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金鸡纳亚科:乌檀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金鸡纳亚科:乌檀


茜草科—金鸡纳亚科(五):乌檀

25.水团花属

水团花属(学名:Adin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2种,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和贵州。



(1)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顶芽不明显,由托叶疏松包裹。叶对生;托叶窄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以上,常宿存。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或两者兼有,总花梗1-3,不分枝,或为二歧聚伞状分枝,或为圆锥状排列,节上的托叶小,苞片状,不包裹幼龄头状花序。花5数,近无梗;小苞片线形至线状匙形;花萼管相互分离,萼裂片线形至线状棒形或匙形,宿存;花冠高脚碟状至漏斗状,花冠裂片在芽内镊合状排列,但顶部常近覆瓦状;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花丝短,无毛,花药基着,内向,突出冠喉外;花柱伸出,柱头球形,子房2室,胎座位于隔膜上部1/3处,每室胚珠多达40颗,悬垂。果序中的小蒴果疏松;小蒴果具硬的内果皮,室背室间4爿开裂,宿存萼裂片留附于蒴果的中轴上。种子卵球状至三角形,两面扁平,顶部略具翅。

(2)水团花

水团花(学名:Adina pilulifera)为茜草科水团花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200-350m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涧水畔。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26.风箱树属

风箱树属(学名:Cephalanthus)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至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17种,分布于美洲和亚洲。我国仅1种。

(1)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叶轮生或对生;托叶着生于叶柄间,顶部有一黑色腺体或无腺体。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无退化叶或托叶承托,花序轴有短柔毛;小苞片存在;花萼管筒状,萼裂片4,有时有较小的第5枚裂片;花冠高脚碟状至漏斗状,花冠裂片在芽内近覆瓦状排列;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短,花药背着,基部有2短尖头;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至棒状,伸出花冠之外,子房2室;倒生胚珠单生,悬垂,有珠柄和假种皮。果序球形,由不开裂的坚果组成。

(2)风箱树

风箱树(学名:Cephalanthus tetrandruss),为茜草科风箱树属下的一个种。因叶子外型类似番石榴叶而又称为水芭乐、水拔儿,具有圆球状的小花而有“珠花树”的别称,喜爱潮湿的环境,早期先民常将风箱树种植在溪流土堤边作为护堤植物,以防止堤岸崩塌。

生于溪边、沟边、山坡潮湿地、山沟两旁疏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和台湾省。

具有(根)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散瘀止痛,祛痰止咳;(花序)清热利湿,收敛止泻;(叶)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根)用于流行性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肺炎,腮腺炎,乳腺炎,肝炎,睾丸炎,尿路感染,盆腔炎,外用用于跌打损伤(或用根皮酒浸1-2天,焙干研末敷,可止血止痛),疖肿,骨折;(花序)用于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叶)用于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疔疮肿毒,外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烫伤。

27.心叶木属

心叶木属(学名:Haldin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本属为单种属。



(1)形态特征

大乔木。顶芽扁平。叶对生;托叶卵状长圆形,全缘。头状花序腋生,每节2-4个;有时达10个;总花梗单生,不分枝,节上的托叶苞片状,不包裹幼龄的头状花序。花5数,近无梗;小苞片匙形或匙状棒形;花萼管相互分离,花萼裂片长圆形,宿存;花冠高脚碟状,5裂,花冠裂片镊合状排列,但在顶部覆瓦状;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花丝短,无毛,花药基着,内向,伸出冠喉外;花柱伸长,柱头卵圆形至近球形,子房2室,胎座位于隔膜上部1/3处;胚珠多数,悬垂。果序的小蒴果疏松;小蒴果具硬的内果皮,室背室间4爿开裂,宿存萼裂片留附于蒴果中轴上。种子卵圆形,两侧略压扁,具短翅。

(2)心叶木

心叶木(学名:Haldina cordifolia)为茜草科心叶木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海拔330-1000米处的热带季雨落叶林中。产于云南南部和东南部(红河河谷);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越南和泰国。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28.黄棉木属

黄棉木属(学名:Metadin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本属为单种属。

(1)形态特征

乔木;顶芽金字塔形至圆锥形。叶对生;托叶跨褶,三角形至窄三角形,早落。花序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组成,花序梗1-3,有苞片。花5基数,近无梗;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棒形;花萼管彼此分离,萼裂片椭圆状长圆形,宿存;花冠高脚碟状或窄漏斗状,花冠裂片在芽内镊合状排列,顶部近覆瓦状;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花丝短,花药伸出喉外;花柱伸出,柱头球形至棒状,子房2室,胎座悬垂于隔膜上部的1/3处,每室有胚珠4-12颗。果序疏松;小蒴果的内果皮硬,室背室间4爿开裂;宿存萼裂片留附于蒴果中轴上;种子不具翅。

(2)黄棉木

黄棉木(学名:Metadina trichotoma)为茜草科黄棉木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300米以上(云南可上升至1400米)的林谷溪畔。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和印度。

散孔材,心材黄色,久则呈黄褐色,纹理直,有时斜或交错,结构甚细,气干密度0.58—0.77 g/cm³,耐腐性好,材色晶莹剔透。材质晶莹剔透具条纹,彰显品质不平凡,明代前属宫廷专用,“玉玲珑”一名就是为了取悦皇上,进贡的官员们所取的。

29.帽蕊木属

帽蕊木属(学名:Mitragyn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种,非洲4种,亚洲6种。我国仅有1种。

(1)形态特征

乔木,顶芽椭圆状至卵圆状。叶对生;托叶全缘,有明显或略明显的龙骨,内面基部有粘液毛,有时近叶状。头状花序顶生,花序轴2歧或复2歧式分枝,有时排成聚伞状圆锥花序式。花5基数,无梗;小苞片匙状,花萼管短或长,萼裂片钝头,三角形至线状匙形;花冠漏斗状至狭高脚碟状,花冠裂片芽时镊合状排列;雄蕊着生于近花冠喉部,明显伸出、局部伸出或不伸出,花丝短,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长棒形或近球形,子房2室,每室有一肥厚的胎座,悬垂于隔膜上部1/3处;胚珠多数。蒴果2室,外果皮薄,室背纵裂,内果皮厚,角质,室间开裂;种子小,多数,中央有网纹,两端有短翅,下部的翅浅2裂或微凹。

(2)帽蕊木

帽蕊木(学名:Mitragyna rotundifolia),为茜草科帽蕊木属下的一个植物种。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粗糙,纵裂,内皮亮褐色,木材黄褐色;嫩枝有棱角或圆形,无毛或有短柔毛。

生长于海拔1000米处的密林中。产于云南南部;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等。

30.乌檀属

乌檀属(学名:Naucle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3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国仅1种,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



(1)形态特征

乔木。顶芽两侧压扁,稀近圆锥形。叶对生;托叶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扁平,有龙骨,紧贴,早落或近宿存。头状花序顶生,或顶生兼有腋生,总花梗不分枝,具一节,节上有退化叶和托叶,但不包裹幼龄头状花序。花4或5基数,花萼管彼此相互融合,萼裂片三角形,钝,长圆形或近匙形,宿存;花冠漏斗形,花冠裂片长圆形,覆瓦状排列;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花丝短,无毛,花药基着,内向,伸出花喉外;花柱伸出,柱头纺锤形,子房2室,胎座呈Y形,着生于隔膜上部1/3处;胚珠每室多数,悬垂,有时直立或水平状,多数败育。小果融合为一不开裂的聚花果;种子卵球形至椭圆形,有时两侧略压扁,无假种皮。

(2)乌檀

乌檀(学名:Nauclea officinalis)为茜草科乌檀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广东(乳潭、蕉岭、连州、阳山、英德、从化、梅州、高要、茂名、信宜、阳春、高州)、广西、香港、云南和海南。

适生于海拔300米以下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在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水量1200-23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6-8℃,极端最低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39℃的立地条件均能生长。适生于红壤、赤红壤及沙地黄壤,以砖红壤为主生长良好。较耐荫,常见于林下木,生于较湿润的山谷洼地及山体中、下坡。在缓坡的湿润沃土林内生长健壮。

经济:木材散孔材。深黄色,结构细致,材质稍重,易加工,干燥不裂。室内装饰常作地板、贴墙板用材之一。

药用:茎含黄酮甙、酚类,入药能消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及乳腺炎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31.团花属

团花属(学名:Neolamarckia)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有3种。中国云南南部亦产之,现广东、广西亦有栽培,为速生树种。

属名Anthocephalus源于希腊语anthos(花)和kephale(头)的合成词,指花密集成头状花序。本属亦有学者将其置于乌檀科Naucleaceae。

(1)形态特征

乔木;托叶大,生于叶柄间,早落;花小,5数,集成球形头状花序,有托叶状的苞片,无小苞片;萼檐管状,裂片覆瓦状排列;花冠漏斗形,冠管延长;雄蕊着生于冠管喉部,花丝短,花药顶部削尖,基部矢形;花盘不明显;子房上部4室,下部2室,有2个2裂的胎座从隔膜处向上伸进上部的室,在上部室内的胎座直立,在下部室内的倒垂;胚珠多数,花柱突出,柱头纺锤形;果聚合而成一球形头状体;种子多数,有棱,种皮粗糙,有肉质的胚乳。

(2)团花

团花(学名:Neolamarckia cadamba),为茜草科团花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在中国分布在北纬22°以南的广东、广西(南宁、钦州、玉林、宁明、龙州、凭祥、崇左和防城等地)和云南(西双版纳)。

团花生长于山谷溪旁或杂木林下。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长适宜温度22-30℃,日照70-100%。生性强健,成长快速,寿命长,耐热、耐旱。

经济:团花为热带常绿或半落叶乔木。在广西西南部有自然地布。生长迅速,十年前后可成材。在1972年第七届世界林业会议上,被称为“奇迹树”。树高达30多米,胸径可达丑米以上,主干通直。木材为散孔材,容重0.499克/立方厘米,纤维长1712微米,纤维素达到50.4%,适合作火柴杆、牙签和浆粕原料。木材耐腐性能较差,且易受虫蛀,但经水浸处理后,可作一般家具和板材。

观赏:团花要求水肥条件较高,适合四旁植树,或与华南坡垒、紫荆木等珍贵树种营造混交林。

药用:具有清热功效。主治高热不退,头晕,头痛,失眠,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金鸡纳亚科:耳草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滇丁香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仙丹花亚科(二):栀子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仙丹花亚科:龙船花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香茜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马鞭草科:马缨丹
栀子花(茜草科栀子属植物)
【植物界全系列】紫草目—厚壳树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夹竹桃科—夹竹桃亚科(一):清明花
【植物界全系列】蔷薇科—桃亚科(一):桃树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茜草科—金鸡纳亚科:乌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43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荞麦 Fagopyrum di
下一篇: 黄山梅 Kirengesh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