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想知道竹林经营管理措施都有哪些?快来这里看全解析!

想知道竹林经营管理措施都有哪些?快来这里看全解析!

AI导读:竹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有生态和经济等多方面价值,所以竹林经营管理很重要。竹林经营管理措施包括营造、抚育管理、结构调整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营造时要做好竹种选择、造林地选择与整地、造林季节与方法;抚育管理分幼林和成林抚育,涉及补植、除草松土、施肥、浇水等内容;结构调整有留笋养竹、伐竹更新等措施;病虫害防治包含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等。

《竹林经营管理措施全解析》

一、竹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竹林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生态角度看,竹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竹林的根系发达,能够牢牢固定土壤,防止土壤侵蚀,特别是在一些山区,竹林对维护山体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同时,竹林还能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

在经济方面,竹子浑身都是宝。竹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制造、造纸等多个行业。竹笋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合理的竹林经营管理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如果竹林经营不善,可能会导致竹林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影响其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发挥。所以,掌握有效的竹林经营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竹林营造

(一)竹种选择

不同的竹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在选择竹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例如,毛竹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区;而淡竹则对干旱和瘠薄土壤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如果是在北方较寒冷的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刚竹等竹种。此外,还要考虑竹种的用途,如果是以生产竹笋为主,可以选择雷竹等出笋量高、笋期早且笋味鲜美的竹种;如果是以获取竹材为主要目的,则可以选择材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的竹种。

(二)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选择积水低洼地或土壤过于黏重的地块。在整地方面,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坡度较小的山地或平地,可以进行全垦整地,深度一般在30 - 4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竹子根系的生长。但全垦整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采用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可以沿等高线进行,带宽1 - 2米,带间距根据竹种和种植密度而定;块状整地的规格一般为1米×1米或2米×2米。

(三)造林季节与方法

春季和秋季是比较适宜的造林季节。春季造林一般在竹子开始萌动前进行,此时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竹子的成活和生长。秋季造林则在竹子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土壤封冻前进行。造林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和播种造林两种,但移竹造林更为常用。移竹造林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竹,保留一定长度的竹鞭和适量的土球。母竹的年龄以1 - 2年生为宜。移栽时要注意保护好竹鞭和笋芽,按照预定的株行距进行定植,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

三、竹林抚育管理

(一)幼林抚育

1. 补植

造林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如果发现有死亡的竹株,应在当年或次年春季进行补植。补植时要选用与原造林竹种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的竹苗,确保竹林的整齐度。

2. 除草松土

幼林期间,竹林内的杂草会与竹子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因此,要定期进行除草松土。一般每年进行2 - 3次,第一次在春季竹子开始生长前,第二次在5 - 6月,第三次在8 - 9月。除草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竹子的根系和笋芽。松土的深度以10 - 15厘米为宜,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3. 施肥

幼林期的竹子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造林后的第一年,可以在定植穴周围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每株施用量为5 - 10公斤。随着竹子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量。化肥的施用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一般氮:磷:钾 = 5:3:2较为合适。施肥时间可以选择在春季和秋季,采用环状沟施或穴施的方法,施肥后要覆土。

(二)成林抚育

1. 劈山抚育

劈山是成林抚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砍伐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和细小的竹子,可以改善竹林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劈山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时间可以选择在7 - 8月。在劈山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林下植被,以保持生态平衡。

2. 垦复抚育

垦复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竹子根系的生长和更新。垦复的周期根据竹林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每隔3 - 5年进行一次。垦复的方式有全垦、带垦和块垦等。全垦适用于坡度较小的竹林,带垦和块垦适用于坡度较大的竹林。垦复深度一般为20 - 30厘米。在垦复过程中,可以结合施肥,将有机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

3. 施肥

成林期的竹子对肥料的需求量更大。除了继续施用有机肥外,还应加大化肥的施用量。施肥量应根据竹林的产量、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每公顷每年可施氮肥300 - 500公斤、磷肥150 - 250公斤、钾肥150 - 250公斤。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撒施、沟施或穴施等。撒施时要均匀,避免肥料集中造成烧苗现象;沟施和穴施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肥时间可以选择在春笋出土前的2 - 3个月和秋冬季节。

4. 浇水

虽然竹子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在干旱季节,适当浇水可以促进竹子的生长和出笋。特别是在竹笋生长期间,如果土壤缺水,会影响竹笋的质量和产量。浇水时要浇透,避免浅浇。可以采用灌溉设备进行浇水,也可以利用自然降水进行蓄水灌溉。

四、竹林结构调整

(一)留笋养竹

留笋养竹是调整竹林结构、提高竹林质量的关键措施。竹笋分为冬笋和春笋,冬笋一般不采挖或适量采挖,以保证有足够的竹笋发育成竹子。春笋出土后,要根据竹林的密度和生长状况,合理确定留养数量。一般来说,每公顷每年留养新竹3000 - 4500株为宜。留养的竹笋要选择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对于过密的竹笋可以适当疏除,以保证留养竹笋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二)伐竹更新

1. 伐竹原则

伐竹应遵循“砍老留幼、砍弱留强、砍密留稀”的原则。及时砍伐老龄竹、病弱竹和过密竹,可以改善竹林的年龄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竹林的更新和生长。一般来说,毛竹的采伐年龄以6 - 8年生为宜,其他竹种可以根据其生长特性确定采伐年龄。

2. 伐竹季节

冬季是比较适宜的伐竹季节。此时竹子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缓慢,砍伐后对竹林的影响较小。而且冬季砍伐的竹子材质较好,不易虫蛀。在伐竹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的竹子和笋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五、竹林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 常见病害及症状

竹林常见的病害有竹丛枝病、竹黑痣病等。竹丛枝病表现为侧枝丛生,节间缩短,叶片变小,严重时整株竹子生长衰弱。竹黑痣病主要危害竹叶,在叶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

2. 防治措施

(1)加强抚育管理,增强竹林的抗病能力。通过合理施肥、垦复、浇水等措施,保持竹林的健康生长状态。

(2)及时清除病竹、病枝和病叶,减少病菌的传播源。发现病竹后,要连根拔除并

相关知识

春季月季扦插全攻略(时间、方法、注意事项全解析,快来学习吧!)
中国森林.第4卷,竹林、灌木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经济林
卖花大棚怎么经营管理?新手必看的7大实战技巧解析
超市的经营管理有哪些
想知道油菜花的美食与药膳吗?看这里!
8条果园经营管理方案,助力你打造丰收果园
森林经营管理中森林碳汇能力提高措施(经营管理微论文)
卖花要怎么经营管理才能快速盈利?7大核心模块全解析
花样少年少女16集免费看 超级精彩剧情全解析 快来一起观看吧
想知道木棉花的花语是什么吗?

网址: 想知道竹林经营管理措施都有哪些?快来这里看全解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77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栽竹林管理要点
下一篇: 竹子成林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