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季转暖,东北地区山上焕若云霞的,就是杜鹃花,也叫山杜鹃,满语称为“圣吉丽”。
辽东的山杜鹃较为熟知的有两种,一种满语称为“衣日吉纳”,即早春山杜鹃,当地称为映山红,开花较早。另一种满语称为“安楚鲜”或“年息”花,即当地人所称的“鞑子香”。
鞑子香,木本植物,学名兴安杜鹃,辽南地区常见的杜鹃各类之一,开花晚于“衣日吉纳”,大约在农历谷雨前后开放。为什么叫鞑子香花呢?满族人家供祖祭神,所用的香和汉族的“柱香”不同,满族的供香属于“粉香”,称作“旗香”,以鞑子香花叶为原料制成粉末,干燥后置于若干长方型香碟中,燃之成香,俗称“一路香”。
鞑子香花,顾名思义与“鞑子”有关,“鞑子”是中原汉族人对满族、蒙古族等北方牧猎等少数民族的称呼。自东北开禁以来,满汉人民共同开发东北,所谓的“鞑子”,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贬义的意义,就像东北人称南方人为“南蛮子”一样,已经是没有多少恶意,我们满汉后裔大可不必反感。
据岫岩镇满族传统香制作传人席龙讲,满族采集鞑子香花,一般以阳历5—7月为宜,主要是这时采摘叶子植物纤维软硬度较为恰当,可燃性和续燃性较好。同时,满族采集鞑子香的日子,因为它是用来祭祖或祭神,一般都请萨满来给“择日子”。
满族与鞑子香花有着较深的渊源。它不但提供给满族人民制作旗香的原料,还给经历过漫长冬天的满族人民以新春的喜悦。满族格格经常将自己的容貌比做“圣吉丽”,格格们从杜鹃花的灿料和易凋,能联想到青春的易逝和岁月的无奈,并想像着自己的初恋。满族也称杜鹃花为“年息花”满族格格每年正月初七都要到山上唱《年息花辞》折杜鹃花枝,这是古代满族的先世—女真人“撞偶婚”风俗的遗留。史载,女真旧俗,“女子行歌于途,唱身世姿容,有意者和之,相携成婚”。
满语发音:僧吉里 阿林德 班吉哈,格格色 乌巴德 衣萨哈,衣其嘎拉 毕扎莫,哈斯呼 嘎拉 扎发莫,把吉 奥莫 扎鲁哈。米尼 恩吉 马立那哈,信波 马鲁 德 特布勒,阿尼亚 衣能衣德 衣尔哈其,勃从额 札克山 衣 阿达里,乌林恩都立 吉德喽,安马 乌林 班吉其,乌尔衮 恩都立 吉德喽,格母 僧吉里 赛萨莫,格格 赛堪 色齐尼,僧吉里 阿尼亚达里 衣尔哈那其,僧吉里 阿尼亚达里 衣尔哈那其。
古辞汉意:年息花山间要开花,格格们结伴上山啦。左手掐,右手拿,怀里抱里装满啦。跟我一起回家吧,把你载在瓶中吧,春节就能开花啦,花开就像彩云霞。财神财神快来吧,送来金财过年吧。喜神喜神快来吧,送来喜悦过年吧。贝勒阿哥快来吧,都来夸赞年息花,也夸格格真美呀。年息花年年都开花,年息花年年都开花。
为什么满族也称杜鹃花为年息花呢?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绵长的长白山脉里,有一个青年叫唐阿里,参加八旗军队后十分勇敢,在大战中马受了伤,被伤马带到杜鹃花谷。遇到仙翁和仙女年息。养伤期间渐渐与年息格格产生的爱情,决心不再参军到处杀伐,避回到故乡山野隐居。年息格格赠给唐阿里一枝杜鹃花枝,嘱托她回到家乡栽到山上,等到来年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她就去跟唐阿里成婚。第二年,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唐阿里果然等来了年息格格,夫妻俩生活十分美满。邪神图歪呼图贪图年息格格的美貌,欲强娶年息格格。夫妻俩人齐心协力,多次战胜图歪呼图。图歪呼图恼羞成怒,使出最后一招—火山喷发,夫妻二人为了不牵连乡邻,双双飞入火山之喉,与之同归于尽,血与肉像花雨一样酒在长白山,挽救了被图歪呼图烧焦的大地。第二年,满山的“圣吉丽”花开放,灿若云霞,满族人民为了纪念年息格格,将这种花称为年息花。传说年息格格取出双眼华为明灯,击败了邪神的火山灰霾,每年五月节,满族人们成群结队用年息花的露水洗眼睛,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满族底层人民有饮年息花叶茶的习俗,称为“石茶”,曾有民歌唱道:王侯有钱买南茶,奴我无钱采石茶。年息花也是一味中药,味浓味寒,具有镇咳、平喘、强心的功效,是治疗慢性气管炎的良药,在满族风雪山林时代,饮年息花茶,的确可以收到这样的效果。但杜鹃花随种类不同,毒性不一,多饮无益,如果家庭观赏、饮用或药用,必须在专家或中医的指导下,这不得不说明。
其实,年息一词,词源自满语“阿尼亚衣贤”,即年香的意思,时间长了,谐音成年息
相关知识
满族与鞑子香花
细数满族传统节日与习俗
[图文]满族与芍药花
满族民间祭祀与禁忌
满族婚嫁习俗
在满族博物馆了解萨满医药
满族信仰什么花
青州满族妇女的风采(上)
满族刺绣:指尖上的古老艺术
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的绣法介绍!
网址: 满族与鞑子香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8257.html
上一篇: 馬纓丹的意思 |
下一篇: 马缨丹花上的蝴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