真双子叶植物唇形目的一科,约有110属共约650种,有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只有少数是草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北美和东亚温带地区也有分布。大部分为栽培观赏植物,也有部分木材用树的种类。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紫葳科分入玄参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玄参目和唇形目合并。该科与玄参目的玄参科亲缘关系较近,但该科种子无胚乳,果实大,种子多数具半透明膜质翅或绢状种毛,多数种类为乔灌木。
1.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稀为草本;常具有各式卷须及气生根。叶对生、互生或轮生,单叶或羽叶复叶,稀掌状复叶;顶生小叶或叶轴有时呈卷须状,卷须顶端有时变为钩状或为吸盘而攀援它物;无托叶或具叶状假托叶;叶柄基部或脉腋处常有腺体。花两性,左右对称,通常大而美丽,组成顶生、腋生的聚伞花序、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或总状式簇生,稀老茎生花(Mayodendrom);苞片及小苞片存在或早落。花萼钟状、筒状,平截,或具2-5齿,或具钻状腺齿。花冠合瓣,钟状或漏斗状,常二唇形,5裂,裂片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能育雄蕊通常4枚,具1枚后方退化雄蕊,有时能育雄蕊2枚,具或木具3枚退化雄蕊,稀5枚雄蕊均能育,着生于花冠筒上。花盘存在,环状,肉质。子房上位,2室稀1室,或因隔膜发达而成4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胚珠多数,叠生;花柱丝状,柱头2唇形。蒴果,室间或室背开裂,形状各异,光滑或具刺,通常下垂,稀为肉质不开裂;隔膜各式,圆柱状、板状增厚,稀为十字形(横切面),与果瓣平行或垂直。种子通常具翅或两端有束毛,薄膜质,极多数,无胚乳。
2.地理分布
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少数种类延伸到温带,但欧洲、新西兰不产。中国有12属,约35种,南北均产,但大部分种类集中于南方各省区;引进栽培的有16属,19种。中南半岛及中国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台湾集中了绝大部分热带种属,而梓属Catalpa Scop.却分布于东亚及北美,另外,中亚至东亚的特有属角篙属Incarvillea Juss.在中国亚热带高山十分发育,占有12种之多。紫葳科的所有成员从热带马来西亚,通过中南半岛及印度次大陆来到中国亚热带高山,在体态上出现了特化现象—草本体态。
3.主要价值
本科绝大多数种属都具有鲜艳夺目大而美丽的花朵,以及各式各样奇特的果实形状,在世界各国植物园栽培,为观赏、风景及行道树种,并且为热带理想的遮荫藤架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的茎、叶、花、种子入药,可治心绞痛。灰楸Catalpa fargesii为国产优良木材,同时也是理想的造林树种。
4.黄钟花属
黄钟花属(学名:Tecoma)是唇形目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8种,原生于美洲。中国引入栽培的有黄钟花T. Stans H. B. K. 1种,云南、广东等地有栽培,供观赏用。
属名Tecoma源于墨西哥语tecomaxochit,即黄钟花。
(1)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小叶有短齿;花美丽,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漏斗状或钟状,管基部收缩,内面有毛;雄蕊4,2长2短,内藏;子房2室,有胚珠多颗;果为一线形的蒴果;种子有翅。
(2)黄钟花
黄钟花(学名:Tecoma stans (L.) Juss. ex Kunth)是紫葳科黄钟花属植物。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阿根廷北部。1962年中国华南植物园从非洲引进,现中国华南各地有栽培。
黄钟花性喜充足阳光,光照不足易造成落叶,生长柔弱且开花少。不甚耐寒,﹣2℃时会落叶,但根部能耐﹣20℃的低温。适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优良,也可在石灰岩地区生长,具有较强的抗盐碱性,在pH值5.2-8的土壤中都可生长,对水分的适应性也很强,可耐干旱或水渍,性喜高温,生育适温为23-30℃。
药用:黄钟花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和消化道疾病。其叶的汁液可抑制白假丝酵母感染;根可入药,作利尿、驱虫和兴奋刺激剂。黄钟花也含有其他混合物,如猫薄荷,能影响猫科动物。
观赏:开花时花色鲜艳,花期较长,在中国各地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适应于海滨城市的沿海道路的造景和美化。
黄钟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5.非洲凌霄属
非洲凌霄属(学名:Podrane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非洲。中国引入栽培有非洲凌霄 1种,广州有栽培。
属名Podranea是粉花凌霄属Pandorea的改缀字。
(1)形态特征
本属由粉花凌霄属内分出,其不同之点为花萼肿胀,子房长椭圆形,蒴果长线形,有柔韧、革质、全缘的果瓣。
(2)非洲凌霄
非洲凌霄(学名:Podranea ricasoliana (Tanfani) Sprague)是紫葳科非洲凌霄属植物。常绿半蔓性灌木,自然独立生长状态下,高1米左右,少数达到2米。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具凹沟。花期秋至翌茸春季,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钟形,先端5裂,粉红到紫红色,喉部色深,有时带有紫红色脉纹。
非洲凌霄原产于非洲南部,中国福建、广东等地有引种栽培。性喜温暖至高温气候,生长适温18-28℃,气温在35℃以下、5℃以上生长正常。喜阳光,但也可耐半阴。喜排水良好的壤土至沙壤土。喜土壤湿润,不耐干旱。能耐酷暑高温,也能耐霜冻。中国在广州,夏季的气温常超过35℃,道路旁近地面的气温则更常达到40℃左右,夏季仍可以正常生长。
非洲凌霄枝条柔软,叶片翠绿而密集,未开花季节亦颇具观赏价值。开花时节,一串串粉红到紫红色花朵随风摇曳。在中国广州园林中,主要是以片植形式种植,包括自然式成片种植、规则式成片种植,尤其在开阔草坪中大面积连片种植,具有较好的花境和景观效果。其次是以花篱、花带形式种植以及花基、花坛形式种植,少数采用大规格成品苗以独立灌木形式种植,也有作为石景配置种植。
6.粉花凌霄属
粉花凌霄属(学名:Pandorea)也称魔盒凌霄属,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木质藤本植物。该属共有8种,分布于大洋洲和马来西亚。中国引入栽培的有粉花凌霄P. jasminoides Schum. 1种,北京有栽培。
(1)形态特征
粉花凌霄属,紫葳科,木质藤本;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或有锯齿;花白色或粉红色,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萼小,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钟形,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4,内藏;花盘环状;荚果长椭圆形,木质;种子阔椭圆形,有翅。
(2)粉花凌霄
粉花凌霄(学名:Pandorea jasminoides (Lindl.) K.Schum.)是紫葳科粉花凌霄属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中国广州、上海等城市有栽培。喜光,喜温热湿润气候,能耐轻霜,不耐寒,1月份最低气温应为4-10℃;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适宜生长的温暖地带,可用于棚架、墙垣绿化,寒地可行盆栽。全株可入药。
7.连理藤属
连理藤属(学名:Clytostom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攀援状灌木植物。该属共有12种,分布于南美洲。中国引入有连理藤C. callistegioides Bur. 1种,广州有栽培供观赏。
(1)形态特征
叶有全缘的小叶2枚,其最顶1枚常变为不分枝的卷须;花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萼钟状,有锥尖的小齿5;花冠漏斗状钟形,裂片圆形,芽时覆瓦状排列;雄蕊内藏;花盘短;子房2室,有小瘤体;胚珠多数,2列;蒴果阔而有刺。
(2)连理藤
连理藤(学名:Bignonia callistegioides Cham.)是紫葳科连理藤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和阿根廷,热带地区多有引种栽培。在中国广州高校(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有栽培。喜日光充足、温暧湿润气候,如生长于荫蔽处则生长不良也不开花。不耐寒,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以富含有机质之沙质壤土为佳,宜生长在日照充足、避风和排水良好地段。
该种世界热带地区常见栽培,可作为花廊、花架、栅栏、花门等的垂直绿化、美化材料。夏季可装饰庭园,冬季布置厅堂,均为良好盆花。
8.硬骨凌霄属
硬骨凌霄属(学名:Tecomari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半攀援状灌木植物。该属共有2种,产自非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硬骨凌霄T. capensis(Thunb. )Spach 1种,广州常见栽培。
(1)形态特征
半攀援状灌木;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有锯齿;花黄色或橙红色,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筒外,花盘杯状,子房2室;蒴果线形,压扁。
(2)硬骨凌霄
硬骨凌霄(学名:Tecomaria capensis (Thunb.) Spach)是紫葳科硬骨凌霄属常绿披散灌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如果有条件,宜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硬骨凌霄在中国南方地区可地栽。原产南美洲等热带地区。在中国海南等地有栽培。
观赏:硬骨凌霄为篱栅攀生型植物。其叶片繁茂,花期甚长,用它来美化假山、墙垣颇为适宜。也用于庭院绿化,可盆栽装饰阳台。
药用:药用部位为茎、叶、花。性味辛、微酸,微寒。散瘀消肿,通经利尿。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咽喉肿痛、闭经、浮肿、骨折、跌打损伤、蛇伤。
9.炮仗花属(炮仗藤属)
炮仗花属又名炮仗藤属(学名:Pyrostegi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藤本植物。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南美。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炮仗花P.venusta(Ker)Miers 1种,我国广东(广州)、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
(1)形态特征
攀援木质藤本。叶对生;小叶2-3枚,顶生小叶常变3叉的丝状卷须。顶生圆锥花序。花橙红色,密集成簇。花萼钟状,平截或具5齿。花冠筒状,略弯曲,裂片5,镊合状排列,花期反折。雄蕊4枚,2强,药室平行。花盘环状。子房上位,线形,有胚珠多颗,排成2列或1-3列。蒴果线形,室间开裂,隔膜与果瓣平行,果瓣扁平、薄或稍厚,革质,平滑并有纵肋。种子在隔膜边缘1-3列成覆瓦状排列,具翅。
(2)炮仗花
炮仗花(学名:Pyrostegia venusta)是紫葳科炮仗花属的植物。喜向阳环境和肥沃、湿润、酸性的土壤。生长迅速,在华南地区,能保持枝叶常青,可露地越冬。由于卷须多生于上部枝蔓茎节处,故全株得以固着在他物上生长。
原产南美洲巴西,在热带亚洲已广泛作为庭园观赏藤架植物栽培。中国广东(广州)、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
①药用价值
花:味甘;性平;叶;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主肺痨;新久咽喉肿痛。
②观赏价值
多种植于庭院,栅架,花门和栅栏,作垂直绿化。可用大植,置于花棚、露天餐厅、庭院门首等处,作顶面及周围的绿化,景色殊佳;也宜地植作花墙,覆盖土坡,或用于高层建筑的阳台作垂直或铺地绿化,显示富丽堂皇,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攀援花木。矮化品种,可盘曲成图案形,作盆花栽培。
多植于庭园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凉棚上,初夏红橙色的花朵累累成串,状如鞭炮,故有炮仗花之称。
10.照夜白属
照夜白属(学名:Nyctocalos)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为藤本植物。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菲律宾及我国云南。我国云南产2种。
(1)形态特征
藤本,无卷须。叶对生,为1-2回羽状复叶,小叶3-5(-7)枚,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顶端近平截,具有5枚短而尖的小齿。花冠白色,花冠筒极长,细圆筒状,檐部微呈二唇形,裂片5,卵圆形,近等大,开展。雄蕊4-5,微2强,着生于花冠管近顶端,花药叉开,椭圆形,纵裂,顶端有1尾状附属体。花盘垫状。子房短圆柱形,有多列胚珠,花柱丝状,柱头舌状扁平。蒴果长椭圆形,扁平,有宿存的花萼。种子多数,2至多列,扁圆形,具有白色透明的周翅。
(2)照夜白
照夜白(学名:Nyctocalos brunfelsiiflora)是紫葳科照夜白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300-550米的低山丛林中。产自云南南部(勐腊、金屏、沦源)。分布于缅甸、泰国北部和东北部、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爪哇西南部)。
11.猫爪藤属
猫爪藤属(学名:Macfadyena)是紫葳科下的一个属,约21种,产热带美洲。我国广州、福建仅栽培下述1种,有时逸出野生。
(1)形态特征
常绿藤本;卷须与叶对生,顶端2裂。叶对生;小叶2枚或3-1枚,具短柄,叶轴顶端有3枚锋利的爪状钩。花单生或组成短的圆锥花序。花萼钟状,近平截。花冠漏斗状,淡黄色,檐部裂片5枚,不等大,近圆形。雄蕊2,内藏,花药极叉开,丁字形着生,黑色。花柱外露,柱头扁平,2裂,子房4稜形,2室,胚珠多数。蒴果,线形,果瓣2,革质。种子多数,椭圆形,极薄,有膜质翅。
(2)猫爪藤
猫爪藤(学名:Macfadyena unguis-cati),为紫葳科猫爪藤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原产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国广东、福建均有栽培。
猫爪藤喜沙质壤土,生长适温18-26℃。性较耐荫,能够潜伏生长在幽蔽或森林茂密的地方,幼年植株的耐荫能力比成年植株强一些。尽管原产地为热带,但它能抗霜冻、抗旱,能够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紫葳科:炮仗花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紫葳科:火焰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紫葳科:蓝花楹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爵床科(上)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脂麻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香茜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紫珠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上):形态特征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柚木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紫葳科:炮仗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6226.html
上一篇: 凌霄花是炮仗花吗 |
下一篇: 炮仗花是常绿植物吗 种植炮仗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