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14:21:46)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西倚西山,南北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名“花港”。宋内侍官卢允升曾在此建卢园,栽花养鱼,景色如画。南宋宫廷画师马远等择景作画,把卢园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是为“花港观鱼”。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手书“花港观鱼”。此后,乾隆帝又在此对景吟诗,景名益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花港观鱼仅存一碑一亭一池,园地荒芜。自1952年开始,经两次大规模建设,公园面积扩至21.3万平方米。2003年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改造了公园基础设施,开挖了园内水系,沟通了杨公堤两侧水域,园内花木争荣,红鳞戏水,港汊通幽,绿草如茵。全园分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芍药圃七大景区,成为集观赏、游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东门入口
满倾竹叶春光滑;
轻摘蕉花晚霞稀。
(仇远诗句,刘江书)
【解析】此联出自元代仇远《蛇山(一作游花家山)》“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摘(一作折)蕉花晓露晞”诗句,改易四字,且改“晓露”为“晚霞”,致平仄不协。倾:倾洒。蕉花:芭蕉的花,此花夏季绿叶如扇,婆娑起舞,叶丛中抽穗开花,花形硕大,有大红、鹅黄、橙黄三种颜色。上联写春光倾洒到花港观鱼的大门,在竹叶间滑过去;下联写轻轻采下芭蕉花,在晚霞映照中都稀疏了。由此,一种盛夏火红的慵懒景象跃然纸上。
马一浮纪念馆(一)
学通儒释;
行绍程朱。
(许绍光撰,沈定庵书)
【解析】儒释:儒家与佛教。绍:继承。程朱: 指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此联高度评价马一浮的学问和为人。
马一浮纪念馆(二)
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
(梁漱溟撰,钱君匋书)
【解析】儒宗:儒者的宗师,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此联表达了梁氏对马一浮的推崇,被学界广为引用。
马一浮纪念馆(三)
一瓣心香归北斗;
千年绝学接春风。
(王培德撰,刘江书)
【解析】心香:衷心虔诚能感通佛道,如焚香一样,后指真诚的心意。北斗:喻某一方面有名望的人。绝学:独到的学术。春风:喻新朝代。此联意谓:弘扬国学的真情诚意归于德高望重的大师,千年独到的极好学术在新时代得到传承。此联盛赞马一浮先生的生平功绩。
牡丹亭
晓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白居易诗句,诸乐三书)
【解析】牡丹亭为花港公园主景之一。其构图借鉴中国国画的立意和意境,以牡丹为主题,配置山石花木。高处耸峙八角亭为牡丹亭,匾额出自当代文学家茅盾手迹。联语出自白居易《牡丹芳》诗。晓:一作“宿”。联意谓: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花瓣泛着艳丽的紫色,在朝阳照耀下映射出迷人的红光。此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牡丹国色天香的娇美姿态。
魏庐入口(一)
蓼港环庐,苏杨堤送六桥翠;
芳园连界,姚魏丛分一带红。
(张学理撰,钱法成书)
【解析】蓼港:长着水草的水流。姚魏:“姚黄魏紫”的简称,是宋代洛阳两个名贵牡丹品种。“姚黄”为千叶黄花, 出于姚氏民家;“魏紫”为千叶肉红花,出于魏仁溥家。现泛指名贵的牡丹花。联意谓:长着水草的水流环绕着庭院,苏杨二堤送来了里外六桥的翠绿;芬芳的花园连成一片,牡丹花丛分领了一派艳红。此联对仗工整,用词精当,细致精妙地描绘了美景。
魏庐入口(二)
惠泽春秋,奇葩常醉天下客;
庐临港苑,逸兴每萦水中鱼。
(沙雁撰书)
【解析】惠: 恩惠。春秋: 岁月。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联意谓:恩惠滋润了岁月, 绚丽的奇花常使天下游客陶醉;庐舍面临溪园,悠闲的兴致总是牵绕着水中的游鱼。此联着重抒写了魏庐景色给游人的美好感受。但“天下客”与“水中鱼”皆不合律。
红栎山庄(一)
细石平流,游鱼可数;
小山芳树,珍禽时来。
(梁启超题)
【解析】平流:平静的水流。上联谓池水平静,游鱼细石历历可数;下联谓小山上树木芬芳,不时引来珍奇的禽鸟。“ 游” 误书作“遊”。表示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时仅作“游”,不可写作“遊”。
红栎山庄(二)
饲鹤调琴,止谈风月;
养鱼种竹,不问春秋。
(姚孟起撰,夏有良书)
【解析】止:只。此联表现出不近红尘、超然世外的隐士情趣。
相关知识
西湖花港观鱼景点介绍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研究
花港观鱼导游词作文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分析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docx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研究.doc
案例花港观鱼.ppt
花港观鱼植物景观实景分析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园林景观分析.pptx 免费在线阅读
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
网址: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楹联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61615.html
上一篇: 江苏盐城:巧做绿色文章,守护万物 |
下一篇: 珍珠鸡的养殖技术要点(附珍珠鸡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