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搜索
在2012年2月13日 (一) 17:08所做的修訂版本 (檢視原始碼)
行医 (對話 | 貢獻)
←上一版本
在2012年5月4日 (五) 03:24的最新修訂版本 (檢視原始碼)
行医 (對話 | 貢獻)
第1行: 第1行: +{{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香叶根
+|图片=
+|药名拼音=Xiānɡ Yè Gēn
+|别名=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温}}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辛}}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胃|肝}}
+|功效作用=[[行气]]温中。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拼音名】 Xiānɡ Yè Gēn
【拼音名】 Xiānɡ Yè Gēn
【拼音名】 Xiānɡ Yè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香葉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晒乾。
【原形態】 香葉子,常綠灌木,高l-3m。小枝光滑,樹皮黃綠色。葉互生,有香氣,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9cm,寬1.5-2.5cm,先端長尖,基部尖銳或為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麵灰綠色,嫩時有絲毛,兩面有細密凹點;3出脈,側脈細而不明顯;葉柄長約5-8mm。花雌雄異株,黃色,有香氣。傘形花序腋生,雄花序無總花梗,有花2-7朵;花被6裂;能育雄蕊9,花藥2室,內向瓣裂。果實長卵形,無毛,長約lcm,成熟時黑色,果梗約與果同長,有絹狀毛。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及多岩的溝谷中。
資源分布:分布陝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 塊根多呈紡錘形,略彎曲,有的中部膨大成連珠狀,長5-18cm,直徑1-4cm;表面棕褐色或黃褐色,有縱皺紋及鬚根脫落的痕迹;質堅硬,難折斷。切片厚2-4mm,切面類黃色或淡黃棕色,中部色較深,有放射紋及淡棕色環紋;質脆,易折斷。氣香,味微辛,略苦。
2.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黃白色。①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長圓形或卵圓形,直徑5-50μm,臍點點狀、短棒狀、裂縫狀或叉狀,復粒由2-3分粒組成。②木纖維淡黃色,直徑30-40μm,壁厚約7μm,有單紋孔。③韌皮纖維近無色,長梭形,直徑20-30μm,壁極厚,孔溝明顯。④具緣紋孔導管,直徑約50μm,具緣紋孔排列較密。⑤木射線細胞壁稍厚。⑥油細胞長圓形,含棕色分泌物。
【性味】 辛;溫
【歸經】 胃;肝經
【功效與作用】 行氣溫中。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
【摘錄】 《中華本草》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相关知识
香葉根,香葉根的功效與作用
芙蓉葉的功效與作用
柳杉葉,柳杉葉的功效與作用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薄荷,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紫薇根的功效,紫薇根的作用及食用方法,紫薇根的副作用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花/葉/根/莖提取物
香葉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花提取物
楓葉天竺葵
香葉天竺葵: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扦插,移栽,栽培技術,土攘,澆
网址: 香葉根,香葉根的功效與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61403.html
上一篇: 香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
下一篇: 薰衣草叶子有香味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