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赶走“花蚊子”,远离登革热

赶走“花蚊子”,远离登革热

(来源:巫山县疾控中心)

85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85

二、登革热发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因为登革热只通过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因此仅在有“花斑蚊”分布的范围内,同时气象条件适合,蚊子能够维持在较高密度时,才有可能发生登革热。

85

三、什么情形下,要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

如果发病前2周内,您曾有正处于登革热流行国家的旅居史,或者您居住、工作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已经有登革热发生,那么出现发热、皮疹、头疼、肌痛等症状时,需要考虑患上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且主动向医生说明您的旅居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85

四、登革热的症状和流感有什么不同?

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疲乏、疼痛表现,很容易混淆。但流感一般会在接触患者后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且多伴有咽痛、流涕、咳嗽、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登革热患者,发病前有蚊子叮咬史,好发于天气炎热时,无呼吸道症状,且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皮疹,有时会出现皮肤发红、皮下出血点表现。

85

五、除了防蚊灭蚊,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登革热?

除了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灭蚊措施外,还需要定期清理家中的媒介伊蚊孳生地。孳生地就是成蚊产卵、蚊子的幼虫成熟生长的地方,清除孳生地后,伊蚊就无法繁殖,有利于阻断登革热传播。家中常见的媒介伊蚊孳生地有以下这些:

1

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社区内的树洞、石穴、废旧轮胎,废弃的碗、盒,存接水的瓶瓶罐罐,丛生植物的叶腋,室内养花的积水容器、盆托、水缸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2

埃及伊蚊与人类更为“亲近”,喜欢与人类共居一室,家中的饮用贮水缸、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的积水等,都是他们最爱的家园。

85

六、那如何有效清除家中的媒介伊蚊孳生地呢?

1. 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 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

3. 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

4.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

5. 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6. 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在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的积水轮胎,可以撒上双硫磷灭幼蚊。

7. 一个瓶盖或者蛋壳大小容器的积水中,就可以孳生媒介伊蚊,所以在清除孳生地时,一定要仔细,不要放过角落的垃圾。

供稿:巫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

相关知识

泉州市疾控中心:防范“花蚊子” 远离登革热
花蚊子一定是登革热吗
出游需防蚊,远离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多提防花蚊子!
被花蚊子叮咬会传播登革热吗?
【登革热阻击战】汕头登革热已达434例!如何居家防控“罪魁祸首”花蚊子,看这里!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天然植物驱蚊 保护孩子远离登革热
“花蚊子”传播登革热 立秋后仍需防蚊
五一跨境出游: 警惕“花蚊子”,它会传播登革热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蚊子的人:登革热之前,巷战静悄悄

网址: 赶走“花蚊子”,远离登革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68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10种人畜共患疾病(即从动物传播
下一篇: 警惕!花蚊子竟是黄热病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