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芝教授现场介绍“狮山菜薹”
廖庆喜教授介绍油菜苔分拣机操作
手推式采收机收割“狮山菜薹”
背负式回转采收机收割”狮山菜薹“
傅廷栋院士做点评(本组图片由记者 刘涛 摄)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刘涛)10月18日上午,“狮山菜薹”生产技术成果展示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旁试验田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文忠,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杨朝新,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段志红,湖北省油菜办副主任鲁明星及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教授、学生现场观摩了展示。
“狮山菜薹”的培育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马朝芝教授介绍,狮山菜薹的育成历经了16年时间,在选育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华中农业大学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马朝芝表示,“狮山菜薹”最明显的特点是早熟,在武汉地区,8月播种,35至45天即可收薹;口感好,营养成分高,维生素C含量与猕猴桃相当,钙含量与牛奶相当,铁和锌含量均较一般蔬菜高。今年8月17日在校内试验田通过机械化播种的“狮山菜薹”,10月7日即可第一次机收采薹,10月18日又可第二次机收采薹。她说,“狮山菜薹”的育成离不开傅廷栋院士创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统,离不开傅院士与国内外合作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油菜资源,离不开傅院士营造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她希望“全程机械化栽培方式促进‘狮山菜薹’早日进入百姓餐桌”。
展示现场,工学院院长廖庆喜教授和工学院的老师、同学们现场演示了油菜苔手持式、背负式回转采收机,手推式采收机以及油菜苔分拣机等等收割机械。记者在现场看到,手持式、背负式回转采收机及手推式采收机收割“狮山菜薹”干净利落;而油菜苔分拣机除能精准定位收割外,还能自动将“狮山菜薹”完成商品化分拣。廖庆喜教授表示,油菜苔的收获是个新命题,要做油菜苔的机械化收获,前期的机械化播种是关键。他希望通过研发播种机械、采收机械等现代化农机,逐步实现油菜苔全程机械化的高效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他对傅廷栋院士全程多年细心的帮助和支持以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长久以来给予的高度关注表示了感谢。
傅廷栋院士在观摩后表示,油菜苔“很有自身的特色”,口感介乎广东菜心和芥蓝的之间,味道好,炒制出来的菜品颜色碧绿、不易变黄,是一个非常好的蔬菜新品种。“油菜苔现在在广东市场平均比广东菜心贵1元一公斤,市场很大”,傅廷栋院士说,去年,广东某农业集团制作了100余吨油菜苔酸菜,“受到海军官兵好评”。傅廷栋院士认为,油菜苔的开发是“非常有前景”的,其关键在于收获,必须要加快解决人工摘菜苔效率低、投入高的问题。“没有机械只靠人工收获是很难的,没有机械化的产业是没有前途的产业,机械化不光是针对油菜苔,包括饲料油菜等,都必须机械化,品种同农机结合,前景很好”,傅廷栋院士说。
据介绍,我国南方人民历来具有食用十字花科菜薹的习惯。“狮山菜薹”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马朝芝教授在傅廷栋院士指导下培育的国内第一个蔬用油菜品种,具有早熟、分枝性强、口感好、耐热耐冷、耐贮藏、耐煮、营养品质好等特点,自上市以来,深受武汉市民的喜爱。
审核人:马朝芝
相关知识
品种好、口感佳、产量高,前所未有的“苔用油菜新品种——狮山油菜苔”惊艳亮相!
行业专家齐聚江夏,见证多用途狮山菜苔生产示范区启动仪式
26个品种全球首发!2023年广州新优花卉品种展示会举行
通山杨狮坑村让小油菜发挥大作用
【湖北日报】华中农大2024狮山园艺节“橙黄橘绿”
【中新网】华中农业大学举行2024“狮山园艺节”
紫菜薹的做法
“一蔸好菜”染绿冬天——安乡县利用冬闲田发展菜薹种植,菜薹产业规模、产品口碑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看!是狮山版“绿野仙踪”
爱上狮山,从生态美景开始!
网址: “狮山菜薹”生产技术成果展示会在校举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19605.html
上一篇: 花菇菜:松花菜中的优质品种,引领 |
下一篇: 中油硒苔1号:富硒油菜新贵,健康 |