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佳奇 上海植物园 收录于合集 #走近华东地区珍稀濒危植物 35个
在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保育中心(GCCC(Shanghai))内,一株小小的苦苣苔科植物开出了漂亮的浅紫色花朵,它就是珍稀濒危植物——碎米荠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cardaminifolia)。
这是一个此前被评价为野外灭绝的报春苣苔属珍稀濒危植物。
碎米荠叶报春苣苔于2008年在野外被发现,该物种在发表之时,野外分布居群数量就相当的少。尽管该种已经正式发表,但是尚未来得及开展相关的保育生物学以及其他植物学方面的研究,这个珍稀物种的模式产地就由于广泛栽植桉树,开山种苗的同时,影响到了山体结构。在2013年的一天,连绵暴雨之后山体轰然倒下,滑坡直接湮灭了这个物种已知的所有个体!因此碎米荠叶报春苣苔之前的IUCN濒危评价等级为“危评,野外灭绝”。
但值得庆幸的是,2017年这个物种由中科院广西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中再次被发现。2019年,上海植物园派员前往广西植物所,通过获取叶片组织,将碎米荠叶报春苣苔引种至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保育中心内。经过3年时间的迁地保育,现已繁殖出5株成体植株,并且还在不断扩繁中。
图:秦佳奇
审核:VON
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1. 游客入园须凭实时随申码(截图无效)或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数字哨兵”查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采样时间为准)。体温超过37.3℃、持健康码黄、红码人员谢绝入园,并配合做好流调和管控工作(具体根据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 。
2. 园区开放时间为6:00-18:00,游客可从2号门(龙吴路997号)或3号门(百色路940号)出入;残疾车辆统一从2号门出入。由于施工封闭管控需要,4号门临时通道暂停使用。
3.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园区运行实际,园内展览温室(一)、展览温室(二)、兰室、草药园、黄母祠、游客中心、竹园及桂花园暂缓开放,敬请谅解。
4. 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公共区域须配合“场所码”查验。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做好防疫各类措施,保护好游客健康安全,恳请大家对上述规定予以理解并支持!
入园须知
上海植物园开放时间为6:00-18:00,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市民游客在有限开放后能拥有安全的游园环境,请大家提前线上预约,错峰出行。
游园须知
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区域配合场所码查验。
来园交通
公共交通:
【二号门(龙吴路997号)】
龙吴路龙水南路站:56、178、178大站车、714、720、770、824、956、958、上奉专线、南川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
自驾车:
上海植物园现有收费停车场1个,位于2号门(龙吴路997号)。
游园高峰时,由属地交管部门根据情况,开放位于龙吴路百色路路口(百色路77号)的临时停车场地。
微信公众号
微信服务号
原标题:《珍稀濒危植物碎米荠叶报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园迁地保育成功!》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珍稀濒危植物碎米荠叶报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园迁地保育成功!
报春苣苔新家绽放,迁地保育成效初现
超级大惊喜!碎米荠叶报春苣苔,一种极度濒危的特有种,今天在野外重新发现了!
活动招募丨无声的珍“保”——珍稀濒危植物知多少
华南国家植物园“明星”很多 643种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
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迁地保护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珍稀药用报春苣苔首次亮相上海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开展广东特有珍稀报春苣苔属植物野外回归工作
华南植物园开展广东特有珍稀报春苣苔属植物野外回归
上海植物园苦苣苔科植物的茶系列新品种——[黄山毛峰]报春苣苔成功选育并获国际登录
网址: 珍稀濒危植物碎米荠叶报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园迁地保育成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9542.html
上一篇: 时隔30余年 黑龙江再发现国家二 |
下一篇: 云南鹤庆:海菜花盛开 如繁星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