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父亲》《老屋》

《父亲》《老屋》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订阅本刊

父亲二三事

如刀的岁月无情地剥去了父亲的韶华,春去秋来寒尽暑往不经意地蓦然回首吃惊地发现父亲已八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年事已高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忙里偷闲回去探望总是打起精神与我们拉家常。精神好些时常朗声背诗文且戏谑说:“俗话说‘贵人多忘事,我不是贵人,所以还记得这些诗。″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默默祝愿老父亲新的一年健康快乐!灯下,不由忆起父亲二三事。

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经常开批斗会。那时农村给各家各户划成分:最穷的成分最低也最光荣的是贫下中农,稍富点的为富农,地多靠剥削压迫别人生活的是地主,若再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横行霸道的是恶霸地主。开批斗会时地主常被五花大绑,戴着高帽游街,高帽上写着“吸血鬼xxx″“恶霸地主XXX″,且有振臂高呼者“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应者山呼海啸。被斗者颜面扫地,威风全失,臭名远扬。我们村中有一地主,因罪大恶极已被镇压。批斗会时公社里找不到批斗的对象只好去批地主婆。这地主婆从未做过坏事,很善良,经常瞒着地主周济穷人。但"恨乌及屋″,只好斗她。批斗挺狠的,要跪在碗碴子上,一跪几个小时,痛苦不堪。当时虽有许多人抱有同情心,但都恐惹火烧身,不敢稍有微词。父亲当时是大队干部,公社开批斗会之前往往事先得知消息,便告诉其子,让她在膝盖处套上棉垫子,免得硌伤。这在当时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弄不好会落个“立场不鲜明″的罪名,吃不了兜着走,谁敢做?父亲做了!

参加工作后家中地少人多粮食产量低,粮食往往不够吃,特别是春上青黄不接时更是难熬。有一年家中眼看断炊我借了几个同事的购粮本买了两袋玉米,大架自行车驮着,车胎压扁,累得胳膊酸腿肚子抽筋运回家,然后花十块钱买两瓶鹿邑大曲,一斤猪头肉一袋花生米四碗酸汤面请同事大吃大喝一顿。散席后兴冲冲顾盼自雄回去看那两袋引以为荣为豪的玉米时,却发现少了一袋,我吃惊地问正在煤油灯下看书的父亲:″那一袋呢?″父亲抬起头,淡淡地笑了笑说:“给你五申大爷送去一袋,他家也急。”我愕然无语之后旋即释然一一父亲的善良,我懂!

日子如水流去,兄弟几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接父母来城里住,住了几年后非执拗地回老家。父亲在老家挺舒心,手中不缺零花钱,左邻右舍前村后庄年龄差不多的常来家串门,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其乐融融。看到村中有年迈穷困之人常掏出五十一百的帮帮人家,虽不能济大用但也可解一点小急。父亲常说:“百善百祥,百不善百殃。″这句话,有道理,我们信!父亲就是一位“百善百祥″的践行者。

愿父亲长命百岁,余生安好!愿天下所有善良的老父亲老母亲“百善百祥”!

 老屋

    如躬耕一生的一头老牛,伤痕累累,东撑西支的老屋訇然倒下。旧址上已盖起三层装饰尚显精美的楼房,但对老屋的思念并未因岁月的流逝与静好而淡化,反如一壶珍藏多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几十年前,老家盖房,不像如今,挖地槽,排钢筋,灌水泥,铺板浇顶。那时,打地基用夯,木夯,一大木桩,底平,上拴几绳,提绳夯起,松绳夯落,且有一扶夯之人掌握夯的走向,扶夯的人一来要喊口号,鼓舞众人,“夯起,夯抬,加把劲哟,撂起来!”,二来扶夯人有精彩表演,常在夯下钻来钻去,看得人胆战心惊,手心冒汗,眼花缭乱,赞声不断。地基打好,富户多摆上几层砖头,穷户则直接垛墙。垛墙先和泥,泥里掺些麦秸,翻来覆去地捣腾几遍,均匀后开始打墙。然后上梁,上梁时要放鞭炮的,且梁上贴有写有大吉大利之类字句的红纸。上梁后主家要款待众人,虽酒薄菜淡,但在那一穷二白的日子里,人人期盼,大家吆五喝六,猜枚划拳,喝得热火朝天,直至月上中天,妻呼子唤,才意犹未尽转回还,且边走边唱“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我穆氏桂英",惹的一个庄的后波及多个庄的狗乱叫。上梁之后,摆椽子,苫麦杆,大功告成。看着新起的茅草屋,主人家如儿子中了状元般一脸略显矜持的自豪。

    老屋优点特别多,因厚墙草顶,冬暖夏凉。冬日屋顶积雪盈尺,屋檐冰琉璃数尺,但屋内仍温暖稍次于春。夏日,狗热得趴在阴凉处吐着舌头,屋内却凉爽如秋。常曲肱为枕,躺在绳床上睡觉(那时很少人家买得起席的),硌得脊背上纵横交错道道红印,睡得香香甜甜。清晰地记得母亲一边轻摇蒲扇一边哼唱儿歌哄子入睡的情景“小乖乖,睡着吧,狼来了,娘打它”,孩子渐入梦乡,母亲的扇子越摇越慢,亦入梦境。好一幅“老屋母子夏睡图”。

     但老屋的缺点也很多,草苫的屋顶,经不起风狂雨暴。常记起狂风肆虐,暴雨如注的夜晚。风卷走了茅草,雨灌进屋内,炸雷一个接着一个,闪电如火蛇般在如墨的天空中疾走,父亲不顾风狂雨骤,拿塑料布去盖住漏雨处,找几块断砖压住。母亲护住如受到惊吓瞪大了眼睛抖抖索索的小鸟般的孩子,在凄风苦雨中度过那难以成眠的漫漫长夜。草时日稍长,易糟,防雨效果差,须重新铺,且草中常有孳螬(一种白白胖胖常隐于粪土腐物中的害虫),老家一人儿子成媒待客,家境贫寒,稀汤寡水的上了一碗又一碗,极难见荤,上最后一道汤鸡蛋汤时,一个大孳螬不偏不倚,直直地从房顶草中落入热汤内,汤水四溅,孳螬一命呜呼,来不及翻个白眼便浮在汤面上,一个近视眼的客人拿起汤匙高兴地舀起并大呼小叫“快舀,终于上肉了″,一口吞下并飞快吐出,惹得一桌人笑出了眼泪,主人得知原委恨不得钻入地缝。自那以后,省吃俭用,砸锅卖铁,把草换成了瓦,那时称之为土瓦房,在农村已是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了,有这样房子的人家,媒人给孩子提媒时就会多一道说词“呀,他家可有了,三间瓦房,好几袋子麦,红薯片子一大站子(站子相当于现在的粮囤),闺女嫁到他家,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呀!″

    老屋里注满了亲情。那时生活极为贫困,少年不知肉滋味,为赋新词强说肉。同村有一户,稍富,有一次,他家过油,他家的孩子拿着一小块肉炙拉子(过油后的肉渣),来到我们几个跟前炫富,咂一小口,便哆嗦一下,挤眉弄眼地说:“呀,香,香得打哆嗦!",我们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又强咽下去,眼睛直勾勾地把那肉炙拉子吃了好几遍,羨慕地看着他一蹦一跳地又去拿肉炙拉子。回家便闹着也要吃肉,母亲咬咬牙把用来换盐的鸡蛋,掐的草辫子卖了,割了一小块肉,在老屋东间厨房里,在我们期盼的眼神中看那添得有些夸张的一锅水中肉在翻腾,很久很久,肉熟了,又加些白菜,细粉,豆腐,老屋中溢满香气,透过窗户,氤氲到四邻八舍。母亲给我们盛了稠稠的一碗,等我们吃得肚儿滚圆的时候,看到母亲在喝汤,汤稀得能照出人影。冬日,天寒地冻,我们躺在老屋土坑上暖暖的被窝中,听着母亲拉风箱做饭的声音,心中有着满满的幸福,母亲把烧的红薯送到我们手中,母亲笑吟吟地看我们吃红薯的情景,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风雨剥蚀,鼠掏虫蛀,老屋,饱经沧桑的老屋如同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老人,怀着对我们的留恋永远地去了。但老屋在溢满泪水的眼中仍是那样清晰!

作者:

陈国明,鹿邑博德中学校长兼语文教师,爱好广泛,幽默诙谐,更爱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愿他的文章能带给您一片欢笑,一点感悟,还有那份心底的宁静!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724

扫描关注**订阅

相关知识

王天霞:时光悠长,老屋情深
童年的记忆--- 老屋,老院,老家。作者:姚增民
2012园艺设计大赛31号参赛作品——老屋情结
《山村老屋4深林魅影》第二章戏殇线索解密流程解谜步骤推荐
老屋的影子:小食物
【美文悦读】陈忠实:父亲的树
“润方家谱杯”征文|栀子花香
12.下列结构都是你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他们当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洋葱表皮 B.杨树的叶子 C.西瓜 D.月季花——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樱桃树开花咯
父亲节送什么花给父亲,送父亲什么花,送父亲的花,给父亲的五种鲜花

网址: 《父亲》《老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117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诗《哲理》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
下一篇: 墙草根的功效 墙草根治痈疽疔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