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学家发现花朵传粉“小心机”

中国科学家发现花朵传粉“小心机”

中国科学家发现花朵传粉“小心机”

自然界中,许多开花植物要依靠蜂类传粉。静静等待蜂类靠近的花朵看似被动,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心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双全课题组发现,植物会采取化学防御策略,促使蜂类帮助传递花粉但不消耗花粉。相关研究4月11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黄双全课题组以熊蜂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采集花粉和花蜜时的异常行为:在川续断和大头续断两种植物的头状花序上觅食时,熊蜂只顾吸食花蜜,浑身沾满花粉却不收集。 “蜂的生长发育需要富含多种蛋白质的花粉。一般情况下,熊蜂不仅会采集花蜜,还会用前后足把身上的花粉‘打包带走’,运回蜂巢。”黄双全说到。 通过化学成分检测,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找到了熊蜂异常行为的原因:两种川续断属植物的花粉中含有名为川续断皂苷Ⅵ的有毒物质,不仅带有苦味,还会影响蜂类幼虫的正常发育。 为了进一步确定川续断皂苷Ⅵ对熊蜂采蜜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花蜜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皂苷,观察熊蜂的行为。他们发现,熊蜂会随机飞向皂苷浓度不......阅读全文

关于花粉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特征4

  发病年龄和特应性素质花粉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年龄以中青年患者为主,儿童和老年患者通常较为少见。花粉过敏性哮喘均有特应性素质,所以家庭和个人的变态反应性病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发作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改变可改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从而影响其症状,如连阴雨天,病情可有好转;干热多风时症状可以加剧

归芎花粉口服液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患有糖尿病或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

稀有植物屏边开口箭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屏边开口箭(Tupistra pingbianensis Huang et Liu)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长柱开口箭属(Tupistra Ker Gawler),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滇东南的悬崖峭壁上以及原始森林树干上。由于其生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居群数目有限,直到

植物受精的“丘比特之箭”

  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发现了AMOR——一个糖链分子,可增加植物的受精效率。他们发现,AMOR负责激活花粉管,以促使受精。此外,通过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们之间的合作,该研究小组已经合成了一种二糖,即双糖,其表现出与AMOR相同的属性。这一发现将带来研究的进步,提高植物受精效率以及碳水

棉花瓣“上妆”也能增产?

 重塑陆地棉花瓣基斑提高传粉昆虫到访率和杂交种产量。中国农科院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创新团队通过重塑陆地棉花瓣基斑,提高传粉昆虫到访率,为提升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效率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

中国构建花粉磁转染系统-转基因育种进程有望大幅提升

  对粮食作物的基因改造为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技术解决方案。  然而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科学家能够成功修改的植物物种有限,目前主要局限在少数几种作物上,如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  现在这一情况有望获得改变,一个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团队已经宣布了一项名为花粉磁

北美熊蜂种群广泛衰退部分农业可能受影响

  美国研究人员1月3日公布报告称,北美4种常见的熊蜂正濒临灭绝,在过去几十年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96%,活动范围则减少了87%,其他熊蜂种群也出现衰退现象,这可能对部分农作物的授粉产生影响。   “熊蜂是本土作物最重要的授粉者之一。”领导研究的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悉尼·卡梅伦说,除了这4

破远缘生殖隔离:作物育种实现“择偶”自由

  一只辛勤的蜜蜂在花间采蜜,它的身上沾满了花粉。当它停留在一朵大白菜花上时,同种自花花粉、同种异花花粉,甚至远缘物种花粉都可能掉落在柱头上。  植物如何从不同来源的花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它们如何拒绝自己的花粉,避免“近亲结婚”?又如何隔离远缘物种的花粉,维持自身的遗传稳定性?植物究竟如何“择偶”?

科学家利用拓扑学探究树叶形状影响因素

  植物的故事与它们的叶子息息相关。长在湿冷环境中的树木多会有边缘带锯齿的大叶子,而长在干热地带的树木的树叶则会小而平滑。  现在科学家已经描绘了一个包含来自全世界75 个地点的141个植物家族的18.2万种树叶的地图,以便讲述植物的故事。利用这一地图,研究人员能以14.5%的准确率从树叶的形状估计

臭氧层破坏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证据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造成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其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的环境变化,但仍缺乏环境因素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直接证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与英国、德国同行等合作,通过研究该时期化石花粉粒中“防晒霜”含量的变化,发现臭氧层破坏

中科院发表离子通道研究新成果

  双受精是开花植物特有的一种繁殖方式。在授粉过程中,花粉管通过接收和应答胚珠分泌的多种引诱物质将一对精细胞送入胚珠。其中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融合产生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产生胚乳。  已知花粉管导向需要花粉管顶部的钙离子梯度,而钙离子通道是调控钙离子梯度的核心,因此钙离子通道是花粉管导向的关键元

电镜下最美的颜色

在英国,有多达一半的人患有花粉热。这种疾病是因人体免疫系统对花粉起反应所致。鼻子和眼睛里的细胞与花粉接触后,会分泌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眼睛红肿、鼻塞等症状。随着花粉热季节的到来,花粉粒似乎无处不在,但很少有人有机会近距离看到植物的花粉。如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花粉粒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让

单穗升麻的生长习性

  花药壁发育  8-9月开花,9-10月结果。[1]早期花蕾的花被内最初形成的突起为雄蕊原基,此时内部细胞无分化,随后,在幼小雄蕊上部将来形成花药的4个角隅处表皮下分出1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即形成初生壁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平周分裂形成药室内壁(1层),中层(1-2层)和绒毡层(1

除虫菊酯的生产方法

商业除虫菊酯生产主要发生在山区赤道地区。达尔马提亚菊的商业种植在海拔3000至6000米的高度进行。这样做是因为除虫菊素浓度已被证明随着海拔升高到这个水平而增加。种植这些植物不需要太多水,因为半干旱条件和凉爽的冬天可以提供最佳的除虫菊酯产量。用于生产除虫菊素的另一种菊花是除虫菊菊。这些花更喜欢生长在

大气污染对指示性生物的影响有哪些?

大气污染对指示性生物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形态变化:例如叶片出现斑点、黄化、枯萎、畸形,花朵颜色和形状改变等。生长抑制:包括植株矮小、茎干细弱、分支减少、生物量降低等,影响生物的正常发育和生长速度。生理功能受损:如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呼吸作用受阻,干扰能量代谢;蒸腾作用异常,影响水分和

植物所在细胞极性生长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FIMBRIN5缺失引起花粉管中微丝排布紊乱 (A为野生型花粉管,B-I为fim5-1花粉管,J对花粉管槽部微丝与细胞伸长轴的角度进行统计的结果)。  微丝细胞骨架控制细胞极性建立和细胞极性生长,但潜在的分子机理人们还知之甚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的黄善金研究组对花粉中高度表达

揭开玉米“自私”基因的面纱

 白色玉米为单向杂交不亲和新品种,未见与邻近黄色玉米“串粉”现象。受访者供图玉米是很多粗粮爱好者的心头好。细心的“吃货”会发现,市面上的“纯种”玉米单价更高。和小麦、水稻的自花授粉不同,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虽然“雌雄同株”,但却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这使得大田里的玉米往往因为“

揭开玉米“自私”基因的面纱

    白色玉米为单向杂交不亲和新品种,未见与邻近黄色玉米“串粉”现象。受访者供图   玉米是很多粗粮爱好者的心头好。细心的“吃货”会发现,市面上的“纯种”玉米单价更高。   和小麦、水稻的自花授粉不同,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虽然“雌雄同株”,但却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这使得大田

2.5亿年前花粉自带“防晒霜”揭秘臭氧层破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37.shtm曲布剖面二叠—三叠系过渡地层中发现的花粉化石(受访者供图)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造成了约81%的海洋物种和89%的陆地物种灭绝,其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大规模火山喷发导

《自然》:一块蜜蜂琥珀揭开兰花进化之谜

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兰科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为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问题一直没有弄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研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8月30日的《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载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兰花起源问题相

昆明植物所育成系列兜兰新品种

  品种创新是花卉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丰富,为培育特色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许多资源对世界的园林景观和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目前花卉生产所用的主要品种基本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应用仍是花卉科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  兜兰属(Paphio

野外识别各种花序、果实和种子

实验材料野外生长的各种花序、果实和种子仪器、耗材放大镜刀片枝剪采集袋镊子铅笔笔记本等实验步骤1. 观察各种花序类型花是植条的变态,花序是更大的植条变态。花序在发育当初也是来自芽(花芽或混合芽),只不过是许多花共同生于一棵芽中。花序发育成熟后,形态各异,有的反复分枝,有的则高度密集。2 观察各种果实类

野外识别各种花序、果实和种子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野外生长的各种花序、果实和种子仪器、耗材 放大镜刀片枝剪采集袋镊子铅笔笔记本等实验步骤 1. 观察各种花序类型花是植条的变态,花序是更大的植条变态。花序在发育当初也是来自芽(花芽或混合芽),只不过是许多花共同生于一棵芽中。花序发育成熟后,形态各异,有的反复分枝,有的则高度密集

兰花进化路线确定-小小蜜蜂居功至伟

兰科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为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问题一直没有弄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研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8月30日的《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载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兰花起源问题相当困难,因为兰花的化石非常罕见,这其中

拯救蜜蜂在行动

  每年全球粮食生产总值中,蜜蜂、野蜂和飞虫等授粉昆虫的直接贡献达数十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这些传粉者还关乎生态健康和人类福祉。尽管蜜蜂如此重要,它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其头号威胁就是蜂螨。现代农业各方正紧密合作,为拯救蜜蜂献计献策。  蜜蜂的价值  没有蜜蜂的世界会是什么

研究揭示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自噬途径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浩团队研究揭示了在拟南芥花粉管生长和雄性生殖过程中,自噬在介导线粒体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的调控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Autophagy。自噬是真核生物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也参与调控植物生殖和育性,其中包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家发现花朵传粉“小心机”
《Current Biology》发表黄双全课题组“植物保护花粉的新策略”
中国科学家重大发现,侏罗纪时期的花朵化石、命名“南京花”
科学家发现编码花朵繁殖性状的超级基因
中国科学家启动“兰花基因组计划”
安徽羽叶报春的有效传粉昆虫及花朵密度和种群大小对传粉效果的影响
这朵“南京花”开了1.74亿年——科学家发现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花朵精致如玻璃 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品种兰花
发现油蜂与石斛属兰花的多维互惠传粉系统
学习自然科普知识 识破花的“小心机”

网址: 中国科学家发现花朵传粉“小心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6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紫玉兰花挥发油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活
下一篇: 在一朵花里什么是花的主要成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