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án fù huā tāng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犀角(镑)1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脚气肿满,上冲心胸,烦闷气急。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微炒)3分,当归(切,焙)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陈曲(炒)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牛膝(切,焙)1两半,芎藭1两半,射干1两半,白术1两半,龙骨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地榆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0枚,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赤石脂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黑豆1合,草豆蔻(去皮)2枚,桃仁(去皮尖双仁,炒)21枚。
冷积不去,气涩腹痛,饮食不下。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上锉细。
旋覆花汤
旋覆花(去土)2两,人参(去芦头)2两,赤茯苓(去皮)2两,黄芩(去皮)2两,柴胡(去芦)2两,枳实(面炒)2两,赤芍药(去皮)2两,甘草2两。
风热,面生赤痱子,脑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每服2钱,水1大盏,入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日3次。
上为散。
忌猪肉、粗面等。
旋覆花汤
旋覆花(去梗)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干姜(炮)1两,槟榔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
中脘伏痰,吐逆眩晕。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旋覆花汤
旋覆花(拣去梗)半两,细辛(去叶)半两,橘红(去白)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桔梗(炒)半两,白芍药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赤茯苓(去皮)3分。
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欲食,脉沉弦细迟。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上为粗末。
《本事方释义》: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橘皮气味辛微温,入手足太明;桂心气味辛甘热,入足厥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甘草气味甘平,入脾;桔梗气味苦辛平,入肺;白芍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赤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手太阳、足阳明;以姜为引,引药入里。此因胃气虚冷,痰饮蟠踞心下,冷气汪洋,嘈杂肠鸣,人倦多睡,胁肋急胀,不欲思食,以咸含辛酸之药逐痰驱饮,以甘缓之药调和中焦正气,则病去而渐能细食矣。
旋覆花汤
旋覆汤
旋覆花、赤芍药、半夏曲、前胡、麻黄(去根节)、荆芥穗、五味子、甘草(炙)、茯苓、杏仁各等分。
产后伤感风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妇人胸中作痛,呕吐痰兼清水。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心服。
有汗者,不宜服。
旋覆汤(《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旋覆花汤
旋覆花(去萼)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姜汁浸,焙干)1两,木通1两(锉),前胡(去芦头)2两,白术6两,赤茯苓(去黑皮)6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6两,槟榔6两。
利胸膈,行滞气,消痰饮,疗胀满。
妊娠痰饮,胸膈不利,不思饮食。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空心服,午前再服,极效。有风痰人,常宜服。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饮
旋覆花1两,升麻1两,秦艽(去苗土)1两,防风(去叉)1两,羚羊角(镑)1两,萎蕤1两,黄连(去须)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黄柏(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风毒攻冲,目睛疼痛。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上为粗末。
旋覆花饮(《圣济总录》卷一○六)。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锉)2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2两,紫苏茎(细锉)1两,大腹皮5枚(连皮子,锉)。
江东脚气发动,头旋吐痰,心闷气膈.见食恶心,心下拘急。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大枣2枚(擘),煎取1盏,去滓,纳生姜汁1合,空腹服之。
如要疏利,入槟榔末2钱,汤成下。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甘菊花(未开者)1两半,防风(去叉)1两,生干地黄(洗,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玄参半两,白僵蚕(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半夏(去末,姜汁作饼,晒干)半两,白术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当归(切,倍)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热毒风上攻,头旋倒仆.或吐不止,畏见日光,不喜喧处,不欲饮食.时时发动。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食后良久服,1日2次。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槟榔1两,柴胡(去苗)1两,桔梗(炒)1两,桑根白皮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甘草(炙)半两。
支饮。胸膈实痞,呼吸短气。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锉,如麻豆大。
旋覆花汤
旋覆花(净择,去茎叶,微炒)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半,紫苏(并嫩茎,干者)半两,犀角(镑)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微炒)1两半。
消渴,腹胁虚胀,心下满闷。
每服7钱匕,水3盏,入大枣2枚(擘),生姜半分(拍破),盐豉半匙,同煎至1盏半,去滓,分温3服,每食后1服,如人行15里巳来,更1服。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五味、赤苓、前胡、人参、甘草、杏仁、赤白芍、半夏、官桂、荆芥、桔梗、橘红(或加细辛)。
胎前痰嗽。
加生姜,水煎服。
旋覆花汤
旋覆花、橘红、半夏、茯苓、甘草、厚朴、芍药、细辛。
胸中嘈杂汪洋,常觉冷涎泛上,兀兀欲吐,饱闷。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旋覆花汤
旋覆花1钱,川芎1钱,细辛(减半)1钱,人参1钱,白茯苓2钱,半夏(姜制)2钱,归身2钱,陈皮2钱,干姜(炮)5分,炙甘草1钱。
肥人恶阻。
分作2服。加生姜5片,水煎服。
旋覆花汤
旋覆花5分,赤芍药5分,甘草5分,前胡1钱,石膏1钱,白术3分,人参3分,麻黄(去根节)3分,黄芩3分。
伤寒头目旋疼,壮热心躁。
加生姜,水煎服。
旋覆花汤
旋覆花1钱,枇杷叶1钱,川芎1钱,细辛1钱,赤茯苓1钱,前胡1钱5分。
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肝着胸痛。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旋覆花汤
旋覆花(微炒)1两,桔梗(锉,炒)1两,半夏(汤洗7遍,晒干)1两半,柴胡(去苗)3分,槟榔(微煨,锉)2枚。
痰饮在心不散,痛不可忍。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如人行6-7里再服。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1分,甘草(炙)1分,牡蛎(末)1分,萎蕤2合,紫花(洗去土)2合,桔梗(锉,炒)半两,生地黄汁2合,生姜汁2合。
肺痿咳嗽,唾如稠涎,羸瘦,喘急,盗汗。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次下地黄、生姜汁少许,再煎取8分,食后温服。
上除地黄、生姜汁外,并锉细。
旋覆花汤
旋覆花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炒)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0枚。
脚气。呕逆不下食,行坐不安。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1枣大(拍破),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近晚各1次。
若腹中胀满,食不消者,加槟榔3枚(锉);大便难坚者,加大黄1两;不能食者,加白术1两半;胸中寒热闷者,加羚羊角、犀角屑、青木香各半两;心下坚者,加鳖甲1两(醋炙,去裙襕),防葵、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生姜1两,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妊娠5月,有热,头眩心烦,欲吐;有寒,腹满,小便数,卒恐悸,四肢疼痛;寒热,胎动无常,腹痛顿仆,有所下。
先取肥乌雌鸡1只,理如食法,以水1斗,煮鸡取汁5升,去鸡纳药,煎取3升,入酒2升,又煎取4升。每服1小盏,食前温服。
上锉细。
旋覆花汤
旋覆花1两,厚朴3两,白术3两,黄芩3两,茯苓3两,枳实3两,半夏2两,芍药2两,生姜2两。
妊娠6-7月,胎不安。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分5服。日3夜2,先食服。
忌羊肉、饧、醋、桃、李、雀肉等。
《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主妊娠气滞多痰,6-7月来胎息渐长,壅遏中气。故用旋覆开发痰气于上,枳、术健运脾气于中,苓、夏、姜、朴疏利滞气于下,黄芩、白芍专护胎气也。若妊娠体癯血热,中无痰湿阻碍胎气,即与此方无预也。
旋覆花汤
乌头5枚(去皮,熬),旋覆花2两,细辛2两,前胡2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半夏1升(洗),生姜8两,桂心4两。
胸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
以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
上切。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千金方衍义》:此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涤痰剂中加旋覆花、前胡、乌头、桂心、细辛、甘草以祛风毒。然惟上热咽干,下元虚冷者之合剂。若热邪固结误投,祸不旋睡,不可不慎。
旋覆花汤
旋覆花2两,犀角2两(屑),紫苏茎1握,桂心1两,赤茯苓3两,橘皮2两,生姜3两,前胡4两,干姜7枚(擘),白前1两,香豉7合(绵裹)。
脚气冲心欲死。
以水8升,煮取2升4合,分3服,相去10里久。以下气小便利为度。
上切。
忌生葱、酢物。
旋覆花汤
旋覆葱绛汤、新绛旋覆花汤
旋覆花3两,葱14茎,新绛少许。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虚风袭入膀胱,崩漏鲜血不止。
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
1.胁痛:家若谷兄乃郎胁痛。感证已逾两月,胁痛依然不愈,按外感胁痛,病在少阳,内伤胁痛,病在厥阴。今外邪解经多日,胁痛何以不瘳,既无情志抑郁,定属动作闪力之伤,外邪引发耳。夫久痛在络,络主血,防其蓄瘀动红,从金匮肝着例,用旋覆花汤一法。
2.肝着:郑锡晃,男,成人。以胸次不舒,心中懊憹,甚则坐卧不安,历时3月未愈而就诊于余。诊其脉象:两寸脉大,其余正常。症状表现又无发热、头痛、心悸。以胸次不舒,病久入络,为肝着之象。处方:覆花3钱,绛纬2钱,青葱茎7条。目的在于通络脉,舒肝郁,宣阳散结。果然1服而愈。
3.崩漏:戴某某,女。1975年来我处就诊。自诉于去年小产后,阴道出血至今未净。诊脉细数,舌红润,苔白,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但终日淋漓不清,其症显属半产后瘀血结聚,用旋覆花汤治之。处方:旋覆花(布包)10g,新绛(茜草)12g,青葱10根,生地15g,当归10g,白芍6g,川芎6g。3剂。服药后下血块数枚,血渐止,腹亦不痛,继以十全大补汤调理而愈。
1.《沈注金匮要略》:旋覆花咸温软坚散结,以葱助其驱风而下饮逆;新统引入血分宣血,俾血行则风灭,着自开矣。
2.《张氏医通》:旋覆花性专下气,兼葱则能散结祛风;佐以蚕丝专补膀胱,加以红兰染就,深得本经散结气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详《本草》旋覆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血,殊与虚寒之旨不合。然肝以阴脏而舍少阳之气,以生化为事,以流行为用,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寒不可温,行其血气即所以温。
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旋覆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覆之例也;唯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
旋覆葱绛汤(《疡科心得集》补遗)、新绛旋覆花汤(《湿温时疫治疗法》卷下)。
相关知识
旋覆花汤
旋覆花(附:旋覆梗)
香附旋覆花汤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甘草学园 | 旋覆花汤临床应用与发挥
《伤寒论》113方——旋覆花代赭石汤,典型医案
从旋覆花(汤)功效谈中药的临床活用
中药材旋覆花
旋覆花汤功效和作用,《圣济总录》卷十二
欧亚旋覆花
旋覆花的食用方法
网址: 旋覆花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5351.html
上一篇: 芍药花可以吃吗 |
下一篇: 黑芍药花能治什么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