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doc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doc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学方案设计 园 艺 植 物 遗 传 育 种 学 班 级学时教 学 类 型日期课节2理 论顺 序小 题1.1 绪 论教 学目 目 标学会品种的概念和品种在园艺事业中的作用,育种的任务和育种的历史和发展概况。重 点品种的概念、特性及品种在园艺事业中作用。育种的历史及发展。难 点同重点时 间 分 配教 学 内 容手段及方法2′ 3′ 10′ 10′ 25′ 25′ 10′ 5组织教学:填写日志,考勤 导言:果蔬生产离不开新的品种,这些品种是通过各种方法培育出来的。首先学习有关品种的概念 学习新课 1.1 绪论 一、品种的概念及优良品种在园艺事业中的作用 品种 品种的特性: 3、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作用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及其主要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 三、园艺植物的历史与发展 1、园艺植物育种的历史 2、展望 小结 讲解 举例 举例 讲解 举例 讲解教研室主任 签 字 2004 年 月 日 1.1 绪 论 园艺生产离不开新品种,培育园艺新品种是园艺生产的关键。我们所栽培的各种各样的园艺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主要包括:果、蔬、观赏植物。 发展园艺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基本上是通过两个密切相关的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改良园艺植物的遗传特性,选育符合农业技术进步要求、有更强的适应性的新品种;二是改进栽培技术和改善栽培条件,使品种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前者就是园艺育种学的内容,后者则是园艺作物栽培学的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原理与方法。 一、品种的概念及优良品种在园艺事业中的作用 1、品种:品种是经人类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性状相对整齐一致而稳定遗传的栽培植物群体。 2、品种的特性: ①特异性:就是指与其他品种的特征特性的区别,或者说有有明显的差异。 ②一致性:品种内个体间性状的一致性。 ③稳定性:品种经过多代繁殖,性状相对稳定,不发生变异。 ④地区性:每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地区和适宜的栽培条件有最适宜的地区和最适宜的栽培条件。 ⑤时间性:一定时期内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时常的需要。 3、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优良品种具有增产潜力,一般来说,增产15%~30%。 (2)改进产品品质这一点很重要,果、蔬、花等由于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方面的差异,市场价格相差几倍到几十倍的情况是常见的。 (3)提高抗病虫能力,减少农药污染防治病虫害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还会造成污染或农药残留。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4)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约能源 对环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不仅可以扩大种植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如在保护地生产中,常常因为光照、温度不足而难以正常的开花结果,那么,要想正常的生长发育,那就要需要较多的能源。而我们如果育出适应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就可降低能耗。如一品红原白天需要高温28℃,夜间需要25℃才能生长,新培育出的品种适应性强,只需白天14℃,夜晚12℃,即可正常生长,可大大节省温室的能源 (5)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良种的不同成熟期与耐贮运能力,可以起到延长产品的的供应和利用时期的作用。利用不同的成熟期的品种可以调节播种时期,利于安排适当的茬口,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以解决市场的均衡供应问题。春甘蓝、秋甘蓝的配合。菊花品种中的春菊、夏秋菊和寒菊等新品种。延长了观赏期及利用方式。 (6)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动力 园艺生产都是集约化生产,播种、育苗、整枝、包装、采收等都需要比较多的劳动力。适应集约化生产的品种,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苹果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番茄矮生直立适应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的育成,大幅度的节约整枝、采收等工序的用工量。 培育出分枝菊系列品种后,可以节约疏蕾、摘芽用工。生育期缩短,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及其主要任务 1、园艺植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培育新品种,然后加速繁殖推广新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综合性应用的科学。涉及很多学科。是园艺学中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2、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 (1)根据不同地区制定育种目标

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doc
园艺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doc
观赏植物遗传育种学》(54学时.doc
园艺育种学题稿.doc
园艺植物育种学技术总结.doc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doc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园艺植物育种学 课程教学大纲

网址: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117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第七章 遗传转
下一篇: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