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鲜切花组培苗的培养及种植技术

鲜切花组培苗的培养及种植技术

1 殷丽青;谢苗苗;孙翊;庹晓庆;张永春;光质对矾根组培苗生根及生理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球宿根花卉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廖飞雄;李玲;姚翠娴;郭仲孝;无蔗糖培养和不同封口膜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研究[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3 尤海波;组培微环境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卫国;石岭;莫东发;张正伟;成正;罗凤霞;高雷;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勇;吴国智;杨元;安祖花组培苗的生根新技术[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屈云慧;熊丽;张素芳;杨春梅;吴丽芳;情人草组培苗无糖培养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7 蔺琰东;秦舒浩;王丽;刘玉汇;余斌;张俊莲;王蒂;外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甲酸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化感效应[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8 闭志强;蔡炳华;苏宾;陈丽娟;陈少珍;周嘉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管理[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骏捷;陈功;刘峰;郑日如;徐慧;王彩云;一种减少八仙花组培苗气根的新型培养方法探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10 宁强;赵锦;刘孟军;盐对带枣疯病组培苗生长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知识

组培培养室菊花组培及移栽技术介绍
香蕉苗组培培养的过程
一种高效繁殖白芨组培苗的方法及白芨的种植带方法技术
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
一种诱导金钗石斛组培苗开花的培养方法技术
球根花卉组培苗容器内成球的培养方法.pdf
花卉组培技术及前景
中药材组培苗
提高花卉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
花卉组培技术及前景.docx

网址: 鲜切花组培苗的培养及种植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94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3讲菊花切花栽培技术
下一篇: 试述切花百合优质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