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冬至诗话:踏雪寻梅,辞旧迎新

冬至诗话:踏雪寻梅,辞旧迎新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子,太阳黄经达270度,一般于每年公历12月21到23日交节。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大如年”,我们的祖先会在冬至进行隆重的祭天祭祖仪式及辞旧迎新的活动,与现在我们春节的习俗非常相似。官方会放大假,《后汉书》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前后,要休养生息,百官暂停工作。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不管穷的、富的,在这一天,都要换上新衣服,置办些好吃的,祭祀祖先,邻里亲戚之间会互相问候、致意。

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这三候都与阳气初动有关,一候时因为感受到一阳始生,蚯蚓由原来的屈首下向变为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二候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时山中的泉水因气温上升开始流动。

节气记录下最微妙的阳气初动现象,但在我们的实际感受中,冬至还是引领着寒冷的冬季缓慢进行。尤其在北方,冰天雪地中,我们能见到的绿色植物有限,更不要说散发着芬芳的花朵了。诗人却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些细腻、敏感的心灵,就这样盯着大自然,观察着,看冬天从哪里一步一步走向春天。梅花在大雪中悄悄绽开了花蕊,却躲不过诗人的眼睛。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和雪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不知该如何评判高下,只能放下手中的笔。梅应当逊让雪三分晶莹洁白,但是雪却输在没有梅那一段清香。

卢钺,字威节,福建福州人。梅与雪都是寒冬和早春时节的景物,诗人说这二者“争春”并且“未肯降”,结果连诗人自己都犯了难,拟人的手法使诗歌变得生动活泼。后两句则在对比中突出了雪与梅各有千秋。“三分白”和“一段香”将原本不可测量的色彩与气味变得具体、有形,实在是别出心裁。

梅花有白如雪的,也有黄如蜡的,你可曾见过黑如墨的墨梅?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画上是我家洗砚池边的一棵梅树,每朵绽开的梅花,都是水墨留下的淡淡痕迹。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只愿留下香气,充满天地之间。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冕,浙江诸暨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人家放牛。一个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他发现满湖的荷花格外鲜艳。从此,他经常更仔细观察荷花的形态、颜色,开始练习画荷花。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他画的荷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王冕画了自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但把梅花改了颜色,想象它们被水墨洇染成墨色的了。他也是借此纯美淡雅的墨梅形象,赋予它不慕名利、清雅高洁的品格,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

我们很多人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世界,或者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更多的人,即使不会画画,我们也会默默地在心里勾画着一些美好的期待。王冕的成长故事,表达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信奉的精神,就是勤奋、专注,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即使是黑色的梅花,只要有清澈的品格,香气自然也充满人间。纵然成长中千难万险,只要自己不放弃,坚持一份美好的追寻,也终会有收获。

古人常以花喻志,陶渊明偏爱菊,周敦颐爱莲,陆游一生酷爱梅,写有大量咏梅诗词。他在《梅花绝句》中写道“一树梅花一放翁”,梅仿佛是他的化身。他的《卜算子·咏梅》更是咏物言志,表达自己的高洁情志。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清] 吴昌硕《墨梅图》

驿站外断桥边,寂寞无主的幽梅孤独开放。日已落,黄昏至,它独自忧愁,忍受冰冷的风和雨。无意争夺春芳,任凭百花嫉妒。即使凋零碾落成泥尘,它依然清芬如故。

梅花傲霜雪,凌寒风,清幽绝俗,素来是志向高洁、傲骨脱俗的象征。词的上阕描写梅花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不是庭院里种植的被人爱护的梅花,而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野梅,独自承受着黄昏忧愁,忍受着风雨霜雪。生存环境愈是凄苦,愈显示出其品格的高洁。下阕写其“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的精神气质,表达词人如梅花般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情怀。

陆游一生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但即使如此,他在弥留之际依然“但悲不见九州同”,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坚守高洁的品格,独立不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梅花往往开在偏僻、清冷之处,它像君子一样卓尔不群、高洁坚韧。中国人喜欢梅花,欣赏梅花这份凌霜傲雪的坚韧。许多父母会给孩子的名字里用个“梅”字,也是希望孩子能像梅花一样,经受住人生的雨雪霜寒,开出属于自己的一瓣馨香吧。像张桂梅,真的也就做到了。不只自己如伫立在冰天雪地中的一株梅花,还带出了更多坚强美好的女孩子。她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坚韧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习,学成之后,在各行各业勤勉地工作,像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暗香。就像王安石写的这首《梅花》一样: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至,是光明最短的一天,但我们不必害怕,在最黑暗、最艰难时,最美丽的花朵正在绽放。踏雪寻梅,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心底的那株梅花。为自己画一幅素梅图,每天描上一笔,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寒冷的冬季会过去,而我们,一定也会像梅花一样,含香绽放,充满了勃勃生机。


冬至前后的颐和园十七孔桥(摄影:李晨)

人文社科编辑室供稿

文中插图、音频来自人教版必备古诗文系列图书

相关知识

冬至诗话:踏雪寻梅,辞旧迎新
文化中国行·国宝说节气|冬至,来古画里踏雪寻梅
冬至丨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时
这些踏雪寻梅图,美得沁人心脾
诗中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梅花香摄影图片】生态摄影
踏雪寻梅万里春——清代黄慎《踏雪寻梅图》轴赏
【踏雪寻梅摄影图片】南京梅花山生态摄影
蜡梅:凌寒迎冬至 无关腊和梅
踏雪寻梅、滑冰、冰嬉……下雪后,看古人的生活

网址: 冬至诗话:踏雪寻梅,辞旧迎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62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
下一篇: 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