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园艺大国。蔬菜、果树和花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为简求飞第一。2004年园艺作物来自栽培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15%,而园艺产品(她含茶叶)产值约为7 000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近20%。2005年园艺产品出口额为71亿美元(含食用菌),贸易顺差为63亿美元。园艺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令感便型产业,约有1.7亿农民直接从事园艺生产。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蔬菜收入就达37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因此,发展园艺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360百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巨大,不仅是保障城镇居民对副食品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改善和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出口贸易中,园艺产业是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之一。
在中国设立的重大科技计划中,如"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国家新技术引进计划以及一些事完识钱还又确快蒸省、部级重点研究计划中,都列有与园艺作物有关的研究课题,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用于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有4个与园艺作物有关的专业研究所,在全国32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设有园艺(果树、蔬菜担很图练针压使罗盟、观赏园艺)研究所慢命刑从维身(室),32所大学设有与园艺学相关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事园艺学研究的科技人员约5 0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园艺架留学会是由中国园艺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30年。学会下属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西瓜和甜瓜4个专业委员会。注册会员4 300 余人,团体会员单位39个。编辑出版学术期刊《园艺学报》,一些地方性学会或会员单位亦编辑出版相关的技术或科普型刊物。
中国果树学科发展迅速。种质资源研究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育种规模逐渐加大,一些现代育种手段开始应用苦卫模北列证致于育种实践。果树作物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等取得快速进展;以果实套袋为代表的新的栽培技术普及迅速,效果显著。光能利用、水分生理和果实品质发育等果树心界促龙粒音厚矿栽培生理研究重新出现生机。以春提早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培为代表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兵岩备烟影,迅速普及;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逐渐深入;果品位围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果汁、制罐等果品加工业快速崛起,迅猛发展。
中国蔬菜学(含蔬菜作物、食用菌、西瓜和甜瓜)应用技术及应用理论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和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细胞工程、分子育种等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在日光温室等保护地和中国特有的珍稀蔬菜的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应用技术研究中刻问着计,更重视蔬菜生产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关注蔬菜学科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基础性研究逐步得到加强。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花卉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配套的花卉生析称产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中国花卉业正由传统的花卉生产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转化,对新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新品种任月定术、新的生产资料产品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科学技术为花卉产言务何首地病宜主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观赏园艺种质资源研究基本还处在绍调查、搜集和整理阶段;已经培育出一批实用的新品种,但在实斗苦洋际花卉生产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所占比例较低,从国外引进品种的占速校河宽酒挥上酸有率较高;已经研究推广了主要观赏园艺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但对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整合研究重视不够,导致花卉单产和质量与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05财留四料调-2007年度园艺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2005~2007年选育出号20种果树的新品演助种67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砧木资源圃、新疆、云南名特果树、东北寒地果树资源圃进一步充实完善,保存近万份果树资源;建气市源路处已煤听府成世界基因型最多的柑橘离体材料库;果树高效设施促成栽培或延迟采收技术迅速推广应用;果树栽培管理逐步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对果树发育生理、营养生理、生态生理(包括逆境生理)、栽培垂生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设晶病尤其在柑橘细胞工程育脸镇受粉新供参向展种、柑橘加工新技术和荔枝花芽分化、品对京春种的RAPD分析和采后生理、果实发育和裂果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突出;组培快繁互害紧后技术普遍应用于工厂化快速育苗实践;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初步进展。"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柑橘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蔬菜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体系已基本建成,并开展了资源创新研究;育成200多个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或适宜保护地栽培,或适宜作加工用的专用新品晚校吧参台门举么种并推广应用;白菜、甘蓝、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获得突破并开始规执之倍临点独立必模化制种;蔬菜常规育种技术已开始和生物技术结合,小孢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用于优异种质创新,已构建了主要蔬菜的分子标记遗传图副买后静群层科谱,一批重要性状的相关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获得了标记;蔬菜保护地栽培已经形成了多种设施类型的,适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周年配套设施栽培生产体系;采用农艺技术、生物和物理措施等组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在蔬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研究方面也有新的进展;蔬菜产品品质的检测体系不断完善。2005~2007年获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量背侵限环社准集厂没、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传统名花如梅花、牡丹、荷花、月季、兰花等的野生分布、品种类型、育种价值,制定紧你答感文怎究究士了较为科学的分类系统;已经建立了牡丹、月季、梅花、菊花等花卉的种二矛说宣质资源圃;利用转基因技术对主要花卉植物菊花、草原龙胆等进行基因工程技营绝答念术研究,并在花发育基因的克隆和转化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阶段性成果;研究了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等的设施栽培技术、球根花卉的复壮技术、脱毒快繁种苗生产技术、花期调控盐投技术等,已用于一些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出了鲜切花的"冷它愿息报立没染上冲链"流通技术体系与措施;研究了观赏植物对城市生棉海态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园林绿化中观赏植物配植的模式,定量研究了观赏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磁仅者广善较北延朝露需2007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关学科发展相比较,虽然中国示带器果树种质资源丰富,但对往景优让款赵套众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尚欠深入、系统,果树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果树育种投入的技术力量较多,育种规模大,但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吻合程度不够,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狭窄,因此育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良品种少;应用基写拿形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衔接不够;果品商品化处理、保鲜和加工方面研究的工作基础、设备条件和队伍素质与带指措切王架世界平均水平尚有相当大业的差距;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有待深入,如对果树良好农业规范(GA占增有局江晶怎州由向序P)、果树生产综合管理(IFP)等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相关研究有待加强;果树生产机械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引进和创新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明确,与婷航讨厂很才谁日套蔬菜学有关的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有长期稳定的支持,因此,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进展迅速,能为企业等单位持续不断地提供新材料、新种质、新技术,所以能不断推出具有不同特色和明显市场优势的品种。中国应用基础研究薄弱,育种材料创新和基因定位、分子育种等高新技术研究滞后,所以育成品种的相似系数高、育成的突破性品种少。发达国家着力发掘、提高设施蔬菜作物的生产潜能和对栽培环境的调控能力以及对水、肥、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设施蔬菜研究的重点并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中国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单产低,品种的种性优势不高,连作障碍时有发生。所以,因地制宜地研究并开发有创新性、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设施蔬菜关键和配套技术是当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发展综合生产与保护(IPP)技术系统是国际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IPP的核心是基于农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而中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依赖于化学农药,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全程监控技术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花卉种质资源研究,重视商品品种育种中的关键性花卉种类、新花卉的研究与开发。中国在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进行开发推广的研究工作非常少,可用于花卉生产的野生花卉不多。国际上分子育种已经在植物花色、花型和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抗性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许多观赏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已获得了转化体系和转基因植株。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变异组合,有望在近期获得上市的转基因花卉。中国花卉育种仍主要靠常规杂交育种、系统选育育种,育成的良种较少,许多重要的切花、盆花多为国外品种。将温室环境控制、肥水灌溉及温室生长的实际情况(图像、录像)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可实现花卉生产的异地诊断和异地环境控制。这种技术是将花卉生长监控及生长环境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耦合在一起的现代化花卉生产技术,代表了国外现代化花卉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中国研究人员虽然已经进行了现代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示范,但因相关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缺少成套技术的组装,所以花卉生产基本还处在经验层面。
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及营销学。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
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引
类别
学科代码及名称
学校名称
二级学科
090201果树学
西南大学
090202蔬菜学
东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090203茶学
安徽农业大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8所,本次有1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2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90
10335 浙江大学
8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85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8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1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7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76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73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72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70
10020 北京农学院
68
10758 新疆农业大学
11117 扬州大学
66
10759 石河子大学
65
10061 天津农学院
64
10467 河南科技学院
10589 海南大学
相关知识
园艺学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园艺学
【#园艺学老师谈蝴蝶...
园艺学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技巧
园艺学包含哪些专业?属于农学门类,那是不是很好考呢,来看看吧
老书的故事·33丨《果树园艺学》:田间开出的花
园林技术和园艺技术有什么区别 – 手机爱问
园艺专业学习教学计划.docx
园艺教育专业解读
花园百科:一步一步学园艺
网址: 园艺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28.html
上一篇: 第一节书面表达假设你是明启中学的 |
下一篇: 园艺专业都学什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