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持续高温晴热,降雨量偏少,有利于多种农作物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根据田间监测调查,当前我市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局部蚜虫开始严重发生,玉米螟、稻田福寿螺、茶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偏重发生,炭疽病、白粉病、介壳虫在经济作物上也逐步危害。
一、当前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一)虫害方面
1.蚜虫类: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蚜虫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繁殖迅速,局部田块已严重发生。蚜虫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生长受阻,并容易传播病毒病,需高度警惕。
2.玉米螟:当前春玉米进入抽雄扬花期,夏玉米进入拔节期,一代玉米螟在玉米主产区偏重发生,花叶株率由5月29日的3%上升至6月12日的12%,当前正值防治关键期。
3.稻田福寿螺:5月29日调查发现部分水稻田块偏重发生。福寿螺啃食秧苗和幼嫩分蘖,造成缺苗断垄,通知农户开展了防治,效果较好,但未开展防治的田块虫卵量继续增加,对水稻生产不利。
4.茶叶害虫:当前多数茶园采取台刈、深修剪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发生高峰期为害,但仍在采茶的茶园和新栽茶园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呈偏重发生态势,需要注意防治。
5.介壳虫、害螨:在柑橘、柚子、猕猴桃等经济林果上危害逐步加重,吸食枝叶汁液,诱发煤污病,削弱树势。
(二)病害方面
1.炭疽病:在辣椒、瓜类、豆类蔬菜以及部分果树(如柑橘、苹果等)上发生加重,高温高湿(雨后或露水重时)利于其流行,危害叶片、果实,造成落叶落果。
2.白粉病:在瓜类、茄果类蔬菜及部分果树(如葡萄、梨等)上危害逐步显现,高温干燥与高湿交替的气候利于其发生,叶片、果实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和商品性。
二、防控建议
针对当前病虫发生特点和天气状况,要抓住防治关键窗口期,科学安全用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一)玉米:重点防治玉米螟(心叶末期至抽雄前是关键)和蚜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溴虫氟苯双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玉米螟;选用噻虫嗪、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啶虫脒等防治蚜虫,注意兼防叶斑病、锈病。
(二)水稻:当前重点防控福寿螺。采用人工捡拾成螺和卵块,同时在稻田进水口设置拦截网。药剂防治可选用四聚乙醛(撒施)、杀螺胺乙醇胺盐(喷雾)等,注意用药安全,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同时关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
(三)蔬菜:重点防治蚜虫、粉虱(传播病毒病媒介)、炭疽病、白粉病等。
1.蚜虫/粉虱:选用吡蚜酮、噻虫嗪、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等。
2.炭疽病: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等。
3.白粉病:选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乙嘧酚磺酸酯、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等。
(四)果树(柑橘、梨、桃等):重点防治蚜虫、介壳虫、炭疽病、白粉病及小绿叶蝉(茶园周边果树)。
1.蚜虫/小绿叶蝉:选用啶虫脒、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
2.介壳虫:抓住若虫孵化盛期用药,选用螺虫乙酯、噻嗪酮、矿物油、松脂酸钠等。矿物油、松脂酸钠在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
3.炭疽病: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甲·肟菌酯、苯甲·抑霉唑等。
4.白粉病(如葡萄):选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乙嘧酚磺酸酯、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等。注意加强果园通风透光管理。
5.茶叶:重点防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以台刈和修剪为主要防控措施,药剂防治优先选用苦参碱、印楝素、茶皂素等生物农药,重发茶园可选用茚虫威、噻虫嗪、虫螨腈、螺虫·噻嗪酮等化学农药。注意采摘安全间隔期,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三、注意事项
(一)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方法施用,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
(二)注意与不同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发展。
(三)施药时做好安全防护,穿戴长袖衣裤、防水手套、防护口罩,避免高温时段作业,防止中毒中暑。
(四)施药后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至专业回收点,严禁随意丢弃或另作他用。
相关知识
加强当前主要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加强夏播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
加强冬季病虫害监测防治
加强豇豆病虫害监测防控指导
在线病虫害监测系统的优势有哪些?
广东农垦橡胶树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培训班在阳江市举办
综合防治当前香蕉病虫害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docx
网址: 加强当前主要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9639.html
上一篇: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监测预 |
下一篇: 全国农技中心:预计2023年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