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全书共11章和14个实训,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数量遗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营养系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和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内容包括:分离定律的观察、园艺植物遗传率的估算、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引种试验观察、果树芽变选种、园艺植物优良单株的选择、园艺植物花粉的贮藏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花器结构与开花授粉习性观察测定、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变与鉴定、植物总DNA提取与分析、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花卉良种苗木的鉴定与检验和蔬菜良种种子播种品质检验。
教师如需获取本书授课用PPt等配套资源,请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http://xuanshu.hep.com.cn/)免费下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园艺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书。
前辅文1 绪论1.1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地位、涉及的内容和任务1.2 园艺植物的进化与遗传改良1.3 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1.4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历史与发展1.5 中国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概况1.6 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确定1.6.1 主要目标1.6.2 目标的特点1.6.3 制定目标的主要原则1.7 园艺植物育种的途径1.8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发展趋势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2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2.1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1.1 分离定律2.1.2 自由组合(独立分配)定律2.1.3 基因互作——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补充和发展2.2 连锁遗传定律与遗传图谱2.2.1 连锁2.2.2 交换2.2.3 交换值及其测定2.2.4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2.2.5 连锁遗传定律的应用2.3 细胞质(非染色体)遗传2.3.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3.2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2.3.3 母性影响2.3.4 叶绿体遗传2.3.5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关系2.3.6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3 数量遗传3.1 数量性状的特征3.1.1 数量性状的遗传试验3.1.2 数量性状的特征3.2 数量性状的遗传机制3.2.1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3.2.2 多基因效应的累加方式3.2.3 数量性状的基本统计方法3.3 遗传率(力)3.3.1 遗传率的概念3.3.2 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3.3.3 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3.3.4 遗传率在育种上的应用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4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4.1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4.1.1 种质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4.1.2 种质资源的现状4.1.3 园艺植物起源中心4.1.4 种质资源的分类4.1.5 种质资源的调查4.1.6 种质资源的搜集4.1.7 种质资源的保存4.1.8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4.2 引种驯化4.2.1 引种驯化的概念4.2.2 引种驯化的意义4.2.3 引种驯化的影响因素4.2.4 引种方法4.2.5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4.2.6 引种的注意事项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5 选择育种5.1 概念、地位及选择的效应5.2 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5.3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5.3.1 两种基本的选择法5.3.2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5.3.3 园艺植物的授粉习性与常用选择法5.3.4 选择育种中的多性状选择方法5.3.5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5.3.6 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5.4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5.4.1 芽变选种5.4.2 营养系微突变选种5.4.3 实生选种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6 有性杂交育种6.1 有性杂交育种的概念及地位6.2 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6.2.1 多年生果树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6.2.2 一、二年生蔬菜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6.3 有性杂交的方式6.3.1 单交6.3.2 回交6.3.3 多亲杂交6.3.4 多父本混合授粉杂交6.4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6.4.1 亲本选择的原则6.4.2 亲本选配的原则6.5 有性杂交技术6.5.1 准备工作6.5.2 杂交技术6.5.3 提高有性杂交效率的方法6.6 杂种后代的培育与选育6.6.1 杂种后代的培育6.6.2 杂种后代的选育6.7 回交育种6.7.1 回交育种的应用6.7.2 回交育种的方法6.8 远缘杂交育种6.8.1 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6.8.2 远缘杂交的特点6.8.3 远缘杂种的选择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7 杂种优势利用7.1 杂种优势的概念、遗传解释及利用概况7.1.1 概念7.1.2 遗传解释7.1.3 杂种优势的利用概况7.2 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7.2.1 超中优势7.2.2 超亲优势7.2.3 超标优势7.2.4 离中优势(平均显性度H/D)7.3 杂种优势的固定7.4 杂种优势利用的程序7.4.1 选育优良自交系7.4.2 配合力测定7.4.3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7.4.4 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7.5 杂种种子的生产7.5.1 人工去雄制种法7.5.2 利用苗期标记性状的制种法7.5.3 利用化学去雄剂的制种法7.6 自交不亲和性及其利用7.6.1 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7.6.2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7.6.3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方法7.6.4 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7.6.5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优、缺点及改进办法7.7 雄性不育系及其利用7.7.1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7.7.2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8 营养系杂交育种8.1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8.2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8.2.1 性状遗传方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8.2.2 质量性状的遗传8.2.3 数量性状的遗传8.3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8.3.1 亲本选配应注意的问题8.3.2 杂交技术特点8.4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8.4.1 童期的概念和实质8.4.2 童性及其与成年期性状的相关8.4.3 营养系杂种的培育要点8.4.4 营养系杂种的选择要点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9 诱变育种9.1 诱变育种的概念、意义和特点9.1.1 概念和发展概况9.1.2 意义和特点9.2 诱变育种的遗传基础9.2.1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9.2.2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9.2.3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9.3 辐射育种9.3.1 辐射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9.3.2 辐射诱变的作用机制9.3.3 辐射诱变的方法9.3.4 辐射育种程序9.4 化学诱变育种9.4.1 化学诱变的特点9.4.2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特性和诱变机制9.4.3 化学诱变的方法9.5 多倍体育种9.5.1 多倍体的特点9.5.2 人工获得多倍体的方法9.6 航天与离子注入诱变育种9.6.1 航天育种9.6.2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10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10.1 概述10.2 分子育种的遗传基础10.2.1 两种核酸及其结构10.2.2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10.3 基因工程与育种10.3.1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10.3.2 基因工程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0.3.3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10.4 细胞工程与育种10.4.1 组织与器官培养技术10.4.2 加倍单倍体技术10.4.3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杂交)技术10.4.4 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10.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10.5.1 分子标记及其种类10.5.2 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0.5.3 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0.5.4 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10.6 生物信息学10.6.1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10.6.2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10.6.3 生物信息学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11 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11.1 品种审定11.1.1 品种审定的概念和意义11.1.2 审定机构及其工作内容11.1.3 品种的报审11.2 植物新品种保护11.2.1 新品种保护的意义11.2.2 国际上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措施11.2.3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11.3 观赏植物新品种的登录11.3.1 植物新品种登录11.3.2 品种登录的程序11.3.3 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和品种登录的关系11.4 良种繁育11.4.1 良种繁育的概念与任务11.4.2 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对策11.4.3 良种繁育的程序和方法11.5 品种推广11.5.1 品种推广准则11.5.2 品种推广的途径和方法练习与思考教学导引图实训实训1 分离定律的观察实训2 园艺植物遗传率的估算实训3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实训4 引种试验观察实训5 果树芽变选种实训6 园艺植物优良单株的选择实训7 园艺植物花粉的贮藏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实训8 花器结构与开花授粉习性观察测定实训9 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实训10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变与鉴定实训11 植物总DNA提取和分析实训12 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实训13 花卉良种苗木的鉴定与检验实训14 蔬菜良种种子播种品质检验参考文献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第四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doc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全套课件.pptx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ppt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pptx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9篇(全文)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网址: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第四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8890.html
上一篇: “种子课堂”带孩子们了解种子的前 |
下一篇: 蒲公英种子用“不可能”方式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