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寿光园林鉴赏—花境景观

寿光园林鉴赏—花境景观

适合花境的植物
花境中配植多种花卉,立面丰富,景观多样化,花色、花期、花序、叶型、叶色、质地、株型等主要观赏对象各不相同,通过对植物这些主要观赏对象的组合配置,可起到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结构,增加植物物候景观变化等作用,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使花境具有季相分明、色彩缤纷的多样性植物群落景观。

1、穗花婆婆纳

形态特征:玄参科婆婆纳属,多年生耐寒草本,株高约45厘米。叶对生,披针形至卵圆形,近无柄,长5~20厘米,具锯齿。花蓝色或粉色;小花径4~6mm,形成紧密的顶生总状花序,花期6~8月。

生长习性:自然生长在石灰质草甸及多砾石的山地上。喜光,耐半阴,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良好,忌冬季土壤湿涝。



2、诸葛菜

形态特征:二月兰株高20-70厘米,一般多为30-50厘米。茎直立且仅有单一茎。总状花序顶生,着生5-20朵,花瓣中有幼细的脉纹,花多为蓝紫色或淡红色,随着花期的延续,花色逐渐转淡,最终变为白色。

生长习性:耐寒性强,冬季常绿。又比较耐阴,用作地被,覆盖效果良好,叶绿葱葱,一片碧绿,使人喜爱。



3、小龙柏

形态特征:树皮呈深灰色,树干表面有纵裂纹。树冠圆柱状。叶大部分为鳞状叶(与桧的主要区别),少量为刺形叶, 沿枝条紧密排列成十字对生。

生长习性:喜充足的阳光,适宜种植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



4、草木樨

形态特征: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主根深达2米以下。茎直立,多分枝,高50~120厘米,最高可达2米以上。花小,长3~4毫米,花萼钟状,具5齿,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于翼瓣。荚果卵形或近球形,长约3.5毫米,成熟时近黑色,具网纹,含种子1粒。

生长习性:耐旱能力很强,当土壤含水率为9%时即可发芽,耐寒、耐瘠性也强,也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5、金叶女贞

形态特征: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花期6月,果期10月。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生长习性: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逶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



6、五色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米,最高可达90厘米,常木质化,分枝少。叶对生,卵圆形,叶面彩色,因品种不同有黄、红、紫、橙、绿等各色斑纹。花期夏秋季,圆锥花序,花小,淡蓝或带白色。

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略耐阴;喜温暖湿润,畏寒;不耐干旱和水涝;冬季在15~20℃左右的温室内越冬,低温则出现冷害。夏季高温酷暑也生长较差,要注意喷水降温。在肥沃、干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较好。喜温性植物,适应性强,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稍加遮阴,喜充足阳光,光线充足能使叶色鲜艳。



7、矮蒲苇

形态特征:常绿多年生草本,株高120厘米,叶聚生于基部,长而狭,边有细齿,圆锥花序大,羽毛状,银白色。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要求土壤排水良好。用于园林绿化或岸边。



8、中华景天

形态特征:常绿,叶青绿色,叶细密紧凑,叶色灰绿,生长迅速。花白色,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光,适用于地被,屋顶,花境等营造。



9、品种狼尾草

形态特征:植株繁茂,株型紧凑,株高约250厘米,根系发达,密集,平均分蘖12.7个,最高达20个,成穗茎蘖4-6个,茎秆直立、圆形、节间短;叶片多,主茎叶片17枚,披针形,长67.2厘米,质地柔软、光滑、无病斑;穗状花序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



10、月季

形态特征: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茎有刺﹐奇数羽状复叶﹐四季开花﹐多深红﹑粉红﹐偶有白色﹐可供观赏。花及根﹑叶﹐均可入药。自然花期5至11月,花大型,有香气.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为好。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拥有一处四季繁华盛开的花园,是诗与远的惬意!

来源:寿光园林建设集团

相关知识

寿光园林鉴赏—花境景观
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在山东省第二届花境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多项大奖
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匠心打造立体花坛
明年市区将建20处园林花境景观
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崔永英入选2022年度“潍坊好人榜”
寿光园林建设集团:更换时令花卉 悦湖公园颜值再提升
花境景观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园林花镜景观的特点有哪些 园林花境景观设计要求是什么
寿光园林建设集团:打造“城市花海” 拓展 “幸福地图”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

网址: 寿光园林鉴赏—花境景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4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应对气候变化的花园策略
下一篇: 植物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