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高一语文衔接 重在挖掘“思维深度”练“自主内功”

新高一语文衔接 重在挖掘“思维深度”练“自主内功”

+关注

“高中知识量、难度和节奏与初中不同,老师更侧重于点拨思路、搭建框架。学生必须学会自己规划时间、自主钻研、及时解疑,思维更要从‘识记’转向‘理解’和‘探究’。”面对高中语文学科的变化,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徐璐,一语道破新高一学子面临的核心挑战——学习自主性与思维深度的双重跃升。

徐璐老师表示,升入高中,学生首先需跨越“自主管理关”。老师不再事无巨细地督促,规划时间、预习复习、寻找资源、解决疑问,每一步都需自己迈出。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思维转型关”。以语文为例,初中文言文可能满足于字词翻译,高中则需理解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写作从基础表达跃升至强调思辨性与个性化。学而不思则罔,缺乏主动钻研和深度思考,知识便如浮萍,难以扎根。

那么,学生如何利用关键暑假未雨绸缪?她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聚焦自主规划与深度阅读。

体验自主规划:选一门薄弱学科,自主寻找高一前两章资料,每周固定时间预习基础概念、完成少量习题。“重点不在于学得多深,而在体验如何自我安排、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坚持深度阅读:每天30分钟,精选有思想性的社科短文、优质时评或经典散文(如《乡土中国》节选)。阅读时主动发问:“作者核心观点是什么?如何论证?”并尝试批注思考。“主动思考才能把书读‘厚’,为高中思维打下桩基。”

为助力新生顺利过渡,徐璐老师在高一语文学科如何快速掌握要领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如预习“三查一问”:查背景、查典故意象、查生词;在文旁标注核心疑问。听课“抓矛盾,记思维”:重点听老师分析文本冲突点,笔记用关键词+箭头记录论证逻辑。复习“周归档,活运用”:周末整理主题素材本并仿写经典句式;核心需培养文本细读力与思辨表达力。

徐璐老师最后强调:“高中语文之美,在于思维的深度碰撞与表达的个性绽放。唯有主动掘进,勤于思考,方能领略其中奥妙。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千朋茹

新高一“三重关”如何破?语数物名师联袂支招

西安市第三中学语文老师 吕丽年、数学老师 肖虹、物理老师 鲁凡

高一学生面对全新的学习阶段如何顺利衔接、怎样才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这个暑假准高一新生需不需要提前学习?面对新环境的不安该如何缓解……作为家长,您和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为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第三中学语文学科教师吕丽年、数学学科教师肖虹、物理学科教师鲁凡,三科名师联手剖析新高一核心问题,并给出学科衔接的“硬核攻略”。

三重核心挑战:心态、主动、反思关

“初三冲刺后的‘缓冲期’错觉是首道险关。”语文教师吕丽年直指要害,“高中知识密度是初中的3-4倍,松懈心态遇上抽象紧密的知识网络,极易开学即掉队。”

数学教师肖虹点破第二关:“初中是‘老师拆解步骤喂到嘴边’,高中变成‘老师指方向,学生自己闯’。”她以三角函数图像变换为例:“老师只讲原理,学生需主动试错总结‘左加右减’规律——被动套用与主动推导,就是‘学霸’和‘学酥’的分水岭。”

物理教师鲁凡强调第三关:“高中知识如精密齿轮,缺反思必脱节。”初中靠重复练习即可消化,高中则需自主剖析错题,“否则漏洞滚雪球,举一反三成空谈”。

学科衔接指南:变被动为主动,抓好基础

面对高中学科增多,知识难度加大,准高一学生如何利用这个暑假进行简单的衔接了解呢?对此三位老师也分别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

物理:

温故知新筑思维地基

鲁凡老师表示,物理学科首先要在假期抓核心概念,如重温初中力学“力、速度、压强”及电学“电流、电压”本质,不背公式重理解;其次悟共通逻辑:强化“水流类比电流”等推理思维;还要扫清衔接障碍;对比初高中物理知识概念,理解递进关系比抢跑新课更重要。

数学:

从“题型套路”到“思维阶梯”

肖虹老师以函数学习为例称,“高中一节课爬三级思维台阶:定义→判定→应用,缺一环则断层。”她建议学生暑假重点突培养几个学习能力,如主动推导取代被动记忆,预习时尝试自行总结“单调性判定步骤”;注重错题解剖,反思深度比速度更重要。

语文: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思维跃迁

“初中关注‘林黛玉哭了’,高中探究‘曹雪芹为何用绛珠草意象写泪’。”吕丽年老师通过一个例子巧妙地解释了初高中语文学科的差异。她建议学生暑期可以阅读一些文言文,扫清基础障碍;另外带着任务导向阅读,要主动学会思考。

调整心态:家长要做“拆弹专家”而非“加压阀”

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学生难免会有不适应,三位老师一致认为:家长要做“拆弹专家”而非“加压阀”。

家长可以陪孩子“理顺任务”。当作业多、任务杂时,花几分钟一起列个任务清单:“先做哪科?哪道题可能费时间?”不用催着做完,重点是帮他把“一团乱”拆成具体步骤,减少慌乱感。

另外聊天问“具体细节”。不管谈学习还是生活,少评价多追问。当孩子说“物理懵”,不问“怎么又不懂”而问“卡在公式推导还是模型转换”,引导精准排雷。

“理顺任务+聊透细节,让孩子在家人托举中学会自我诊断。”吕丽年点破关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千朋茹

三大核心要点指引高一新生语文学习方向

西安市创新港中学语文老师 白耀耀

语文学习是高一新生适应高中学业的重要基石。作为贯穿各学科的基础能力,语文不仅是新高考中的核心学科,更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表达与思维深度,对高中阶段的整体学习起着关键支撑作用。需要聚焦三大核心要点,为新生量身定制学习指南,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路径。

以广泛阅读筑牢根基,是首要重点。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地位愈发凸显,而其独特价值更在于文本中蕴含的精妙表达、丰沛情感与深刻哲理。语文的魅力藏在字里行间,唯有广泛阅读才能真正触摸到这份独特。建议新生打破阅读边界,通过多元文本积累语感、拓宽认知,让阅读成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用真情记录滋养素养,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核心方法。所有打动人心的文字,都是作者历经反复打磨与情感积淀的成果。因此,倡导新生养成“提笔即记”的习惯:无论是摘抄让自己心动的句子,还是写下一闪而过的思绪,这些真情流露的记录,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写作与表达的“源头活水”。

从生活感知汲取灵感,是重要路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日常中保持敏锐:晨起的日出或许能呼应“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诗境,夜空的明月可能引发对“举杯邀明月”的共鸣。生活中的点滴场景,都是语文的鲜活素材,用阳光心态去感知,就能为学习注入持久动力。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但把握好阅读、记录、感知这三个核心,便能找到清晰的方向。西安市创新港中学教师团队也将全程陪伴,助力新生在语文学习中稳步提升,收获成长。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競之

照亮青春征途的璀璨星光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高级中学英语老师 张艳妮

高考放榜之际,交大航天高2025届12班学生赵耘颉以616分的优异成绩,为高中生涯画上圆满句号。谈及这份成绩,他直言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培育,尤其是班主任张艳妮老师,用关怀与教导为他的青春征途点亮了璀璨星光。

高一分班时,赵耘颉初入12班,陌生的环境与平凡的成绩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此时,张艳妮用一堂堂激情四溢的课程点燃他对知识的渴望,面对疑问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温柔的鼓励化作他前行的力量。在她的关怀下,赵耘颉逐渐找到班级归属感,心底埋下奋斗的种子,为日后的高考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二校运动会上,赵耘颉在接力跑中意外受伤,热爱运动的他满心沮丧。住院期间,张艳妮坚持每天为他开直播上课,即便工作繁忙也从未间断。待他拄着拐杖返校、行动不便时,张艳妮又组织同学轮流为他带饭、铺床。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和同学们的关爱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顺利渡过难关。

进入高三,学习压力与日俱增,英语成了赵耘颉的“拦路虎”。面对他薄弱的英语成绩,张艳妮毫无不耐烦。她牺牲休息时间逐字逐句分析试卷,精准找出问题;每日督促他背诵单词、夯实基础;针对难懂的语法知识,进行一对一细致讲解。考试失利灰心时,她的鼓励总能让他重拾信心。在她的指导下,赵耘颉的英语成绩从及格边缘跃升至高考的118分,每一分进步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赵耘颉说,张老师的师恩如光似阳,用渊博的学识和无限的耐心点燃了他心中的梦想火种。这份被点燃的热情,将指引他未来投身人工智能或航天科技领域,像张老师钻研教学一样,以专注与创新攻克技术难题,让拼搏精神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绽放光芒。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競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2024一本预备新高一初升高衔接教材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课本预习方法技巧 16.8元(需用券)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爱心项链课件【三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课时练
【语文同步生字导练课...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的教学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总结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道家无极内功
【教师成长部】挖掘趣味课堂 灌溉生态之花

网址: 新高一语文衔接 重在挖掘“思维深度”练“自主内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54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恒小花: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的钥匙
下一篇: Poe:高质量的AI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