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转载】600首名医名方:汇集 (之四)

【转载】600首名医名方:汇集 (之四)

图片

301:管氏骨痛泡脚方:

尤其夏季泡出一身汗,不仅加强肺气,还能利于新陈代谢。利用管氏骨痛泡脚方,管老保持70岁身轻体健,腿脚灵便。

管氏骨痛灵基础方:

紫丹参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川牛膝15克,木瓜15克,红花15克。

在上方基础上针对不同疾病加减:

①风湿性关节炎:独活15克  威灵仙15克  三七根30克。

②退行性骨关节病:杜仲15克  续断15克  三七根30克。

③足跟痛:骨碎补15克  补骨脂15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三七根30克。

用法:泡脚。做个药袋煎煮后,分别放加减用药,在加醋.加白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或用2个毛巾轮换捂患处)《养生堂》 

302:腿抽筋:

1)芍药甘草汤:

白芍15-30克.炙甘草6-10克。

适用于血液不足、津液不足,能通脉络行血。有麻木的加木瓜10-15克(不麻的不要用了),水200毫升,熬止100毫升。5-7副,每天2次早晚饭后服用,也可以状态稳定后再服1周。 

2) 脚抽筋时:

左脚抽筋时,高高的举起右手。

右脚抽筋时,高高的举起左手。马上舒緩。

3) 茶苯海索片1瓶:

服法:每次两片。 疗效;服下后立即缓解。《养生堂》 

303:'艾姜煮蛋'扫净人体恶寒:

材料: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用法:吃蛋喝汁。 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

功效: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这类寒性病症虽然名目杂多,但都可以靠'得温则舒''得温痛减'这条准则来辨别。《民间》

304:走路多了会足跟痛:

但长期不运动也会导致足跟痛。专家提示,跟骨和足跟皮肤间有一个约 1.7厘米厚的脂肪垫,相当于足跟气囊。走路多,发生脂肪垫炎时引起足跟痛;但是有些老年人总窝在家里不经常运动,也会导致脂肪垫萎缩变薄,失去原有的气囊功能,同样发生足跟痛。为此温教授给大家推荐了一套预防和治疗足跟痛的三部曲方法:1搓 ,2捶, 3揉。

泡足方:生大黄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积壳15克.川牛膝10克.透骨草30克.桂枝15克.川椒10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 

主治:足跟痛,风湿,腿脚发凉。

水煎30分钟,早晚泡脚30分钟(不能内服),一副用2次,用药水泡膝盖以上。《养生堂》 

305:护膝关节方:

对于已经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专家推荐了一个外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活络止痛的效果,而且还能延缓骨刺的生长。
护膝关节配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20克,鸡血藤30克,宽筋藤20克,川牛膝10克,羌活10克,桂枝15克,元胡15克。

用法:将以上中药装入药包,在水中煮20-30分钟,然后用药水泡膝盖,如果不方便泡也可以用药袋擦洗,然后将药袋放在膝关节热敷即可。《养生堂》 

306:轻度肩袖损伤:

可以通过一些外洗的方法进行缓解,当然这个方法对五十肩也有效。

配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元胡15克,独活10克,透骨草30克,川木瓜20克。

用法:将以中药分成两份,用纱袋包起来在水中浸泡1个小时,然后上锅文火蒸20分钟,一个肩膀上前后各敷一个,每日30-40分钟即可。《养生堂》

 
317:冠心病内服调养方:

1)汤服法:莱菔子10克、白菊花10克、丹参30克、野蒜5克、薏仁米30克。将这几味药材煎成汤剂,早晚各服用一小碗。 

2)食疗法:将莱菔子、白菊花、丹参三味药先煎两遍,取其浓汁,与野蒜、薏仁米煮成粥,每日食用一小碗。在炎热的夏季可保证心脏安康,防止冠心病复发。 

3)冠心病急救特效穴:内关穴、太溪穴。 《万家灯火》

308: 预防夏季感冒方:

配方:藿香3克.香薷3克.穿心莲3克.生姜2片。代茶饮。《养生堂》

309:骨质疏松与补钙: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缺钙,缺钙会使骨头发脆,所以中老年朋友切勿跌倒,否则容易骨折。缺钙应当补钙,现在许多补钙制剂,有的人却很难吸收。沈氏女科调肾法用中药和食疗方法,可以有效补钙。

方子为:猪脊骨,黑木耳,薏仁米,虾米皮。

煲煮,早晚各一小碗《养生堂》

310:调肾还有很多方法,还可以泡药浴。

药浴的方子:蛇床子、菟丝子、黄精、白菊花、川断、补骨脂各等量。

要根据水量的大小,每味药大约30克左右。煮两次水,然后把水倒进木桶里。此方男女都适用。如果妇女有子宫肌瘤、囊肿、乳腺增生,可以加上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三味药。 《养生堂》

311:沈氏家传养生八宝粥:

材料:枸杞子.山药.茯苓.芡实.莲子.白扁豆.核桃仁.黑芝麻。

此粥具有调理脾肾的功效。想要喝甜粥,可以适当放些蜂蜜,但切记不能放糖。《养生堂》

312:清署茶:

祛湿开胃方:白菊花10克.决明子30克.荷叶10克.藿香10克.生薏仁10克。

泡水喝。《万家灯火》沈氏祖传养生秘方。

313:家传止汗散:

配方:防风1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浮小麦30克.黄精10克。

功效:这个方子无论是对阳虚的自汗,还是阴虚引起的夜间盗汗,同样有效。《万家灯火》沈氏祖传养生秘方。

314:老年便秘: 

老年便秘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年纪大了,肠道津液不足,脾气下降无力推动造成的。

1)养生粥:

决明子30克. 莱菔子15克.肉苁蓉10克。

浓煎取汁,用取汁煮小米。糖尿病人可将小米换成10克左右的薏米。坚持每天早晚食用一段时间就会收到疗效。

2)白箩籽:(莱菔子)冲水喝。

3)代茶饮:白菊花10克.炒决明子30克。泡水喝 。《万家灯火》沈氏祖传养生秘方。

315:决明子:

专家提示,决明子不仅可以辅助降压,也辅助治疗、缓解眼底动脉硬化,同时可以平肝熄风、润肠通便。苦涩的味道在中医看来,更是能够起到敛汗的作用。很多病人因为用力排便而引起脑中风,常服用决明子对高血压患者可谓是一举四得。《养生堂》

316:专家庞承泽家庭推拿按摩治病:

1)阳陵泉穴:

这个穴的取法是屈膝,找到根骨小头的位置,往前斜下方45度左右处重按,从腿到脚有微麻的感觉为度。(比如筋骨的疾病,对内治疗胆病,口苦咽干、不欲饮食等症状,对外治疗颈肩腰腿的扭伤、疼痛)。

2)跗阳穴、颈灵穴、绝骨穴:

三个穴位位于足部,外踝尖上三寸(约四横指)的位置。颈灵穴在跗阳穴和绝骨穴之间,是庞老治落枕的经验穴。一般程度的落枕和颈项疼痛可以用跗阳穴,程度较重的可以用绝骨穴,更严重更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可以用颈灵穴,效果显著。

3)降血压:

肝经上的太冲穴、章门穴和期门穴来疏肝理气,起到了很好的降血压作用。章门穴和期门穴非常好找,两肘尖自然顶住的位置即章门穴,两乳下方约三根肋骨处即期门穴,配合脚上的太冲穴,能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4)庞老在节目中还推荐了一套降压操,摩头颈20次(两手自头顶向后顺着耳后降压沟下捋)和搓涌泉100次(从涌泉穴向脚趾方向摩擦),服药同时辅助降压。《养生堂》 

 
317:夏季护心凉茶:

配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金银花10克.荷叶12克.薄荷3克。

把前4味药煎煮,后下薄荷再煮10分钟,一天的量,一天喝4次。

适用于心血管病人、心脏不好的患者。夏季也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峰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夏季护心、祛暑是非常重要的。《养生堂》

318:护心粥:

配方:莲子15克.百合15克.红小豆15克.枸杞子10克.山药20克.薏米15克.粳米150克。心脏不好的患者都可以用。《养生堂》

319: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专家推荐可以口含鸡爪黄连,每日含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即可,连含两到三天就会有明显效果。中医大家赵炳南老先生就经常口含鸡爪黄连祛火,20多年没有得过感冒。鸡爪黄连是黄连中的上品,如果买不到鸡爪黄连可用普通黄连替代。但这个方法只适合身体有热有火的人,如果是寒凉体质就不要用了。《养生堂》

320:三花清热茶:

配方:金银花3克.金莲花3克.杭菊花2克。(清热解毒,口腔溃疡,舌尖溃疡。此茶连用两周为一疗程。《养生堂》

321:黄褐斑:

针对色素沉淀的问题,专家给出了内调脏腑,黄精丸。

黄精丸:黄精+当归,一天3次,一次1丸。

也可煮粥:黄精.山药.莲子.薏米仁,1:1:1:3。

如果不喜欢吃丸药,也可用改良的养颜黄精茶。此茶连用两周为一疗程,可喝喝停停长期服用。

养颜黄精茶:黄精5克.百合5克.玫瑰花3克.三七花3克.沏茶喝。《养生堂》

322:补脾胃的四宝粥:

材料:莲子肉10克.山药20克.芡实10克.薏米仁30克。《爱尚健康》

 
323:高血脂:

荷叶边(中药)20克,用白开水冲开闷10分钟,沏茶喝,可续水再喝。

324:痛风(降尿酸):

绿茶2两,用凉白开水冲泡12小时后,把水喝掉。

325:鼻炎:

冰片10克.明矾10克.再加丝瓜藤1米长。

共研粉,把纸卷起来吹鼻里.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326:反胃呕吐:

(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

鲜土豆去皮,打汁, 每天喝1-2次。

327:过敏鼻炎:

(过敏哮喘.过敏皮炎.过敏疾病)

opc 葡萄籽素片。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一天2片。

328:醋蛋液:

(先备好一个广口瓶.方便放蛋和以后用勺往外舀)

洗净的鸡蛋一枚,再倒进9度的海天醋,浸泡二天,等蛋壳软化,再用筷子挑破薄皮,经搅匀后再泡2天即可。必须是酿造的,服用时可将原液一汤勺加适量开水稀释(怕酸多加水稀释)、或加少许蜂蜜调匀(血糖高不用),可空腹及饭后饭中服均可,1个鸡蛋喝6天。

【醋蛋液对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动脉硬化.血惆.关节不好.补钙.补充营养,脑血栓后遗症、气管炎、风湿病、失眠、便秘、慢性胃炎等疗效明显,对结肠炎、肩周炎、痔疮、鼻窦炎、心脑供血不全、牙疼、粪液自流、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肛裂、趾端麻木、神经衰弱、 皮炎、绣球风、头屑、三叉神经痛、十二指肠溃疡、上呼吸道感染性咳嗽、尿频、手脚皲裂、盗汗、口臭、腹泻、肾炎等病有疗效。另外,有时对冠心病、类风湿、骨质增生、肺结核、面瘫、震颤麻痹、 白内障、肺心病、花眼、 牛皮癣、老年斑等一些现代临床上棘手的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329:小孩大便不通:

喝杏仁露,1-2小时会通畅的。在家可用杏仁粉调拌喝。

330:咳嗽:

1)冬瓜皮干品30克,泡水+冰糖。罗汉果1/4泡水(保肺.止咳.化痰)。

2)苹果.梨.大枣.冰糖.川贝一两,分3-4份,加水共煮,熟后每次1杯。

331:治疗过敏性鼻炎: 

处方:生黄芪30g,徐长卿10g,紫草10g,蝉衣10g,茜草10g,乌梅10g,辛夷10g,石榴皮10g。

结合到每个具体的人,还要辩证。比如说,你还有气虚很厉害啦,可以加点太子参,比如你血虚很厉害,加点红枣。《爱尚健康》

332:改善心功能的茶饮:

配方:决明子10g,山楂10g,丹参10g,黄芪10g。

用水煮,水开后小火煮15分钟,每日代茶饮。胡维勤:红墙医生的保健秘方。

333:气虚.感觉身体不舒服:

可含5片西洋参,这是补气的最好的方式,这样可恢复元气。《养生堂》

334:八珍汤:

对于气血两虚疗效显著的方子, 八珍汤由四物汤和四君子汤融合而成,四物汤主在补血(白芍、当归药、熟地黄、川芎)四君子汤主在补气(人参 茯苓 炙甘草 白术) 两者结合可谓气血双补,改善循环,健脾利湿,多用于气血皆虚等。平时为了使皮肤细嫩,可时不时的吃点八珍丸(药店有卖)即养皮肤还能改变肤色。

出现色斑.色痕:可用加味逍遥丸配八珍丸用。有内热.血热就不要吃了。《养生堂》

335:针对湿疹瘙痒 :

新三妙散:黄柏30克,青黛3克,寒水石15克。

将药打成粉混合一起,就是用鲜芦荟蘸新三妙散涂抹患处,此方法每日用两次,连用三到五天。

336:湿疹:皮肤干裂.粗糙.脱皮.痒:

橄榄油+白醋不超2:1比例,涂抹患处,有滋养皮肤、止痒的作用。

337:祛湿粥:

材料:山药15克.莲子15克.白扁豆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薏仁米15克.红小豆10克.小米10克。

功效:健脾化湿,强健脾胃,滋养皮肤,助消化。如果身体疲劳,困倦,乏力时可吃点。
《养生堂》

338:易感冒的女人:

黄芪党参茶:党参、黄芪各5g,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加入冬虫夏草,其有补肺肾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冲泡方法:直接用开水冲泡即可,一天可以反复冲泡多次,最后也可以拿出来吃了。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39: 胃寒体质的女人:

大麦茶:良姜、大麦茶各10g。

冲泡方法:将良姜切成片或丝与大麦茶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盖盖子焖泡5分钟。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40:经常痛经的寒美眉:

玫瑰当归茶:

玫瑰、当归各10g。

冲泡方法:开水先泡当归,后放入玫瑰。

适合体质:痛经是因为不通则痛,不通多是因为以前受到寒邪侵扰所致,所以可通过饮品来温暖中宫、活血化瘀。通常体内有淤血的人皮肤易干燥,这款饮品还能缓解皮肤干燥,让气色更好。

341 :脾胃虚弱的人:

蒸枣更容易消化,对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可以将大枣与枸杞、鸡蛋一起蒸。

而普通人可以把红枣和山药一起炖服。

将红枣对半切开,山药切丁,两者加凉水隔水蒸,水开后,慢火蒸20分钟即可。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42:五官上火各有妙招:
1)舌头上火: 

表现:为舌红、肿痛,伴心中烦热、失眠、口渴喜饮、脸发红、小便黄。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

可用:牛黄清心丸,每次6克,每日3次;或导赤片,每次5片,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2)牙龈上火:

表现:为牙痛、牙龈红肿、牙龈出血、面赤发热。

可用:牛黄清胃丸,每次9克;或清胃散,每次2克,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3) 鼻子上火: 

表现:为流鼻血、鼻腔烘热、鼻生疮、大便干燥。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

可用:养阴清肺丸,每次9克;或鱼腥草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5天为一个疗程。
4)耳朵上火: 

表现:为耳鸣耳痛、双耳发烫、头晕目眩、牙齿松动。

可用: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或枝子清火丸,每次5粒,每天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5) 眼睛上火: 

表现:为双目发胀、红肿赤痛、面红身热、口苦。

可用:牛黄上清丸,每次9克;或黄柏丸,每次5粒,每天3次,10天为一个疗程。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43:胃酸过多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将鸡蛋壳洗净,打碎后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炒黄。注意,绝对不能炒焦。然后研末,研得越细越好。最后将其用白开水送服,1日2到3次,1次3到5克,见效后逐渐减少用量。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44:糕饮治疗春季感冒:

菊花杏仁糕:菊花15克,杏仁10克,面粉250克,鸡蛋1个。

做法:将菊花洗净后切碎,杏仁去皮捣碎,面粉用适量水、白糖(或盐)调稠,加入打匀的鸡蛋和菊花、杏仁,摊匀,放入蒸笼中蒸熟,待稍凉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也可将和好的食品用菜油烙成小薄饼食用,可随时服食。

功效:菊花疏风清热,杏仁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感冒头昏、咳嗽、吐黄稠痰等病人。红墙医生《胡维勤》博客:

345:保肝治脾胃:

配方:柴胡.灵芝.党参各10克。

开水冲泡代茶,7-15天,一剂冲3-5次。

346:冠心病(心血管病):

处方:全瓜蒌10克. 白10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三七10克.水蛭6克.地龙10克.银杏叶20克。

研粉,每天6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红墙医生《胡维勤》《健康来了》

347:舌体胖大.有齿痕:(气虚.脾胃虚):

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西洋参6克,甘草6克,白芍10克,砂仁10克。

水煎服,也可研粉冲服。调理脾胃6副。红墙医生《胡维勤》《健康来了》

348:舌尖红(心肺火):

1)vc+b2 .

2)薏米仁30克.苍术10克.玉米须20克.黄苓20克.生甘草6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麦冬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何首乌20克.枸杞子20克.菊花20克。红墙医生《胡维勤》《健康来了》

349:调理脾胃: 

路老多年来一直有一个饮食的习惯,就是每天必吃三颗枣(饭后)。大枣既健脾又养血,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路老吃的枣,要经过三蒸的处理,这样可以让枣更加绵软,药效好,更适合老年人。

三蒸大枣:先洗枣(不要泡)上火蒸20分钟,凉置3-4小时后,再上火蒸20分钟,每次吃前再蒸20分钟。《养生堂》

350:身体哪个部位晒太阳能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呢?

劝你还是要吃点钙。现在我在这里要提一下,钙缺也是造成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太阳是合成我们维生素D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你不要对着太阳,那么对着太阳,我们两个眼睛就容易引起白内障。背着太阳,后脑勺照太阳,合成维生素D的量比较多。《养生堂》

351:喝什么样的水才更利于身体的健康呢?

弱碱性水呈淡蓝色,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苏打水就是弱碱性水。弱碱性水有100%的抑菌率,进入人体后有抗菌排毒功能。常引用弱碱性水可自然调节人体的酸碱度,当您的体液被调整到弱碱性以后,免疫功能自然就得到了提高。用弱碱性水做菜,不但菜好味美、而且耐酸腐,还全面提高家庭生活的品位。《养生堂》 

 
352:调理脾胃:

三花茶:芍药花2克、佛手花2克,茉莉花2克。

其中芍药花的作用为养血活血疏肝,佛手花有和胃降逆、疏肝的作用,而茉莉花的香味不仅能够愉悦情志,其本身也有一定的清肝作用。沏茶时每种花各用 2克,每天可沏两次。

《养生堂》

 
353:夏季三仁粥:

夏天雨水偏多时,导致脾胃的湿气过重,阻滞了气机枢纽的运转,所以临床中腹泻的人比较多。

三仁粥:杏仁(润肺散滞),蔻仁(理气宽中),薏仁(健脾祛湿)。

三仁相配可以起到升上、畅中、利下的作用,帮助身体在暑湿中恢复平衡。《养生堂》

 
354:下肢膝盖以下常年怕冷:

方法:去药房买一斤“丝瓜络”,分成10包,每天煮水喝即可,一般10天后就好了。

功效:其病理应为血脉不通,经络受阻,故打通经络即可,用通络活血之药。

为患者考虑,而众多通络活血药中,“丝瓜络”最为众人所知,价格便宜,到处药房都能买到,因此该方法屡屡见效《民间常用》 

 
355:路氏醋泡姜:

做法:把姜切片后放入密闭容器,根据自己口味用山西或镇江的米醋、糖、盐腌制2-3天后开始食用。

但注意每天早饭时吃2-3片,不能多食。

姜本身可祛湿,适合多湿的人;醋加上糖,中医叫做酸甘化阴,也就是可生成阴液,适合多燥的人。(可促进胆汁分泌。胆石症。脾胃虚寒,湿多,胃胀,消化不好,肠胃不好的人可多吃一点)《养生堂》

356:防早衰食疗方:

我们平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滋补。

长寿粥:熟地.杜仲. 人参.芡实.茯苓.枸杞子.山萸肉.肉苁蓉各10克,远志2克。

用法:纱布包,和适量的薏米同煮。

适合人群:早衰,身体无明显疾患,自感体力下降者,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堂》

357: 调理脾胃的问题:

如果脾胃不好,就是再多的药物吃进去,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路京华老师在总结了路老的用药特点后,推荐给大家参苓白术散的变化方,可以用来日常做药膳。
健脾粥:山药.薏米.莲子肉.扁豆.西洋参,用凉水寖泡2-3小时,先把西洋参凉水煮沸,蓖出西洋参取汁,然后加大米,加山药.薏米.莲子肉.扁豆一起煮粥,(要用不锈钢锅)不会影响药效。《养生堂》

358:心脏病代茶饮:

佛手姜汤糖饮:佛手10克.生姜10克.适量红糖。沸水寖泡代茶饮,解郁滞,暖阳活血。

另:佛手、玫瑰花泡茶,适合更年期女性饮用。《健康之路》

359: 解决瘀血体质:

夏季最推荐的中药是三七,化瘀效果好又不会伤气。但用量要控制好量,吃太多会上火,三七纯粉每天服用2~3克,如果泡水喝,每天用10克就够了。《万家灯火》

360:老年人腰腿疼:

就是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怎么吃啊,生吃细嚼的,把它嚼成浆,然后再咽下去,而且慢慢的咽下去,还得咽三回,你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腰腿疼。因为什么呢,因为能治肾虚,腰腿无力,它能够通肾益气厚胃肠。但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赵霖教授》

361:小孩电脑.电视.手机看多了,造成假性近视:

天天看电脑,长期注视荧光屏,会导致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加快。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出现怕光、眼痛、暗适应能力降低等症状。

每天用6~10克枸杞子泡水喝或煮粥吃,坚持一个月后就会有效果。《赵霖教授》

362:肺火:

肺火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其它肺部疾病。但是在清肺火时,要分清自己是肺实火、还是虚火。

肺实火:

咳嗽.黄痰.咽痛.咽肿.发热或不发热。

方用:清肺利咽饮:桔梗、生甘草、麦冬、菊花、罗汉果。计量每药1-3克。

放杯子里不用熬、直接加水,喝一天,当天泡当天喝。

肺虚火:

干咳无痰.咯痰不爽.五心烦热.口干舌燥。

方用:清补饮:桔梗、生甘草、麦冬、西洋参、枸杞子、杭菊。计量每药1-3克。

放杯子里不用熬、直接加水,喝一天,当天泡当天喝。 

注意:实火过后就虚火了,由实过度虚的过程,需要养阴清热,平时都可以喝。《养生堂》

363: 更年期中成药应用:

更年期的一系列精神和全身症状:

潮热汗出、爱发脾气、多疑喜哭等,不仅危害健康,也影响家庭生活和谐。

更年期的特点:肾气衰了、精血不足了,肾虚还会导致心、肝、脾的功能失调。

更年期时坚持服用两种中成药:

早服逍遥丸,晚服归脾丸。男女都可用。

逍遥丸:

是个著名古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肝郁血虚、脾虚的人可经常服用。

      如平时爱发脾气、易急躁的人,可以在此方的基础上加两味药:丹皮和栀子,也就是加味逍遥丸。

归脾丸:

可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凡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人都可以吃。

      这两味药可以一个星期吃3-4天,然后停一下。坚持一段时间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养生堂》

364:更年期三子保坤汤:

时每星期喝两次三子保坤汤。

三子保坤汤:女贞子6克,枸杞子6克,菟丝子6克,灵芝6克。百合6克,玫瑰花3克,山楂10克,冰糖1点点。(糖尿病可不用)《养生堂》

365:更年期过后骨质疏松保养:

人的肾气继续衰退,因此更年期后的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尤其女性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60%-70%;男性60岁以后易多发性骨折,并发症的死亡率高;因此李老自拟了补肾壮骨汤。

补肾壮骨汤:

川续断10克,骨碎补10克,杜仲10克。加骨头炖汤 。

用法:可1星期喝1次,或2星期喝1次都行。(先泡15分钟,大火熬15分钟,再用慢火熬20分钟)经常喝促进骨折愈合,身体康复。功效:对于骨质疏松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经常喝就有用了。《养生堂》

366:柔肝汤:

配方:杭白菊10克,杭白芍12克,酸枣仁20克,丹参15克,苏梗10克,玫瑰花3克,生甘草6克。

功用:适宜于肝气旺、有肝热、肝气不疏的人来使用,主要症状表现就是烦躁、脾气大、胃胀等。《养生堂》

367:保养脾胃:

养胃汤配方:生黄芪20克,枸杞子20克,黄精12克,女贞子10克,灸内金6克,生甘草6克,焦三仙10克。

主治:胃偏热,表现口苦,心烦,烦躁。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 

保胃气:最好喝小米粥。或鸭肉,兔肉。

脾好音声: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可朱老说,吃饭时不说话还不够,最好能边听音乐边吃饭,这才是对脾胃最大的关爱。古籍《寿世保元》记载:“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音乐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有利于新陈代谢。所以吃饭时听听音乐,也是调理脾胃的一个好方法。

山楂.麦芽.萝卜.鸡内金消食积的区别:

山楂:主要解决肉吃多了的积食;

麦芽:则擅长消除“米面薯芋”造成的淀粉类积食;

萝卜:消食的功效一般,下气的力度却很强劲;

鸡内金:来给家中小孩子消食化积,它的强大效力可以作用于各种食积,同时还有健脾的作用,大家不妨家中常备。

《养生堂》

368: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间,在情绪上的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没精神、食欲差、多疑、喜怒无常等。针对情绪上反应比较强烈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专家推荐服用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炙甘草6-9 克.大枣9-15克.浮小麦15-30克。

功能:养心宁神。若是患者出汗比较多,配方中的小麦用浮小麦最佳。

也可以服用百合地黄汤调理。《万家灯火》

369:更年期综合征补肾疏肝:

二仙汤:淫羊藿6-12,仙茅9-12克,当归9-12克,巴戟天6-12克,知母6-12克,黄柏6-12克。

功用: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理冲任。

主治: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之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闭经。《万家灯火》

370:疏肝健脾法:

疏肝健脾的方法:就是在饭前服用乌鸡白凤丸,饭后服用逍遥丸。服用的时候,需要自己切一片生姜,开水泡一下,然后用这个水服药效果更好。

      但是,象月经量大,身体有虚热的,最好不要服,这些女性可以多喝益母草膏。

脾肾阳虚的人:早晨服金匮肾气丸,晚上服 人参归脾丸。(有虚热的要先清热)

371:祛湿茶:

材料:冬瓜皮+佩兰+藿香。煎煮代茶饮。《健康来了》

372:每个器官的下火法:
1)、心火:

表现:嘴苦,舌尖有红点,一般脾胃也不好。

下火方法: 莲子心煮粥、或莲子心泡樟芝粉喝,严重的要吃中药'栀子金花丸'。
2)、肝火:

表现:嘴有苦味 眼睛有眼屎 视力模糊飞蚊症 血压上升,两肋涨痛等 。

下火方法: 枸杞+菊花,泡水喝,大便干结的,要加草决明20-25g(要炒干不要焦.茶碗里捻末)。
3)、脾火:

表现: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

下火方法:用山药煮粥吃,严重的吃中药“人参健脾丸”。
4)、肺火:

表现:脸有疖子,嘴有辣味。

下火方法:大枣+沙参,煮水喝,严重的吃中药“清肺益火片 。

5)、肾阴虚火旺:

表现: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跟有舌苔,嘴干,大便干,手脚糙热。

下火方法:吃中药"知柏地黄丸"
6)、胃火:

表现:口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宿便气味反倒胃、引起口腔异味。

下火方法:牛黄清胃丸。

虚火利用:

上述所有脏腑上火其实都是虚火,是阴阳不平衡的症状,最好的不伤身体的方法是利用好这把火,火代表着阳气和力量,灭掉就是浪费掉了,可以引火下行,把火引到脚底,也就是泡脚,每天临睡前泡泡脚,引火下行,平衡阴阳,温煦气血,改善睡眠非常好,希望朋友们能收藏以便待用。《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3:甘草芍药汤,腰酸背痛腿抽筋可防:

取生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一起用开水冲泡,或用水煎煮30分钟,取汁饮服。芍药甘草汤可治腰酸背痛腿抽筋,芍药味酸入肝经,甘草味甘,甘味可入脾经,肝脾二经调和之后,强筋健骨,温和经脉,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腰酸背痛腿抽筋,还可以温补中阳、缓急止痛,增加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减少钙质的流失,防治老年骨质疏松。《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4:气虚:

(可至胃下垂、脱肛等)

方用:红枣8个,大萝卜籽10克,姜汁少许,冰糖6克。

水煮日服1次,连服一周可愈。《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5:脾虚:

藕粉:对于脾虚的人来说,很适合,老年人更应该家中常备。

面粉:炒熟了冲水喝也有健脾的作用。

四君子汤:

党参(或人参)10-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

熬在一起,治气虚,健脾益气,补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药性平和。《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6:眼花了有什么好办法:

服用黑芝麻或是黑豆。

黑芝麻的吃法:

将黑芝麻炒后研成粉,早晨起床后、以及晚上睡觉前,各服一汤匙(约20克)。

这个可以养肝明目,补益肝肾,对老年人特别地好。

黑豆的吃法:

每500克黑豆,配100克枸杞、100克红糖。

先将黑豆单独煮熟,再加进枸杞和红糖稍煮就可以吃了。

每天早晨起床后吃两小勺,睡觉前吃两小勺,吃时可以先放嘴里嚼碎,再喝一口温开水呑下。每次就两小勺就行了,不能多吃,以免上火。这个也是补肾养肝明目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7: 舌边常年有齿痕者:

可服薏米山药粥调理。

制法为:薏米仁60克,山药60克,大米100克,红枣9枚,同煮为粥。《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78:外用药洗法,治关节的弹响.疼痛甚至肿胀:

1)苏红汤:

配方:苏木30克,红花30克,大黄30克,五加皮15克,自然铜15克,黄柏15克,仲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用法:泡2小时,具体用法是将上述药物加1500-2000毫升水,慢火熬制开锅后,用大纱布(厚点)浸透药液敷于患处,再以小纱布蘸取药液在(大纱布上)擦洗20-30分钟,待药液变凉即可。

提示:容易发生弹响的关节也更容易病变。 如果您已经出现了这些关节的弹响、疼痛甚至肿胀,可以选择外敷方苏红汤来外洗。

主治:早期的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的弹响。但是,重度关节炎就没用了。

2)紫檀木粉+白醋:

调成糊,敷于关节的弹响、疼痛甚至肿胀处,连贴10天。真神,好了。《养生堂》

379:肝肾阴虚:

常见眼睛干涩,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六味地黄丸。

头晕者用:杞菊地黄丸。

眼干涩者:用明目地黄丸。

感到骨蒸发热者:用知柏地黄丸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380:一招三式强五脏:(1)和脾胃:

第一式:按胃腧。

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疼时,不要直接揉肚子,而是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点按背部的胃腧穴。无论是受凉导致的胃疼还是溃疡导致的胃痉挛,都可以在背部的胃腧穴和脾腧穴上找到痛点,攥紧拳强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第二式:推掌胃点。

第二掌骨桡侧面与全身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第二掌骨推止到中点是掌胃点, 专家提示,如果在掌胃点摸到米粒状的结节,说明可能患有“老胃病”,容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第三式:是擦脚上的公孙穴。

公孙穴归属于脾,联络于胃 ,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养生堂》专家:付国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

381: 一招三式强五脏(2):养心护心:

第一式:擦心前。

心居于胸中,如果心的气血运行不畅,首先出现的是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一系列表现,所以要先用宽胸理气的手法,调理心脏周围的环境,改善心脏的气血运行。从腋下的大包穴开始,沿心下到胸骨做一个弧形的推拉动作,每次坚持50遍。操作时速度不要太快,一秒钟2遍就可以了,注意不能憋气,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度。

第二式:按至阳穴。

专家提示,督脉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经络,至阳穴位于督脉上,更是一身阳气最旺盛的地方。心为阳中之阳,本穴靠近于心,刺激这个地方能够振奋心阳,具有温经通阳、通络强心的作用。至阳穴位于第七胸椎下凹陷处,两手自然下垂,在两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50下。

第三式:推心包经同时刺激内关穴。

心包经上的内关穴经试验证明,可以有效的起到改善心功能、缓解胸闷、心慌、气短的症状。心包强健了,心就会得到保护。从曲池穴开始向前推止过内关穴30-50次。《养生堂》2013.8.25  专家:付国兵。   

 
382:一招三式强五脏(3):调理肝郁.通胆经泻肝火:

第一式:梳两肋调肝郁。

搓两肋骨下缘30下,专家提示,两胁正是肝之居所,如果肝气郁结就会出现一些相关症状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要调理肝郁。

第二式: 通胆经清胆火。

取坐位,两手从大腿上裤线顺止脚脖30下。

第三式: 推肝经泻肝火。

脚上有一个穴位,叫 “太冲穴”,专家把它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如何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呢?专家提示,从太冲推捋至行间穴100下。《养生堂》2013.8.26   专家:付国兵  。

383:一招三式强五脏(4):养肺:

第一式:捏鼻梁.擦鼻旁。

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所以鼻子不仅与肺同呼吸、共命运,专家提示,经常擦鼻两侧可以开通肺气,促进鼻部气血通畅,使鼻腔温度增高,预防感冒。捏鼻梁.擦鼻旁100下。

第二式:推肺经。

中医说“肺主皮毛”,所以要想调理整体的肺气问题,可以从皮毛入手。肺经循行于前臂内侧,100下,配合推肺经,可以整体调理肺部。

第三式:擦风池穴。

人容易在不经意间,感受外邪,所以称外邪是虚邪贼风,擦风池就是唤醒人体扺御风邪的机制。付老师提示,一定要在早上起来一下楼觉得天气挺凉,或者一进办公室觉得空调太凉的时候擦风池。如果嗓子疼了,流黄鼻涕了,说明外邪已经入里,效果就不理想了。擦30下。《养生堂》 专家:付国兵。

 
384:一招三式强五脏(5):养肾:

第一式:推耳尖.辇耳唇。

通过耳朵的形态颜色可以看出我们的肾气是否充盈,如果耳轮丰满肥厚,耳垂丰满,柔软红润,则说明身体健康,肾气充盈。通过按摩的方法可以帮助开通肾窍、交通心肾。耳尖为心,耳轮归脾,耳垂是肾。用拇指和食指相对在耳尖这个部位揉几下再往上提一提。再沿着耳轮揉下来,一直揉到耳垂部位再往下拉几下。反复30下。

第二式:擦腰骶。

肾在腰的两侧,腰相当于肾的家。因此,擦腰骶是中医推拿治疗肾虚证的经典手法。临床中发现,肾越虚的人,腰骶部越难擦热,一定要有去有回,擦的位置最好从腰一直到大腿根部,有向下串热的感觉为好,上下来回搓,反复50下。

第三式:蹬肾经。

按摩太溪到三阴交的位置,上下来回搓。也可拿脚蹬,上下来回推100下。 可以明显缓解手脚冰凉 ,从而起到益肾强身的作用。17-19点是肾经流注的时间,每天一次,养肾效果最佳的时间。

脾肾阳虚的人:早晨服金匮肾气丸,晚上服 人参归脾丸。
更年期时:坚持服用两种中成药,早服逍遥丸,晚服归脾丸。
疏肝健脾法:就是在饭前服用乌鸡白凤丸,饭后服用逍遥丸。《养生堂》 专家:付国兵。

385:家传秋季润肺膏治干咳:

配方:麦冬30克,梨适量,加蜂蜜收膏。

如咳嗽加川贝粉冲服。 对于入秋后总是干咳的患者,在立秋前就开始坚持每天食用,可以明显减少和消除干咳现象。

糖尿病人可将梨换成苦瓜,不用蜂蜜,用枇杷叶煮水,再煮麦冬和苦瓜,加上川贝粉服用,同样有效。

386:治失眠的小妙方:

失眠得分症状,大体有两种情况:

1)、入睡难:

用30克炒枣仁泡水喝。

2、容易醒、睡眠浅、噩梦多:

睡前吃6粒黄连素片。有糖尿病的人要买没有糖衣包裹的素药片。《万家灯火》

387:糖尿病人要注重调肾:

沈老推荐生地粥。

生地60克.葛根30克.黄精60克.薏仁100克。《万家灯火》

388:失眠:

安神琼玉浆: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炒枣仁15克、浮小麦15克、大枣2枚、炙甘草6克。

打成药浆,早晚服用。《贵州卫视养生》 吴圣贤。

389:气血双补:

常喝当归黄芪茶。1:5比例,按煎中药的方法三煎混和一起,每天喝、当茶喝。

     能补血补气,血虚的人当水喝,气血虚弱、久病初愈,老年人都可以喝。

      阴虚火旺,体质瘦弱的人尽量少喝当归黄芪茶,身体有大病的时候不要喝当归黄芪茶,感冒期间不要吃黄芪。

      补血的时候用当归身煮蛋,保健的时候可用整只当归煮蛋,男女都可食用,有很好的补气血作用。《百科全说》

390:保健小偏方:

1)、经常吃香菜炒鹅蛋(冬至后)可预防老年中风和心血管病。

2)、肝肾亏虚型飞蚊症:要调理肝肾,还要去脾湿。每天早晨吃黑豆粥。 《百科全说》 陈允斌 。

391: 萝卜:

萝卜缨:

①.具有凉性止血的作用,取萝卜缨的汁液饮用可以治疗鼻子出血;

②.具有健脾、通便、降脂的功效。

萝卜皮:具有消食通便的养生功效。

萝卜籽:即为中药莱菔子,可以治疗咳嗽、气喘。

生吃萝卜:能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肠通畅。但是萝卜生吃会伤胃,所以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生吃萝卜。而萝卜熟吃具有补气的功效。《万家灯火》

392:针对肝郁的情况:

可用疏肝解郁的代茶饮。

三花饮:白梅花.白菊花.合欢花。

三花饮能调节人的情志,让心情愉悦。但是这三花总体性味偏凉,如果有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养生堂》

393:预防感冒:五红汤。

配方:枸杞子15克.红小豆30克.大枣30克.红衣花生30克,红糖适量。

功效:扶正补虚。五红汤的前身是四红汤,是周老在2009年流感大爆发时研究出来的,其成效在当时也颇为显著,有慢性病,体质虚弱,血液病,气血两虚。及放化疗的肿瘤病人都可用。(体质壮实,湿热旺盛的人就不要吃了)《养生堂》

394:干眼症:

1)枸杞子+银耳,做汤或羹。

2)中药熏眼睛方:

配方:生地20克,麦冬15克,山栀子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

用法:除薄荷外,把前5种药放入锅中加300毫升水沸煮,改文火、同时加入薄荷,即可开始熏眼睛;要求眼睛离锅口10厘米,边眨眼睛边熏10-15分钟,以不烫眼为主。也可用白纸卷筒集中蒸气熏眼睛。上药可用2次,第2次可直接加热。症状缓解为止。有急性结膜炎以及分泌物过多的不要用。《养生堂》

395:肺肾阴虚:

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养生堂》

396:阴虚火旺.嗓子干. 嗓子疼.嗓子哑:

滋阴清咽饮:玄参(元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5克。

功效:滋肾阴.养肺阴.清利咽喉.止咳化痰。

用法:开水冲泡焖10分钟,3泡,重者喝10-15天,可配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用。《养生堂》

397:肾阴虚导致的便秘: 

很多老年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便秘实际上跟肾阴虚有很大关系。肾阴虚了,大肠阴液不足,大便就会干结。针对这类便秘,专家推荐“滋肾糊”来滋肾水,“增水行舟”,让大便通畅。“滋肾糊”的五种主料都是黑色的,是药食同源的佳品。

滋肾糊:黑芝麻,黑桑葚,黑木耳,核桃仁,女贞子。各等份。

用法:研成粉末,后熬制成糊状食用。老年人心脑血管的人,肺心病,肿瘤病人,比较虚弱的人都可以用。【大便稀的,湿盛的,湿热的不要用】《养生堂》

398:抗癌粥:

早晨的粥:大米(或小米),3克西洋参,半根铁棍山药,三颗大枣(15克)。

晚上的粥:大米(或小米),只放大枣。

怀山药性味平和、补肺脾肾都补。《养生堂》

399:脾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肺气虚和脾气虚:

补肺气:

黄芪汤。补气固表,利水退肿,脱毒排脓,生肌等。黄芪大家也可以拿它煮水喝代茶饮或黄芪炖鸡也是非常好的。黄芪的用量可以用到30克,甚至气虚严重的病人可以用到60克。 

缓解肺气虚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便秘脾气虚:

缓解脾气虚的中成药——四磨汤。 

脾阳虚的调理:

中成药就是理中丸。通过补气来补阳的理中丸,但是病情进展了,药也要有所添加附子理中丸。《养生堂》

400:益肾元气茶:

配方:制首乌5克、生地5克、枸杞5克、黄芪3克、菊花3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

功用:制首乌平补肝肾,生地、枸杞滋阴补肾,黄芪、大枣健脾益气,菊花能清热,平衡其它几位药的热性。

      所以这是一个大补元气的绝妙小方。入冬以后,凡是半月痕不足的朋友都可以喝一喝。您如果注意保养,并坚持喝这个茶,一般来说,每个月会补出一个手指的半月痕,元气也就渐渐充足起来了。

用法:这是一茶壶的量,开水冲泡10分钟就可以喝了。一副配方可以泡上一天。《养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相关知识

【转载】600首名医名方:汇集 (之四)
600首名医名方:汇集 (之四)
名医名方第252期|柴胡百花汤
名医名方:中风面瘫痴呆癫痫神方七味追风散
扬子江药业,联手名医“复活”名方
元代名医危亦林与其《世医得效方》
中药香方及其大全【转载】
浙东宋氏妇科治崩名方
养生---名医名方:扶正抗癌汤
名医名方:扶正抗癌汤(传统医学)

网址: 【转载】600首名医名方:汇集 (之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52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芍药花豆浆——缓解手脚冰冷
下一篇: 夏季吃芍药,饮茶可美容养颜,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