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唐朝女性妆容探析

唐朝女性妆容探析

基金课题

唐朝女性妆容探析

——花钿的审美文化

臧婉婷

(,)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鸾镜晓匀妆,慢把花钿饰,真如绿水中,一朵芙蓉出”,描写的就是唐朝女子对镜贴花钿的场景。“士为知己

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气象万千的大唐盛世,经济快速发展,文学思潮到达巅峰,社会的稳定使女性对美的追求有独

到的见解,而花钿正满足了女性对美的不同要求,个个都闪耀着个性光彩。研究文本不能脱离时代,因此研究花钿这

项妆容技术也不应脱离时代。本文探析唐朝花钿的审美文化,从花钿的颜色、材质、样式及其在唐朝的发展变化等方

面,探究唐朝审美文化的趋向。

关键词:唐朝;花钿;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6-02

唐代妇女化妆的顺序大致为“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等自然形态运用到生活中,代表的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1]

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以现的审美文化。有成彦雄在《柳枝辞》中描写的梅花形

代化妆为例,最后一步往往是为了增加面部的光彩,可见贴花钿——“鹅黄剪出小花钿,缀上芳枝色转鲜”,虽然诗

花钿是唐朝女性化妆的重要步骤之一,贴近世俗的审美口人刻画的是发芽的柳叶,却以花钿的清新美丽比喻自然

[2]

味和审美需求。花钿又叫花子,以硬纸、金箔、鱼鳃骨、螺春色,表达出清新脱俗之感;还有张营的《捣练图》中表

钿壳、蜻蜓翅及翡翠等剪成花样,用呵胶粘贴于额头眉间。现的三叶草形花钿,表达了生活的舒适有度,享受自然情

花钿的起源一直都存在争议,有根据女俑脸上四排趣;还有《桃花仕女图》中展现的牛角形花钿,表现出女

原点而产生的战国起源说,有因《中华古今注》中“秦性的活泼开朗。在象形类的花钿中,取自然之物的特征,

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而产生的秦以人所创造的方法绘于额间,能看出自然之景与人造之

[7]

代起源说,有因出土的汉代陶俑额眉正中有圆形饰物而景相互融合的画面。

产生的汉代起源说,有因寿阳公主额间的梅花状花纹而花钿的不同样式能传达不同的审美文化,或追求极

产生的南朝起源说,也有与上官婉儿有关的唐代起源说简生活,不施粉黛,或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又或追求繁复

等多种起源说。本文不细究哪种起源说最为可靠,唐朝华美,表现出生活情趣。

[3]

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盛唐时代安定繁荣的社会下,花钿2…花钿在唐朝的发展变化

在唐朝可谓繁荣之极,无论是颜色还是样式都在唐朝得2.1…初唐

到了深远的发展。唐朝初期,国家刚刚成立,社会制度还在进一步完善

1…唐朝花钿的颜色、材质与样式中,此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但是传统文化的守

[8]

1.1…颜色与材质旧禁欲思想却没有得以完全消除,因此花钿在初唐以

花钿的颜色和材质众多,颜色大致有金、红、绿、黑等圆点类为主,圆点类的花钿既不会显得奢侈,又能为女性

几种主色,也有由主色衍生出的相关色,大多由鱼鳞、胭增加面部的精致感,呈现出极简淡雅的妆容,是自然风物的

[9]

脂、金箔片、珠玉、云母等材料制成。大多数花钿的颜色清淡之色。虽然圆点类的花钿增加了脸部的精致感,但

都取决于其材质,如用金箔片

相关知识

看《长安十二时辰》,解密唐朝女子妆容?唇妆,女性饰品,发式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唐朝女性口红有色号、唐朝口红揭秘古代女性的多彩妆容秘密
女性妆容
唐朝女性化妆特点:桃花妆的魅力与起源
花钿妆的由来:探索古代女性妆容的历史演变
日式妆容发展史:从效仿唐朝白面黑齿妆,到流行的日系小清新
青年人物|复原古代妆容,掀开隐匿历史
唐代女子妆容识别指南
唐代女性妆容中的花钿样式
刘亦菲花木兰妆容:揭秘诡异的北魏妆容

网址: 唐朝女性妆容探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27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知晓双色腮红:送给女友的最佳妆
下一篇: 化妆女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