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温度回升以来,月季宝宝们不仅生长得快,那些常见的病虫害也相应地找上了门来。而且月季的这些病虫害,让人看了就有点不寒而栗,对于有密集恐惧症或者想象丰富的人来说,月季得病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事。今天想说说月季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处理方法。
一、白粉。
很多月季容易得白粉,尤其是那些叶片革质化低,比较柔软的月季,就很容易长白粉,比如美咲,我觉得是万年白粉迷,春花之后基本就一直得白粉,但是又死不了。通常在雨水较多,空气较湿润的条件下,白粉很容易滋生,而且一般是新叶得白粉。当你发现月季叶片上有一小团或者一大片白粉区,或者新叶片扭曲并覆盖了一层“粉状物”,那月季就是得白粉了。而且如果你不防治,那么通过风的吹散,这些粉粉会很容易散落到其他月季苗上,使得临近的月季也染病。所以,对抗白粉必须要早防范,早发现,早治疗。当然,如果生长期氮肥施用过多,那也会引起白粉,这就需要我们在施肥时做到少量多次并且多种肥料均衡。
一般的抗菌药,比如多菌灵、百菌清,很多人觉得太平常普通,起不到药效,不过我觉得是可以在防治阶段使用的。比如在月季修剪后就定期交替使用这些药,还是可以起到“防”的作用。还有就是什么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杜邦福星等杀菌药,其实都是可以防治的。在喷药的时候,一定注意叶片正反面同时喷,剩下的水灌根,这样才能起到作用。如果月季已经得病,那最好就是喷药的同时重点治疗:把药水单独刷在患处的正反面,并且连续刷几天,以防药水在叶片上没挂住,影响药效。
当然治疗白粉网上也有偏方,比如用肥皂水啊,洗衣液啊,醋啊,等等。对于网上的偏方,我觉得还是需要慎用,因为这里有一个浓度问题。例如洗衣粉,碱性很强,如果你浓度不控制好,很可能喷完后月季的叶子也废了,得不偿失。所以这些偏方一定慎用,即使非用不可,也请把浓度调低些,少量多次,并且不要动不动就灌根。我也做过类似的事,唯一觉得靠谱的就是把白醋稀释500-1000倍,重点涂在月季患处,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白粉治好后,叶片上就会留下一个深色的疤,没有了粉状物,当然整个叶片也不美观了。不过也不要因为不美观而摘掉叶片,只要不是整个叶片全军覆没,那还是可以留下来光合作用的。
二、黑斑。
黑斑也很常见,与白粉一样在多雨、潮湿的时节发生。黑斑很容易因为盆中的落叶过多而滋生,所以,要防黑斑,也要及时清理盆中落叶,以免落叶成为黑斑滋生的场所。
黑斑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一团黑色的斑块,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随后叶片上就会出现好几个,然后整个叶片开始变黄,最后脱落。黑斑严重时,月季的大部分叶片脱落,对其光合作用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黑斑也很具传染性,容易在一大片相距较近的月季见传播。
黑斑的防治,也如白粉一般,既需要在长叶前定期喷药,也需要做好光照通风,并且尽量保持突然和叶片不长期湿润。治黑斑的药可以与白粉差不多,也可以去园艺店买那种专治黑斑的搭配性药剂。施药原则同样是正反面都喷,灌根,并且对重点叶片挂药充分,连续治疗。其实,当黑斑才兴起时,我们可以先进行隔离,摘除掉病叶,再喷药,以防大范围地扩散。
其实,很多品种对黑斑的抗性都很强,即使一不小心染上了,定期喷药并且摘掉叶片也就差不多了。个人觉得黑斑没有白粉那么讨厌,白粉才是非常顽固而且破坏力强大,需要重点对付的。
三、白绢。
白绢病是我今年才发现的,也是真菌诱发的一种病。得病的月季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你会发现月季靠近土壤的地方以及整个盆土表面会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球球。这说起来就非常让人起鸡皮疙瘩,看起来更是让密集恐惧症患者难受。当我给月季换盆时,发现里面的盆土以及盆内壁、盆底都有这种真菌,到处都是白色的小球球,一查才发现,这是月季的白绢病,严重了会影响月季生长,必须马上换盆换土才行。
我丢掉了那盆月季的原土,并且把盆也刷洗干净换了一个,然后把月季有那些球球的地方都冲洗干净,最后移盆全换上新土才作罢。到现在为止,这盆月季都没有什么异样,并且长势良好,也没见盆土有白绢病的症状了。
个人觉得,还是需要改善土壤的情况,并且在冬季换盆以及春季生长定期喷药吧。盆栽不如地栽,盆里的空间很小,并且这个微环境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而地栽则要好很多,可以通过广泛存在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来调节,增强抗性。所以,对月季的种植,还是要考虑到盆土的活力,把盆土弄好,那月季也能长得强壮少病生。
前两个是月季最常见的真菌病害了,所需要做的都是定期喷药防治,做好晒太阳和通风透气的工作。下一篇讲的是月季常见的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