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过苗年,五谷庆丰,处处喜庆,尤其喜欢苗族身着盛装,醉迷了世界。妇女的银饰和服装装饰,品种多样,色彩鲜艳,体现了其整体效应和整体装饰之美。从整个苗族银饰装饰表现方式来看,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楚楚动人,把格调、韵味、情趣、审美融为一体,表现了外观美和形式美。这一美,就美进了紫禁城!
贵州雷山苗族男女服饰之奇特之绚丽,一夜间惊艳了世界。在苗年其间,她们几乎是把世界所有的色彩集于一身的,男人上衣对襟开,扣子为布质,衣服外穿黑夜,内套白衣,衣脚略露白衣,黑白相间,节日里,喜欢头上包扎一条用靛青布做成的头帕,看起来英俊潇洒;妇女头上挽大发髫,似唐代贵族女人的“蓬松”大发髫。妇女的服饰更奇特,裙子很短,穿在身上盖不过膝,与新桥超短裙苗的裙子同为世界上最短的裙子。
雷山的妇女素有刺绣织带传统,这里的女孩子个个都是刺绣能手。把贴绣、绉绣、挑绣、刺绣、纳丝绣集于服饰中,这些绣品配套成衣,穿在身上五颜六色,艳丽夺目。有的婉如凤尾一般,头冠银花银角,腕带银镯,跳起芒筒芦笙舞来,玉身翠动,步法轻盈,每前进一步,两关膝有节奏地伸曲摆动,锦带随着人的动作飘荡、委婉柔曼,感情与舞姿融为一体,犹如孔雀开屏、锦鸡起舞,婀娜多姿。
每逢苗年,雷山一派节日气氛,他们身着最美的苗服,头戴银饰,被誉为闪烁着月亮光泽的民族史诗。苗族的银装,不仅头饰品种极为丰富,各种身体佩饰亦十分突出,如银项饰、银胸饰、银锁、银背饰、银手镯等等。每种银饰的样式繁多、工艺精致。如银项饰有片饰、柱饰和链式三种,各式中又能分出若干样式,不同地区各有特色。
黔东南地区是至今为止苗族聚居的最大一块地区,也是保持苗族社会特征和文化特点最完整的地区。黔东南的纹饰突出的特点是动植物大胆写意夸张,每一幅图案表现出多项工艺技术综合运用,即织、染、绣工艺特别是刺绣工艺的多种技法的运用,使纹饰显得十分古朴,几乎每一幅图案就有一个相应的故事。
苗族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有的称其为“长命锁”、“银压领”等。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黄平革家少女其项饰也十分丰富,有戒指项圈,每个戒指又附一银片蝴蝶。有柱式拧丝项圈,月牙形银片项圈,下面坠有各种造型不同的银铃,行走起来,胸前一片银光,叮当作响。
丽丽给我介绍说,有句俗话:“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苗家人无论男女,都有佩戴银饰的习惯。特别对于女性,从头到脚,有银帽、银项圈、披肩、腰链、手镯等等,她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几乎都有相应的银饰来予以装扮。
每逢节日,或婚嫁活动,所有的苗族人都会穿上盛装,佩戴银饰,载歌载舞,肆无忌惮地展示这个民族的美丽、快乐。
任何一门技艺都在传承中不断成长,演变,然后,走向超越。一条银围帕,围帕形成一个月亮的图案,周围布满了蝴蝶、花鸟等纹饰。这些银辉色的纹饰,在窗外月亮银色的光照下,显得精美绝伦。据说,苗族对银饰的热爱,本是出于对月亮这一原始图腾的崇拜。苗家精美绝伦的银饰,在哪里都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喜庆、节庆,载歌载舞,从黔东南舞进了紫禁城,展示了苗族服饰之美。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对于银的喜爱,苗族表现得最为鲜明。银制的饰品妆扮着这个民族的生活的许多方面。从男女服饰,到生活器皿,再到习俗中的诸多细节,银饰几乎从生到死的和这个民族的成员相关。银具有惊人的延展性。先把一跟银条打细,先后穿过从大到小的钢板圆孔,银条也就慢慢变细,最后细如针线。
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信息来源:凤凰网(朱文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相关知识
苗族:他们的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雷山苗族服饰
非遗丨湘西苗族服饰寻踪
非遗中国:苗族服饰
《贵州文旅》丨纳雍箐苗服饰 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
花腰傣服饰: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符号
花的芬芳,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穿在身上的祥瑞美好
一天一花│谦谦君子兰,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真“会打扮”的中年女人:衣服不花,搭配不复杂,惊艳了时光
网址: 雷山苗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史书”,惊艳了世界温柔了时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8566.html
上一篇: 从服饰看《金瓶梅》:追求人性的解 |
下一篇: 民族艺术|苗族人民生活里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