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超重人群占比高达34.8%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超重人群占比高达34.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肥胖日益严峻,究竟该如何规范诊疗?

作者丨花轮

近日《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更新了2023年中国肥胖地图,研究表明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图1 发布于《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的研究

此次研究共纳入15,770,094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参与者参考中国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进行分类。BMI=体质量(kg)/身高2(m2)。(BMI<18.5kg/m2为体重不足,18.5kg/m22为正常重量,24kg/m2< BMI<28kg/m2为超重,BMI≥ 28kg/m2为肥胖。)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男性超重和肥胖更为普遍,

且超重年龄更年轻化

在总体人群中,BMI大致呈正态分布,BMI在23.5-24.5kg/m2最为普遍。根据中国超重和肥胖的BMI分类,34.8%的研究人群超重,14.1%肥胖。

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54岁时达到峰值,女性在65-69岁时达到峰值。男性肥胖患病率在35至39岁时达到顶峰,女性在70至74岁时达到顶峰。

此外,在肥胖方面,特别是在男性人群中,中国出现了年轻成人患病率上升更快的趋势。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常见并发症

在使用中国标准的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最普遍的并发症是脂肪肝[分别为49.0%(95% CI:49.0-49.1)和81.8% (95% CI:81.8-81.9)]、糖尿病前期[根据ADA标准:30.7% (95% CI:30.6-30.9)和36.9% (95% CI:36.7-37.1)]、血脂异常[31.3% (95% CI:31.3-31.4) 和 42.4%(95% CI:42.4-42.5)]和高血压[20.7%(95% CI:20.7-20.7)和 36.9%(95% CI:36.8-36.9)]。

相比之下,对于BMI正常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前期[根据ADA标准:23.0%(95% CI:22.9-23.2)],血脂异常[16.9%(95% CI:16.9-16.9)],颈动脉斑块[14.3%(95% CI:14.2-14.3)]和脂肪肝疾病[13.3%(95% CI:13.3-13.3)]。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因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失衡,脂肪酸摄入多,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相应增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脂肪肝。

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重要阶段。因此肥胖同时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中国3B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占比17%,肥胖占比高43%。且随着BMI增加,T2DM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会缩短。

肥胖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中国北方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南方

其中内蒙古、山东和河北三个省份的超重率最高,分别是37.1%、37.1%和36.6%。江西、海南和广东地区超重率最低,分别是31%、30.9%和30.8%。据调查发现,人均GDP较低的地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更高。

肥胖人群的筛查与治疗

BMI是近年来国际上测量与诊断超重和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


除了常用的BMI值判定法,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间接测量指标。腰围是定义代谢综合征的关键标准之一,被广泛使用。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可定义为中心型肥胖。腰臀比>1.0亦称为腹型肥胖。

肥胖的诊疗流程

为保证体重管理各环节操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达到理想体重,现已有规范化就诊流程,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肥胖的防治原则

遵循常见的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以疾病的三级预防和治疗为基本原则。

一级预防:针对容易发生肥胖的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例如:通过科普教育、改造环境,促进健康的饮食和规律运动等行为。

二级预防:通过筛查,对已经确诊为超重/肥胖的个体进行并发症评估,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阻止体质量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药物减轻体质量。

三级预防: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管理联合减重治疗的方式,实现减轻体质量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必要时可采用代谢性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Chen K, Shen Z, Gu W, Lyu Z, Qi X, Mu Y, Ning Y; 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Aug 17.

[2]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05):321-339.


责任编辑丨 肖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相关知识

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41.1%男性体重超重,原因是这些——
预测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及医疗费用(10亿元)
国家卫健委: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呈上升趋势 易诱发重大慢性病
五年后我国肥胖率或达七成
天坛科普——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2023全国赏樱地图出炉 樱花是几月份开放
二、营养过剩和肥胖
生物学家:啤酒花有助对抗肥胖和高血压
郭立新教授:首部「中国糖尿病地图」要点解读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管理内分泌专家共识》解读

网址: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超重人群占比高达34.8%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97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导演阐述完整版.docx
下一篇: 全球第一我们稳了?2050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