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红豆杉的速生培育与土壤选择研究

红豆杉的速生培育与土壤选择研究

    红豆杉的速生培育与土壤选择研究    冯新越摘要:在介绍红豆杉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地选择、土壤处理、播种、浇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种苗移植营养袋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对种苗移植到不同土壤(棕壤、砂壤、混合壤)营养袋的高度和地茎生长情况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测定了3种土壤生长的红豆杉种苗高度和地茎,统计了成活率,结果表明:棕壤红豆杉的高度和地茎生长迅速,效果显著,成活率高关键词:红豆杉;土壤;育苗;高度;地茎;生长,成活:S791.4:A:1674-9944(2018)04-0060-051 引言红豆杉(Taxuswallichina)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树木,又名喜马拉雅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紫金杉等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被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藏,玉溪市新平县有野生分布,园艺红豆杉分布于玉溪各县区红豆杉为优良的环境绿化树种,四季常绿,树体高大,树干挺拔,大枝开展,小枝密布,枝繁叶茂,姿态万千,形态婆娑果实球形,形如相思豆,神似红樱桃,罗列在树枝上,分散在树叶间,呈现出万绿丛中点点红的自然景观树叶绿荫葱郁,碧波浩荡,果实红似火星,灿烂辉煌,果实与叶片红绿相间,色彩明晰,相映成景,景色秀丽。

红豆杉为优良中药材,根、茎、枝、叶、皮、花、果实等全株均可人药.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温肾通经之功效.能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产后瘀血、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红豆杉植物体内含有紫杉醇(Taxol)等高效抗癌活性物质成分,是目前已知的特效抗癌药物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大多在林中散生,生长速度缓慢,很长时间以来,地球上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资源本次选择3种土壤装入营养袋.移植红豆杉苗,对红豆杉苗的高度和地茎生长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统计成活率,筛选出红豆杉生长快速和成活率的土壤,对于培育红豆杉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绿化、彩化、美化、优化生态环境,为抗癌治病提供医药原料,具有极其重要作用2材料与方法2.1材料红豆杉种子,50度白酒,赤霉素,KMnO4,营养袋(15 cm×20 cm),棕壤,砂壤,混合壤,pH值试纸,直尺,用游标卡尺,SPSS软件等2.2 方法2.2.1 种子采集与处理10~11月份种子成熟,果实呈鲜红色为采集种子最佳时间,及时采收种子,立即除净种皮选择通风房间,用湿河沙(水分以手捏成团,松手摇晃即散为宜)铺在地,沙厚约5cm,撤一层种子.铺一层河沙,在河沙中层积贮存种子。

翌年3月播种前,将种子从河沙中分离出来,铺在水泥地上.用鞋底将种子反复磨擦损伤,使种子易透水白酒和40℃温水按1:1比例混合,泡种20 min,捞出用500×1 0-6赤霉素浸泡24 h,诱导水解酶产生,打破休眠,把种子放在24℃温室内,促进发芽,等多数种子胚部露白时,即可播种2.2.2 苗圃地选择红豆杉喜酸性土壤生长,注意选择苗圃地苗圃地为非酸性土壤时.要更换地块,选择土壤团粒结构优良,土质疏松,微酸性土壤(pH值为5.8~6.8之间)最佳,中性土壤次之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或坡度小于8°、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块2.2.3土壤处理做苗床前1个月,翻挖土地,深度20~30 cm清除石块、树根、杂草和杂物,让阳光照晒碎土和疏松土层,将厩肥和堆肥晒干并粉碎制成千肥,每1 m2土面均匀撒3 kg干肥,翻挖土层,让肥与土混合均匀苗床长600 cm,宽120 cm,高25 cm,便以日常管理2.2.4播种3月份,床面均匀撒200粒种子/m2,喷洒0.1%KMnO4液,用木板压平种子.用火烧土覆盖种子,用干松毛覆盖苗床,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观察多数种子发芽时.揭去松毛。

用遮荫网搭棚,透光度在40%为宜,防日灼和干旱,遮荫时间15 d为宜,遮荫时间过长,种苗缺少光照,种苗生长细软嫩弱2.2.5适时浇水早晚浇水为宜.保持土壤湿润土壤不能太干,太干不能满足种苗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不能太湿,太湿易遭受根腐病、猝倒病和立枯病等病害,引起种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2.2.6 及时除草和施肥及时清除杂草,除早、除小、除了,连根清除大部分种子出芽后,每隔5d施肥一次,施尿素浓度按0. 01%浇苗,晴天施肥在1 7:00后或阴天进行.晴天施肥容易挥发芽生长成苗,加入普钙和磷酸二氢钾等其它肥料,混合物肥料浓度仍按0. 01%施肥移植前7d不施肥,施肥后种苗新陈代谢加快,树液流动快,移植苗时,根系受伤,树液流出数量大,影响移植营養袋种苗成活率适时施肥,为种苗生长提供充足营养,利于种苗快速生长,提高种苗免疫力.抵御各种病虫草害2.2.7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为根腐病,选择70%多菌灵,配制成900倍液,3~7 d喷药1次防治种苗根部虫害多为蛴螬啮食,选择白僵菌粉(100亿个孢子/g),配制1200倍液浇灌根部防治.或选择75%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5%异丙磷乳油,配制1000倍液浇灌根部防治。

2.2.8 营养袋土壤设置3月份,选择棕壤地块和砂壤地块,清除杂草和杂物,深挖土壤.让阳光照晒碎土,按照粉碎干厩肥4 kg与100 kg土壤的比例.将二者混合均匀,配制成营养袋棕壤和营养袋砂壤,以上述施肥棕壤和砂壤,按照1:1比例混合配制成营养袋混合壤使用pH试纸测定酸碱性,测定棕壤pH值6.2为酸性,砂壤pH值7.0为中性,混合壤pH值6.6为微酸性对3种土壤分组,分别装入营养袋,每组装土壤3000个营养袋,共9000个营养袋,配制成棕壤、砂壤和混合壤营养袋,分组置于同一地块中,进行统一管理2.2.9 种苗移植营养袋5月份,苗长到高度约60 mm,选择高度比较一致的种苗,移人3种土壤营养袋移苗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用遮荫网搭棚,以免日照过强而造成种苗日灼,遮荫时间以40 d为宜对3组种苗进行统一管理,实施相同的遮荫、水肥、杂草清除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2.2. 10 种苗生长测量与成活率统计9月份下旬,对3种营养袋土壤生长的红豆杉苗,分别随机抽样50株,用直尺测量高度(表1),用游标卡尺测量地茎(表2),统计成活数量并计算成活率=成活数量/3000×100%(表3)2.2. 11 数据AN()VAW分析将原始数据导人Excel2016软件处理,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ANOVA分析检验,STATISTICS DESCRIPTIVES EFFECTS HOMOGENEITY/MISSING ANALYSIS /POSTHOC=LSD ALPHA(0.05),分析检验结果见表4~11。

3 结果与分析3.1 结果由表1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情况可知:棕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速度最快,砂壤红豆杉高度生长速度最慢,混合壤的高度生长速度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由表2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情况可知:棕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速度最快,砂壤红豆杉地茎生长速度最慢,混合壤的地茎生长速度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由表3营养袋土壤生长的红豆杉树苗成活率统计可知:棕壤生长红豆杉的成活率最高,砂壤生长红豆杉的成活率最低.混合壤生长红豆杉的成活率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由表4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描述可知:棕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均值最大,砂壤红豆杉高度生长均值最小,混合壤的高度生长均值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由表5 ANOVA分析数据可知:显著性P值为0,小于0. 05显著性水平值,认为3种土壤对树苗高度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水平由表6树苗高度方差齐性检验数据可知:P值为0. 167.大于0.05显著性水平值,满足检验假设条件由表7树苗高度均值多重比较可知:3种土壤对树苗高度生长均值作比较,P值为0,小于0. 05显著性水平值,3种土壤对树苗高度均值影响显著,均差数值大,差异显著由表8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描述可知:棕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均值最大,砂壤红豆杉地茎生长均值最小,混合壤的地茎生长均值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

由表9ANOVA分析数据可知:显著性P值为0,小于0. 05显著性水平值,认为3种土壤对树苗地茎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水平由表10树苗地茎方差齐性检验数据可知:P值为0. 661,大于0.05显著性水平值,满足检验假设条件由表11树苗地茎均值多重比较可知:3种土壤对树苗地茎生长均值作比较,P值为0,小于0. 05显著性水平值,3种土壤对树苗地茎均值影响显著,均差数值大,差异显著3.2 分析3.2.1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均值分析表4分析数据中,在均值的95%置信区间,高度均值按降序排列:152. 38(棕壤)>119. 96(混合壤)>100. 64(砂壤),棕壤对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影响最大,高度生长速度最快;砂壤对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影响最小,高度生长速度最慢;混合壤对红豆的高度生长影响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3.2.2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单因素分析表5分析数据中,组间平方和为68355. 773,组内平方和为278. 180,组间平方和的统计量观测值F为1080. 179,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如果显著性水平取值0. 05,P值<0. 05,则认为不同土壤对红豆杉的高度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

3.2.3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方差齐性检验分析表6分析数据中,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F为2. 836,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062,如果显著性水平取0. 05,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认为样本数据之间的方差是齐次,满足方差分析齐性检验的前提要求3.2.4 不同土壤对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均值多重比较分析表7分析数据中,用不同土壤红豆杉的高度生长均值进行一一比较,在SPSS Statistics全选用了LSD方法中的标准误,在95%置信区间,观察和发现各个比较方法在检验敏感度上的差异,显著性P值均为0,P值<0. 05,认为3种土壤对红豆杉的高度生长都产生了显著影响3.2.5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均值分析表8分析数据中.在均值的95%置信区間,地茎均值按降序排列:30.2(棕壤)>25.7(混合壤)>20. 08(砂壤),棕壤对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影响最大,地茎生长速度最快;砂壤对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影响最小,地茎生长速度最慢;混合壤对红豆的地茎生长影响介于棕壤与砂壤之间3.2.6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单因素分析表9分析数据中,组间平方和为2570. 813,组内平方和为4651. 22,组间平方和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79. 254,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如果显著性水平取值0. 05,P值<0. 05,则认为不同土壤对红豆杉的地茎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

3.2.7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方差齐性检验分析表10分析数据中.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F为0. 416,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661,如果显著性水平取0. 05,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认为样本数据之间的方差是齐次,满足方差分析齐性检验的前提要求3.2.8 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均值多重比较分析表11分析数据中.用不同土壤红豆杉的地茎生长均值进行一一比较,在SPSS Statistics全选用了LSD方法中的标准误,在95%置信区间,观察和发现各个比较方法在检验敏感度上的差异,显著性值均为0,P值<0. 05,认为3种土壤对红豆杉的地茎生长都产生了显著影响3.2.9 不同土壤生长红豆杉苗成活分析表4统计结果中,对3种土壤生长的9000袋红豆杉苗成活率降序排列为:92%(棕壤)>81%(混合壤)。

相关知识

东北红豆杉资源拓展低能耗优质盆花培育研究
红豆杉速育法
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及培育方法与流程
红豆杉的人工培育 【20年南方红豆杉】
试论红豆杉苗木培育与造林技术
红豆杉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速生桉,Fast
红豆杉盆景培育与养护
红豆杉盆景的土壤选择要求
速生桉树有哪些,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

网址: 红豆杉的速生培育与土壤选择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89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红豆杉用多大的盆合适
下一篇: 红豆杉盆栽的选择与养护(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