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flower”、“blossom”的命名源自风吹的声音,风吹花开,本义为“吹动、膨胀”;汉语“花”的命名源自圆形果实的滚动之音,花开结果,表示“球形的花蕾”或“圆形的花骨朵”。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就是语言之根。这就是命名具有理据性的根本原因。
二、汉语命名研究综述
命名研究或名物研究是传统训诂学的专门之学。所谓名物,早期专指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界生物名称,后来才扩展为车马、宫室、衣服、星宿、山川以及人的命名等领域[1]。我国古代辞书多重视名物的收集与训诂,如《尔雅》、《方言》、《释名》及《说文》等,尤其是《释名》,其书二十七篇中有近90%的篇幅训释名物[2]。可以说名物研究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分支。正如殷寄明指出的:“训诂学史上有《尔雅》类、《释名》类著作近二十种,对名物称谓的考释成为专门之学,名物学是古代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扭结点[3]。”然而到了近现代名物考证渐渐受到冷落,甚至被人忽略。究其原因,就是命名的理据考证历来是训诂学中公认的难题,训诂学家们对名物是否皆有来源也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拟声是语言之根,拟声词的原始音义是模糊的、多义的,然后语义逐渐分化,语音随之变转,但无论是音变还是义变都是有规律的,所以万物皆有其名,名物皆有来源。如王国维在《< 尔雅 > 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中总结:“凡雅俗古今之名,同类之异名与夫异类之同名,其音与义恒相关。”[4]
三、汉字“花”的音义联想
1.“花”的形义
“花”本作“華”,“華”是“花”的本字,如今简化为“华”。故“华”也表示花朵艳丽之意,引申为“光彩”、“美丽”、“繁荣”等,如《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而“花”则是“华”的后起俗字。王卫峰( 2006)提出“‘華’指花或者开花,均与花的开放、放大特征有关,‘華’源自盛大、张大之义。其后因之而有華美、華丽义”。[5]
综上所述,从形义的角度来看,“華”字为花的象形,本义为“花”。至于是否是葫芦科植物的花,还需从音义的角度进一步考证。随后,“花”的本义开始引申用于抽象意义,指“光华”、“华丽”、“繁盛”等,但都与花朵艳丽、花的盛开等特征相关。
2.“花”的音义来源
“華”的音源自“瓠”,是“果”“瓜”音义分化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 庖羲)、女娲,据闻一多考证,其名称来自匏瓠、瓜,二者都是葫芦,所以
相关知识
“花”的汉英命名理据研究
清初花卉的命名理据及命名特点——基于陈淏子《花镜》的个案研究 优先出版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景区简介汉英翻译研究
汉英花卉植物词隐喻对比研究
植物名称的因类制宜翻译法探索
汉英花卉植物词的文化诠释.pdf
夏纬瑛先生的
分析汉英花卉词语文化内涵对比
杨柳木命特点 杨柳木命是什么意思?这个命好不好?
网址: “花”的汉英命名理据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1246.html
上一篇: 月季花的名称由来 |
下一篇: 趣味英语起源论第498期:f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